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开始和家长开始分离,所以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产生“分离焦虑”,殊不知家长们更应该担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可能遭受“新型的校园霸凌”。
表妹的儿子浩浩上幼儿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表妹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可是没想到最近一段时间,浩浩每天都闹着不去上学,只要一说上幼儿园,就大哭大闹,甚至还装病,这让表妹很是头疼。
后来表妹找到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回忆了浩浩在幼儿园的一些细节,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浩浩在他们班是最小的一个孩子,个子也比其他小朋友矮半头,有一次老师无意中叫了他一声“小不点”,这就让班里的其他小朋友都记住了,他们私下都开始叫浩浩“小不点”。
可是浩浩对这个称呼很反感,每次大家一叫他,他就很生气,但是小朋友都喜欢起哄,浩浩越是生气,他们就叫得越欢,长此以往,浩浩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表妹突然意识到,浩浩这是遭遇了“新型校园霸凌”了,虽然同学们没有对浩浩进行拳打脚踢,进行辱骂,但是却集体给浩浩起外号,集体起哄孤立他,这伤害了浩浩的自尊心。
其实现在校园里类似的行为还有很多,这跟传统的校园霸凌不同,所以家长们很容易忽视,老师可能也不在意,但这的确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新型校园霸凌有以下几种:
1、被孤立
幼儿园的班级中有很多小朋友,让老师事无巨细照顾每一个小朋友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可能忽略到一些小朋友,这会让其他小朋友产生一种老师不喜欢他,我们也不要跟他一起玩的心理。
那么这个被忽略的小朋友就遭受了“忽略式霸凌”。
2、被嘲笑
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文静,有的活泼,老师总是喜欢听话的乖孩子,对于特别活泼,喜欢搞破坏的孩子,老师可能不太喜欢,甚至这一类孩子还可能被老师惩罚或者嘲笑。
那么这一类活泼好动,总是被惩罚的孩子就容易遭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他也就遭受了“被嘲笑式的霸凌”。
3、被起绰号
虽然幼儿园的老师已经不会用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小朋友了,但是他们会让孩子承受心理上的折磨,比如言语的讽刺或者给孩子起绰号等等。
其他小朋友听到老师这样叫,也会跟着欺负他们,所以无形中就增加了“新型校园霸凌”的危险。
家长们想要让孩子很好应对“新型校园霸凌”,需要做好以下3点:
1、多跟幼儿园老师沟通
2、多跟孩子进行沟通
3、教会孩子进行“反霸凌”
多跟幼儿园老师沟通和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什么是“霸凌”,如何“反霸凌”,才能让孩子更好保护自己,从根本解决问题。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如何教育孩子是很关键的,毕竟自己能够给予孩子的保护是有限的,要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才最重要。
如果家长们还有关于“反霸凌”的好技巧,可以留言讨论,谢谢大家。
幼儿霸凌?这名词从何而来?有没有法律依据?
幼儿园霸凌?能说出这句话的人绝对没孩子,人之初,性本恶,谁家孩子幼儿园就明事理辩是非了?那还上什么幼儿园,直接工作去吧!谁家孩子在幼儿园没争抢过?因此受伤了又算不算罕见?胡说八道,社会再进步,教育再进步,也不能把幼儿园小朋友变成机器吧?
幼儿园与校园要区别对待。幼儿园不上课。
这篇其实是要讲唐女士家娃霸凌,带节奏洗白而已!
头打烂不算霸凌吧,很多人说很正常[笑着哭]
我感觉孩子受到了排挤霸凌,在幼儿园特别孤单,没人跟他聊天,怎么办?问老师,老师说他知识方面知道的比别的小朋友多太多,他又不爱看动画片,跟别人没有共同话题,要怎么办才好,孩子正在被嫉妒和排挤
不要危言耸听!幼儿园哪来霸凌!?亏你说得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