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后妃现三位:孝诚仁皇后、容妃、惠妃。惠妃精明,育皇长子胤褆,且为纳兰明珠妹,出身显赫,欲使胤褆代胤礽为储君。明珠与索额图争斗,实为助胤褆争太子位。
在真实历史上,康熙的惠妃与纳兰明珠非亲兄妹,亦非同族。
惠妃源自乌拉那拉氏,与多尔衮母、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妃阿巴亥同族;明珠则来自叶赫那拉氏。
实际上,康熙惠妃、多尔衮母阿巴亥、纳兰明珠及皇太极母均可溯至同一先祖。本文旨在探讨他们之间的具体关联。
【01】
纳齐布禄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沈王完颜宗弼后裔,本应姓完颜氏,却成为纳喇氏先祖,原因待考。
元朝末年,纳齐布禄把握时机自封为王,引起锡伯王注意,随后被锡伯王纳为婿。
纳齐布禄势力渐强后率部自立,拒蒙古大汗招婿。1405年,锡伯国与蒙古联军攻吉外郎城,纳齐布禄亲兵掩护逃脱,途中蒙古兵询问其姓名。
纳齐布禄干脆回应:吾乃纳喇氏,名唤纳齐布禄。
自此,纳齐布禄改姓纳喇氏,摒弃了完颜氏之姓。
纳齐布禄1406年返回故乡乌拉洪尼勒城,随后建立扈伦国。
纳齐布禄与锡伯王女育子商坚多尔和齐,后者生子嘉玛喀硕珠古,嘉玛喀硕珠古又生绥屯,绥屯生子都勒喜。都勒喜育二子,长子克什纳,次子古对朱颜。
古时有朱颜生太兰,太兰育布颜。布颜继而一统乌拉部,确立其正式建立。
克什纳长子彻彻穆育有子万汗,万汗的汉族名字为王台。
克什纳之次子旺济外兰育有一子,名曰博尔坤。
1533年左右,巴代达尔汉杀害克什纳,迫使彻彻穆与旺济外兰逃亡。彻彻穆逃至绥哈城,旺济外兰则至哈达河,建立哈达部并成为首领。
哈达部与乌拉部拥有共同先祖,即两者实则同源。
1552年,哈达部首领旺济外兰被杀,其子博尔坤迎堂兄王台为新首领。王台善用兵,迅速征服邻近女真人。哈达部渐强,王台遂以哈达为国号,自封为汗。
哈达部势力日渐强盛,随之与其他部落进行联姻,以此加强联系。
王台迎娶叶赫部东城贝勒杨吉砮与西城贝勒清佳砮之妹温姐,育有一子纳林布禄。王台逝世后,纳林布禄继任,成为叶赫部新首领。
清太宗皇太极之母孝慈高皇后孟古,乃叶赫部东城贝勒杨吉砮之女,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依辈分,纳林布禄为努尔哈赤之妻舅。
王台一女嫁予孝慈高皇后父杨吉砮,育有一子,名金台吉。
金台吉与孝慈高皇后是否同母所生,目前尚无定论。
叶赫部末代国主金台吉乃孝慈高皇后之弟,无疑。兄纳林布禄逝后,金台吉继叶赫部东城贝勒之位。
按辈分,皇太极应称金台吉为舅。此关系明确了他们之间的亲属联系,保持了逻辑的清晰与用词的准确。
杨吉砮乃孝慈高皇后之亲族,与皇太极血脉相连,皇太极继大统,尊孝慈高皇后,铭记杨吉砮之渊源。
杨吉砮之后为金台吉,金台吉之子乃尼雅哈,而尼雅哈的后裔中,有著名人物纳兰明珠。
叶赫部亡于后金,金台吉阵亡,其子尼雅哈率族归顺努尔哈赤,获封佐领世职。纳兰明珠,康熙时权臣,即尼雅哈之后裔。
纳兰明珠乃皇太极表兄弟,即两人之间存在表亲关系,这一血缘联系明确了他们之间的家族纽带。
纳兰明珠后娶英亲王阿济格之女爱新觉罗氏为妻,此女乃皇太极十二弟之郡主。依辈分,康熙应称明珠为堂姑父。
此外,杨吉砮之女绰奇亦嫁予努尔哈赤为侧妃,她为努尔哈赤诞下一女,即和硕公主聪古伦。
杨吉砮将女儿绰奇许配给努尔哈赤,绰奇后被封为和硕公主,名聪古伦。
