香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部分,虽然我们拥有着相同的祖先和历史文化,但不管怎么说,从1842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开始,香港就长期把持在英国人手中。
所以我们和香港,总有种双胞胎被分开养的感觉,虽然流着相同的血,却总觉得不是那么亲近。
今年正好有机会去了趟香港,刚好和大家聊聊,香港普通人是如何看待内地的。
相信无数人第一次到香港,最大的感受就是物价贵,尤其是住宿和吃饭,甚至比魔都上海都要贵上无数倍,真不愧是寸土寸金的香港。
而我最大的感受,反而是香港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实在太差。
不管是街边茶餐厅的店员,还是迪士尼里面连锁餐厅的服务员,他们大都带着一股不耐烦和蔑视的眼神看人。
一开始我以为是针对我大陆人的身份,心中还满是愤懑,觉得连服务员都看不起我。
但是在香港待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其实并不太在乎客人的身份,服务态度差几乎是一视同仁的,归根结底或许是因为香港人工太贵,服务员这种岗位甚至不太好招人。
由此,我总结出了一套在香港的处事法则,那就是“别太讲文明懂礼貌”。
主要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态度越差,对方反而态度越好,估计他们也是怕遇见什么难缠的客人。而相反,我越“讲文明懂礼貌”,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拿捏,总是一副不屑的态度。
那天我独自一人在茶餐厅吃早茶,一个香港大叔被我口音吸引,主动上前搭话。
当得知我是90后的人,他语气中略带惊讶地问,内地那个年代,还有人可以吃早茶吗?
说实话,那一瞬间,我感受到有点被冒犯,觉得他言语中充斥着“高高在上”的味道。
我倒也没发火,而是耐心和他解释,我生活的地方是内地北方的一个四五线小城市,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就有电视和摩托,虽然我们那没有吃早茶的习惯,但是也不至于吃不起。
而当我们聊了更多,我才发现,大叔一开始的问句并没有贬低的意思,而是一种陈述客观事实的感觉。
当得知他所认为的和事实有差距时,他也表示自己确实很多年没去过内地了,很多认知还是停留在几十年前。
当时我就在想,很多人说香港人看不起内地,或许就是因为像大叔这样的人比较多,虽然内地这些年发展很快,但是老一辈香港人仍然对内地保留着很多“刻板印象”。
而很多我在香港认识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一个说看不起内地人的。
甚至有年轻一代的香港朋友告诉我,他十分希望想去内地发展,因为在香港不仅房价贵,而且发展方向也被限制,几乎找不到喜欢又高薪的工作。当然,这里的高薪指的是相对的,即便在香港月薪一万,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却还是不够花。
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香港女性朋友,她们对内地人的看法则更令人惊讶。
在无数的购物广场,你都能看到无数像是来进货一样的内地人,她们中有代购、有来香港旅游的年轻人。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提着重重的购物袋,那场面,仿佛是东北早市上买白菜和土豆一样,只不过,在这里白菜土豆换成了各种奢侈品。
对于老一辈香港人说内地人又穷又土的刻板印象,香港年轻一代的女孩们嗤之以鼻。
她们亲眼目睹了那些内地人,像早市买菜一样带走了一袋又一袋她们都不舍得买的奢侈品,土不土不好说,但是你要说内地人“穷”?她们可真不乐意!
对于网上不少人说香港人看不起内地人的说法,我的这些年轻的香港朋友告诉我。
确实不排除有一小部分香港人看不起内地人,但是这些人要么是完全没有内地的亲友。要么就是几十年没去过内地,甚至没去过香港的繁华地段。
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中,就完成了对内地的定性和批判。说白了,这类人别说看不起内地人,连香港人他们也看不起,穷得叮当响却还愤世嫉俗,“怨天尤人”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总之这次从香港回来,我真的改写了很多之前的想法,所谓的香港人看不起内地人,这本质上就是个伪命题,香港人并不是一个小群体,七百多万人里面,总有一些极端。
但是从我自己的感受来看,香港人对内地人真的说不上看不起,虽然我们感觉上没那么亲近,但是归根结底是一家人,内地各省之间不也有各种小摩擦、小隔阂嘛?
其实啊,亲兄弟就是这样,在家里打打闹闹总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出了门,我们就是一致对外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