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24号,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没多久,中央在人民大会堂给去世四年的彭德怀元帅补办了一场追悼会。
在彭帅的庄严遗照之下,静静地摆放着覆盖着鲜红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骨灰盒。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亲自为彭帅宣读悼词,里面深情讲述了彭德怀元帅那辉煌且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这不仅仅是对彭帅的缅怀,更是党中央郑重其事、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为彭德怀同志彻底平反的证明。现在,彭德怀元帅终于可以安心长眠了。
谁又能想得到,为了写出一份公正评价彭德怀元帅的悼词,背后不知道改了多少回呢?
在追悼会开始前的那天晚上,负责写悼词的人一直在琢磨和改动,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最终,这份稿子交到了邓小平手里,他看了看说:“要不,我来试着改改吧。”
【彭帅庐山会议蒙难】
1959年7月份,庐山这个漂亮地方开了两个大会,一个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另一个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就在这会上,彭德怀元帅因为一封信,他的后半辈子轨迹全变了。
彭德怀写这封信,就是想说说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是他自个儿下乡调研得来的。
可没想到,这封信竟然在彭德怀和其他参会的人中间,掀起了好大一阵风波,完全是大家都没预料到的。
那封信里头写的社会情况都是真真切切的,给出的建议也是出于好心,一心想着为老百姓打算。
可彭德怀元帅性格太直,写的那封意见信言辞太过火,没想到这样一来,反倒让人说他成了“反党分子”,说这是别有用心。
从庐山回来以后,彭德怀元帅在军队里的那些职位就都被拿掉了。
彭德怀回京后没啥事儿干了,以前常来往的老战友们也慢慢不怎么上门了。不过,朱德元帅还是跟以前一样,会来找他下棋,可就是默默地对着棋盘,话少了很多。
之后,彭德怀自个儿搬离了中南海,去了那个挺偏的吴家花园住。他带的东西不多,就是那些陪了他大半辈子的书和几件打满补丁的换洗衣裳。
在这儿,彭德怀过起了种点菜、种种地的田园日子。不过忙完一阵后,警卫员常瞧见彭老总一个人静静盯着中南海那边,瞅着瞅着就叹了口气,然后悄悄进屋了。
警卫员心里明白,老总心里还是放不下中南海里的主席,盼着能让他再出山干点活儿。他心里那股子劲儿,就是想再为国家、为人民、为党出点力。
1965年,中央终于给彭老总找了份新差事,让他去西南三线参与建设。
彭老总虽然已经六十七岁了,但还是精神抖擞,一心扑在工作上。他觉得中央心里还惦记着他,所以得好好干出一番事业,不能辜负中央的信任。
可没想到,几个月后,彭老总那点小愿望就泡汤了。他被红卫兵悄悄地弄回了北京,从那以后,他过上了苦不堪言、受尽屈辱的日子。
不过,就算在牢里,彭老总哪怕肋骨都断了,也硬是没低头。他从不后悔写了那封长长的“万言信”,而是一直在写申诉信,为自己辩解。他心里头认定了,自己没做错。
1974年11月29号,彭德怀元帅在孤独和悲痛中离开了我们。那时候,他身上还背着个反党的冤名,连开个简单的追悼会都不成。
然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始终铭记着这位为革命、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元帅。在周总理的暗中安排下,彭帅的骨灰被悄悄地保存了起来。
【平反昭雪寻找彭帅骨灰】
四年过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于召开了。这次大会对那些在特殊年月里被冤枉、受迫害的老干部来说,真是个大好消息。经过仔细复查,很多冤案得到了纠正,许多人也得到了平反昭雪,这里面就包括已经蒙冤离世四年的彭德怀元帅。
中央再次表彰了彭帅对我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为此,决定为彭德怀元帅补办一场追悼会。虽然这追悼会晚了四年,但彭德怀元帅总算是等来了清白之名。这位忠诚的老帅,现在可以安息了。
筹备追悼会时,筹备小组的成员们碰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彭老总的骨灰究竟在哪儿呢?
中央和军委下了命令:“12月24号要办追悼会,咱们得赶在那天之前找到彭德怀同志的骨灰,然后尽快安全地送到北京!”
