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个前同事连续两天用元气满满鸭的表情包,给自己打气:
但是,第三天,就看到她发了一条很丧的朋友圈:
做新媒体的她,每天的朋友圈非常丰富,最新流行的段子、好吃的餐厅、新认识的朋友、路过的美景,一整天朋友圈分享的东西媲美微博博主,每条都展现出有趣、繁忙、努力的状态。
但是,半夜的那个时段,她就成了朋友圈里最丧的那一个。
仔细想想,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状态:
一边晚上想着“算了吧,生活不值得”,一边第二天早上自己给自己打鸡血“为了未来,要加油哦!”
因为,你知道你想离职的那个念头,睡一觉后总会消失,但是房贷、房租、花呗、白条不会消失,如果不努力就不能活下去了。
丧起来分分钟想着“死了算了”,丧完之后二话不说抄起键盘继续写方案、改代码、写稿子。年轻人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比如闹闹,在度过了为赶项目进程,疯狂加班赶代码的一周后,下午按时下班回到家,看到院子里的小草,都要给自己熬一碗鸡汤给自己加个油。
在疯狂加班的时候,闹闹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我们的生活就像是打游戏,血条总有被清空的时候,崩溃之后要么得吃点美食、看看电影、或者单纯瘫在家里补补血,然后才能继续去闯关打怪兽。
如果爸爸妈妈那辈人看到现在年轻人的群聊记录,可能会感到害怕,因为群聊记录充斥着各种求富婆包养的表情包。
其实,这只是现在年轻人在崩溃后的互相自嘲、互相丧一下,好更快的回蓝、回血去挨生活的刀子的方式。
绝大部分只是让自己“算了吧”、“不干了”、“生活不值得”这类想法用自嘲的方法说出来,好安慰自己。精神上瘫一下,又屁颠屁颠的去加班了。
天天熬夜,感觉在猝死的边缘试探,每天脑子里都想着,算了别干了,命重要。
▶连续熬夜一周了,感觉快要猝死了,刚刚写的稿子没有存,电脑蓝屏了。
但是一想到十月一要出门玩,不行给老板说中秋不休息了,来办公室写稿子,把十月一的稿子写出来。@非著名保安
▶加班到凌晨三点做设计,拖着身子开车刚到家,下定决心“下次再让我加班这么晚,肯定辞职!”
领导一个电话需要把设计马上打印出来,顾不上洗脸,出门开上车就去找24小时营业的影印店打资料。@Samy
▶第一份工作在活动公司做,商场要做活动,需要七点商场关门之后才能布置会场,三个人拧桁架,铺地毯,布置会场,一直忙到早上五点,骑车子回家路上想着“一个月就这点钱,明天就辞职!”
睡了一上午,就被老板一个电话叫起来去盯会场,起来穿上衣服就冲出门了。@叨叨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善变,天天吵吵着要离职,可是他们连迟到都不敢。内心总想着瘫在原地,但是一开始工作比谁都认真。
其实,很多时候年轻人偶尔丧一下只是为了让自己在紧张的生活中,喘口气,然后继续往前冲。
下班了,去吃个烧烤;周末,去吃个火锅;假期,瘫在家里打一天游戏,都是为了再上班的时候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