我们已明确,纳兰明珠乃叶赫部东城贝勒杨吉砮外孙金台吉之子,其母为哈达部首领王台之女哈达纳喇氏;王台则为都勒喜长子克什纳之孙。
【02】
前文提及,都勒喜次子古对朱颜育子太兰,太兰生布颜。布颜勇猛,一统乌拉部,称国主。布颜不仅有长子布干,亦有第六子博克铎。
布干在布颜逝世后,继承了乌拉部国主之位。
布干逝世后,长子满泰继任乌拉部首领,育有一女,名阿巴亥。
布占泰乃布干次子,九部联盟攻建州女真时被努尔哈赤俘,留建州三年。因其臣服,努尔哈赤将其送归乌拉部。
满泰父子遇害后,努尔哈赤助布占泰稳固了乌拉部国主之位。
布占泰把12岁的侄女阿巴亥许配给努尔哈赤,阿巴亥因此成为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
努尔哈赤速灭乌拉部后,阿巴亥联姻价值减弱。然凭其美貌智慧及三子,她于部灭后仍稳固大妃地位。
阿巴亥育有三子,分别为:
英亲王阿济格,身份显赫,其称号彰显了他在皇室中的重要地位,为人所熟知,其事迹与贡献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睿亲王多尔衮,是清朝初期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著称,对清朝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
豫亲王多铎,身为清代重要宗室,以其显赫战功著称,于清朝建立及巩固过程中贡献卓越,深受皇太极及后世帝王倚重。
古族谱中,朱颜之后为太兰,继而是布颜、布干,再传至满泰,满泰之女乃阿巴亥,生育多尔衮、阿济格与多铎。
古时有朱颜,后演变为太兰,再分支出布颜、布干,最终衍生出布占泰,各名称均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族群的演进。
古时有朱颜,后太兰出现,继有布颜与布干。布干女嫁予舒尔哈齐,两人育有子济尔哈朗。
布占泰身为乌拉部末代国主,与建州女真的联姻颇为频繁。
布占泰娶妻三人,依次为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之长女、次女,及努尔哈赤第四女穆库什公主,均为妻室。
布占泰四女嫁入后金,分别许配给:褚英长子杜度、代善长子岳托、阿敏子艾度礼及代善三子萨哈廉,均为努尔哈赤子孙。
此外,布干有一女嫁予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为其五福晋,并育有子和硕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的外祖父与多尔衮的外曾祖父均为布干。
【03】
前文提及,布颜逝世后,其长子布干继任,成为乌拉部的新国主。
布颜除长子布干完外,还有五子:布尔喜、布三泰、布准、吴三泰及博克铎。博克铎女嫁皇太极为继妃,原侧福晋乌拉那拉氏,得先皇宠,于元妃前生豪格,后生洛洛及敖汉固伦公主。
皇太极休弃钮祜禄氏后,乌拉那拉氏继任为他的继妃。
由此可见,皇太极多年宠爱乌拉那拉氏。
满蒙联姻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嫁予皇太极为平妻,科尔沁蒙古地位提升,哲哲成为中宫福晋。皇太极称帝,册封哲哲为皇后。乌拉那拉氏未入“崇德五妃”,或已于皇太极称汗时逝世。
布颜博克铎之女嫁予皇太极,成为豪格之妹,亦名洛洛,后与敖汉部联姻,被封为固伦公主,地位尊贵。
