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蒙曼讲红楼》练中考高考考点

南松玩转课程 2025-03-19 04:06:40

近年来,《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频繁出现在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北京、浙江等多地中考多次考查"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经典情节分析,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更直接以"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材料命制作文题,要求考生挖掘文化深意。

面对此类考点,《蒙曼讲红楼》以学术底蕴与通俗表达的结合,成为备考利器。蒙曼教授通过近300讲内容,系统梳理人物关系网,精析"草蛇灰线"写作手法,更将诗词判词与人物命运相勾连,精准对应考点中的细节理解与主题探究。其音频讲解尤擅用生活化比喻消解阅读门槛,配套文字稿则提炼出"护官符""金陵十二钗"等高频考点解析。

—————————————————

以下是《蒙曼讲红楼》第一回的主题、核心内容、中考高考考点整理: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主题:开篇伏笔、命运与情缘的隐喻。

提纲:

1. 真真假假石头记

- 《石头记》的由来:女娲补天遗石记录红尘经历。

- 命运主题:石头“无才补天”象征文人怀才不遇(曹雪芹自身写照)。

- 一僧一道的象征:表面劝出世,实则以“情”为核心价值观。

- 文学理念:批判传统小说弊端,主张“写真事真情”。

- 书名演变:《石头记》与《红楼梦》的优劣对比。

2. 甄士隐的小悲剧

- 甄士隐的富贵闲人生活与乐极生悲(失女、失家、出家)。

- 谐音梗: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英莲(应怜)。

- 薄命主题:甄英莲的“有命无运”预示红楼女儿的共同悲剧。

3. 奸雄贾雨村

- 贾雨村的性格:奸雄(才干与野心并存)。

- 发迹与堕落:资助科举→贪酷被革职→攀附林家。

- 讽刺手法:“风尘怀闺秀”暗讽自我陶醉与虚伪。

核心观点:

- 命运与情:石头与人的悲剧皆因命运无常,但“情”是超越命运的力量。

- 文学价值:红楼梦以“真事真情”打破传统小说桎梏,兼具真善美。

——第——一——回——

中考高考知识点:

1. 文学常识:

-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 作者争议与创作背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2. 主题思想:

- 命运悲剧与“情”的对抗。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哲学内涵。

3. 人物分析:

- 甄士隐:象征富贵无常,引出“真事隐去”的叙事手法。

- 贾雨村:奸雄形象,反映官场腐败与人性虚伪。

4. 写作手法:

- 谐音梗:甄英莲(真应怜)、大荒山无稽崖(荒唐无稽)。

- 草蛇灰线:甄家悲剧预示贾府结局。

—————————————————

建议考生结合音频沉浸式学习与文字稿要点背诵,既能应对文学常识填空,又可积累议论文素材,实现文学素养与应试能力的双重提升。

《蒙曼讲红楼》收听方法、文字稿查看路径,见下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