问起彭老帅的侄女时,咱们总算是找到点线索了。
彭老帅的侄女彭钢讲道:“大爷的骨灰很有可能被安葬在成都,因为那是他生前最后工作的地方。大爷走了之后,伯母曾跟我提起过这事儿。”
之后,追悼会准备小组的人连忙去询问彭德怀元帅的夫人具体细节。彭帅的夫人难过地叙述:“彭老总刚走没多久,统战部的李部长夫人跟我聊天时,无意间说了出来。她说,周总理一听到彭老总去世的消息,就立刻私下吩咐,必须悄悄保管好彭老总的骨灰。原来,这些都是李部长暗地里安排的。”
彭德怀元帅的遗体被悄悄地火化了,骨灰被送到成都殡仪馆存放起来。骨灰盒上,写的名字是“王川”。这一切,都是统战部的李部长,也就是彭帅的老战友,在周总理的吩咐下,亲自秘密办理的。
中央军委火速安排了人员前往成都,去找彭德怀元帅的骨灰。这次任务交给了两位非常熟悉彭帅的人,一个是跟了彭帅十多年的警卫员,另一个是彭帅的秘书。他们接到的命令很简单但很紧急:“赶紧赶到成都,找到彭帅的骨灰,然后安安稳稳地带回北京。12月24日,中央要给彭德怀同志举办一个平反和追悼的大会。”
在成都,彭帅的两位老同事费了好大劲,终于联系上了一位曾经参与秘密保管彭帅骨灰的老朋友。在这位朋友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成都火葬场的骨灰保管室。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他们找到了用“王川”这个名字存放的彭帅骨灰盒。还好,骨灰盒保存得很好,尽管上面已经积了一层灰。
警卫员紧紧抱着那个沾满尘土的骨灰盒,眼泪哗哗地直流:“彭老总,可算是找到您了,咱们这就回北京去。”
【迟来的追悼会】
1978年12月,彭帅的警卫员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被黑布裹得严严实实的骨灰盒,和彭帅的秘书一块儿,悄悄地坐上了从成都飞往北京的飞机。一路上,警卫员的手就没离开过那个黑布包,眼眶也一直红红的,满是悲伤。
飞机一到北京,天色已经擦黑了。这时候,两位同志正安静地跟着其他乘客排队等着下机,突然,一位挂着“机长”胸牌的工作人员走到他们跟前,压低声音问:“请问,你们俩是负责送彭德怀元帅骨灰的同志吧?”
瞧他俩一脸惊讶,我赶紧说明白:“嘿,我们刚收到塔台的消息,这可是军委直接下的令,让两位先别急着下飞机。我呢,会把你们送到西郊机场,那边已经有人等着接彭德怀元帅的骨灰了。”
两位伙伴眼眶湿润了,他们没吭声,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机长非常诚恳地向他们拎着的包裹行了三个礼,然后就回驾驶舱去了。
飞机慢慢在西郊机场落了地,舱门一开,两位同志瞧见停机坪上站着彭帅的亲属,还有好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彭帅的侄女彭钢,他最心疼的孩子,眼泪汪汪地走上飞机,接到大伯的骨灰盒那一刻,她再也绷不住了,大声哭了出来。这一哭,停机坪上的人们也都跟着抹起了眼泪。
就在大伙儿准备迎接彭帅的骨灰时,追悼会筹备那边又碰上个棘手问题,彭帅的悼词还没搞定呢。
给彭德怀元帅写悼词的任务,落在了《解放军报》的姚副社长肩上。他以前也给不少领导写过悼词,但这次却让他特别头疼。他改了一遍又一遍,悼词就是定不下来。
可姚副社长并没采纳大家的建议,他说悼词是对一个人一生闪光点的总结,是大家对离世之人的怀念。中央都给彭帅恢复名誉了,何必再把那些旧事扯进来呢?
他绝不能容忍彭德怀元帅含冤离世后,在平反时的悼词里还被人抹黑。
有人提出,悼词里得写写彭帅的缺点,还有人觉得,描述彭帅辉煌经历时别太捧高了。姚副社长的稿子,改来改去,交了又改,眼看就要开追悼会了,悼词还是没能定下来。
之后,姚副社长把写好的悼词递给了副主席邓小平,他有些为难地说:“邓副主席,这悼词我改来改去,都不知道改了多少遍了,可总觉得还是差点意思,没能真真切切地展现出彭帅的一生。”
邓小平拿起稿子,笑眯眯地说:“这个我来改改吧,我对彭老总挺了解的。”
1978年12月24号那天,中央在人民大会堂给彭德怀元帅办了个庄重的告别仪式,大家都很难过,深切缅怀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彭德怀。仪式现场中间挂着彭德怀的照片,照片底下放着他的骨灰盒,骨灰盒上披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国家领导、军队的各级将领,还有彭德怀元帅以前的很多老同事、老朋友都到场了……
在大会上,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亲自上前,用真挚的话语为彭德怀同志正名,恢复了他的名誉。
在追悼会上,邓小平主席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深深的哀伤:“大家听着,我们今天心情特别沉重,聚集在这里,是为了送别我们的好同志彭德怀。彭德怀同志,他是我们党里的模范党员,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一辈革命家……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顶梁柱……彭德怀同志,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