按辈分,皇太极继妃乌拉那拉氏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堂姑,但在后金,阿巴亥身为太宗继妃的婆婆,辈分关系逆转。
布颜第四子布准之子喀尔喀玛逃至叶赫部,被国主金台吉收养。金台吉将族女叶赫那拉氏许配给喀尔喀玛。后乌拉、叶赫两部均亡于后金,喀尔喀玛夫妇遂成后金俘虏。
喀尔喀玛逝世后,叶赫那拉氏嫁予皇太极为侧妃,并育有一子硕塞。硕塞因战功被册封为和硕承泽亲王,位列大清初期八大铁帽子王之中。
清太宗皇太极的继妃,即豪格之母,与多尔衮之母阿巴亥,存在堂姑侄关系。
【04】
布除次子太兰外,尚有长子台费喀。太兰一脉因布颜为乌拉部国主而显赫,被称为乌拉部国主系,为部族中最尊贵之族。
台费喀一族非乌拉部国主血脉,因此在乌拉部中地位低微。
台费喀后代归顺大清后,被编入满洲正黄旗包衣。纳兰明珠因出身乌拉部国主系,同样被编入满洲正黄旗。两者均隶属于满洲正黄旗,但来源不同。
索尔和,台费喀曾孙,身居郎中之位,且乃包衣出身。
惠妃乌拉那拉氏因故参加内务府选秀,约康熙二年至五年间入宫。其入宫后直接为庶妃或曾任宫女不详,但最晚康熙九年已成后妃,因该年生下皇子承庆。
因诞下子嗣,其地位得以提升,被册封为小福晋,实现了母凭子贵的传统观念。
惠妃在晋升为小福晋前,身份仅为格格级别。
康熙初年后妃册封程序简约:皇后位居首位,其次为福晋,再次为大格格、小福晋,格格则处于最末。
众人误以为康熙惠妃乃纳兰明珠之妹,因惠妃父与叶赫部末代国主孙皆名索尔和。实则惠妃父乌拉那拉·索尔和是都勒喜次子后裔,而叶赫那拉·索尔和乃长子克什纳玄孙。
乌拉那拉·索尔和在大清为五品郎中。叶赫那拉·索尔和,金台吉之孙、德尔格尔次子,地位高,任吏部侍郎兼佐领,袭一等男爵及云骑尉,后因事降为二等男爵。
叶赫那拉·索尔和的兄南褚娶太宗皇太极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她是蒙古扎鲁特部戴青贝勒女,原皇太极侧福晋,地位仅次于哲哲与布木布泰,生两女后因失宠,改嫁南褚。
索尔和承袭一等男兼云骑尉爵,称太宗母孝慈高皇后为姑祖母,堂兄纳兰明珠娶英亲王阿济格女。叶赫那拉索尔和出身显赫,若惠妃为其女,何以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
应依八旗选秀制入宫,且初入宫时,其位分不可能仅为格格,必有更高或适当之等级。
纳兰明珠之女入宫后,即获福晋级别待遇。
康熙惠妃出自乌拉那拉氏族,与多尔衮母阿巴亥同族可确定。而纳兰明珠之妹,与上述两族并无关联。
都勒喜次子为古对朱颜,古对朱颜之孙为台费喀,台费喀曾孙乃索尔和,索尔和之妹为惠妃,惠妃兄长为胤褆。
都勒喜传至长子克什纳,再至彻彻穆,后为王台,王台之女为叶赫那拉·金台吉,其后代有索尔和与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与惠妃非兄妹,但可溯至共同先祖都勒喜。即二者虽无直接血缘,却拥有相同的家族根源。
【结语】
纳齐布禄次子商坚多尔齐,嘉玛喀珠古绥屯都勒喜之后,古对朱颜次子太兰布颜,长子布干之子满泰,女阿巴亥生睿亲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及豫亲王多铎。
纳齐布禄次子古对朱颜,长子台费喀,其后代索尔和为康熙惠妃之曾孙,惠妃育有皇长子胤褆及皇子承庆。
纳齐布禄长子商坚多尔齐,其孙嘉玛喀珠古绥屯之子克什纳,克什纳长子彻彻穆为王台,王台女嫁杨吉砮生金台吉,金台吉之子尼雅哈为纳兰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