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2月10日-02月16日,一周楼市资讯涉及以下内容:
全国:公积金直付利好租赁市场;最新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情况;2025年首批专项债土地收储开启。
成都:成都土拍上新;2024年成都都市圈GDP增长5.9%;成都3条河流入选省级幸福河湖;成都新增4个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成都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四川省晶硅光伏技术创新中心获批。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创新推出“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该举措立足实际需求,既简化公积金提取流程,又减轻租客经济压力,为住房租赁市场注入新活力。
传统公积金支付房租流程存在痛点。原有的“先付后提”模式要求租客先行垫资,再凭租赁合同、发票等材料申请提取,对租房者资金周转带来压力。新政策通过直接划拨机制实现“随用随提”,使公积金真正发挥即存即用功能。“零材料”申请有效降低使用门槛,彰显政策设计的温暖与高效。
“直付房租”模式不仅惠及租房者,也让住房租赁机构获益。对租赁机构而言,按月稳定收取租金有助于缓解现金流压力,提升运营可持续性;对市场而言,公积金中心与机构数据互联,增强了交易透明度,引导租户选择合规房源,进而推动市场规范化发展。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202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0.4%,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上涨1.1%。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7%。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0.6%,服务价格上涨0.9%。

◎图源:国家统计局

2025年首批专项债土地收储开启
近期,各省地方两会落幕,各地对今年房地产工作的部署主要涉及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止跌回稳等方面。
其中,收储存量房存量土地被多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河南明确提到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贵州提出加大专项债券支持力度,探索“房票”模式,联动推进存量安置房清零和商品房去库存。广东提到运用专项债资金回收闲置存量土地。
春节过后,广东省多地先后发布了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的公示,率先打响土地收储“第一枪”。

成都土拍上新:起拍价最高18600元/㎡
2月14日,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了重要公告,宣布高新区、锦江区及成华区三大区域共有4宗新宅地上市,均坐落于城市热门地段。
具体来看,高新区的大源板块推出了64亩宅地,锦江区的三圣乡板块则有57亩地块亮相,成华区的槐树店板块和市中心板块分别推出了14亩和28亩宅地。
这四宗地块均为纯住宅用途,起拍楼面价各异,分别为大源的18600元/㎡、三圣乡的18500元/㎡、槐树店的14000元/㎡以及市中心的16800元/㎡,其中,大源地块以最高的起拍楼面价尤为引人注目。

2月13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成都都市圈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都市圈(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756.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46.0%。
其中,成都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511.3亿元,增长5.7%,占都市圈比重为79.0%。此外,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65.4亿元、1890.1亿元、1090.0亿元、分别占都市圈比重为11.0%、6.3%、3.7%。
从规模以上工业情况看,2024年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2024年成都都市圈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2024年,成都都市圈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9.1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省的比重为46.2%。其中,成都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7.1亿元,增长3.3%,占都市圈比重为81.5%。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5.5亿元、672.7亿元、483.8亿元,占都市圈比重分别为9.3%、5.3%、3.8%。

成都3条河流入选省级幸福河湖
2月12日,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2024年省级幸福河湖名录近日正式公布,共16条河流(段)被评定为省级幸福河湖,其中包括锦江(成都市段)、桤木河(崇州市段)、江安河(温江区至武侯区段)3条成都河流。
如今的成都锦江流域,水质优良率已由2016年的69%提升至100%,锦江黄龙溪国控断面水质从2016年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及以上,截至2024年底,已连续50多个月保持在Ⅲ类及以上。至此,锦江已完成了从护城河、景观河、生态河到幸福河的第四次转型。依托于锦江公园建设,都江堰至黄龙溪两岸220余公里锦江绿道贯通,串联沿线23个公园和12个景区,打造滨水慢行街和特色街区31条。同时,还营造了音乐广场、望平坊香香巷、花重锦官光影秀等经济消费场景,打造“夜游锦江”等城市魅力IP。
桤木河串联起了崇州古镇金三角、竹艺村、天府慢城等多个风景如画的林盘景区。近年来,崇州市在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中,依托桤木河(崇州市段)的自然基底,结合大田景观,精心布局林盘景点,对河道及山溪沟进行全面整治,并提升绿道体系与景观品质。此外,还充分利用特色小镇、川西林盘、天府绿道、湿地公园等空间资源,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使之成为流域内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图源:成都日报

2月14日,成都市科技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一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聚焦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竞争新优势。
具体而言,2025年成都科技创新工作怎么干?从工作目标看,新一年,全市力争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以上,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增长10%。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5万家(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90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在成都取得重大突破,图源:成都日报

成都新增4个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从市教育局获悉,教育部日前发文认定天府新区、龙泉驿区、新都区、大邑县4个区(县)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截至目前,成都已有16个区(市)县被认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青白江区、双流区、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温江区、新津区、彭州市、蒲江县12个区(市)县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督导评估。
据悉,学前教育普及是确保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为每位幼儿提供享受学前教育的条件,具体表现在:科学优化幼儿园布局,科学测算学位供求,切实满足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

总进度完成60%,成都将再添一座大剧院。
据了解,东安湖大剧院项目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设计规划了一个2045座的大剧场和一个448座的多功能剧场,并配套了相应的文化服务用房、管理保障用房及文化商业、地下辅助空间、地下停车位等。
挑高的层高、开阔的大厅、良好的采光,虽然现场还是一片工地,但大气的剧院内景已初现轮廓。施工负责人、四川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蒋武维介绍,项目自开工以来,工人们加班加点,目前项目的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装饰完成了五成以上,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60%左右。
据了解,2045座的大剧场将主要承担大型演艺演出,448座的多功能剧场则是一个灵活多变的空间,可承担一些小型活动。

◎东安湖大剧院效果图,图源:成都发布

2月15日,由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四川省晶硅光伏技术创新中心日前获得组建批复,成为四川省科技厅规划建设的首批十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根据此前发布的《四川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四川将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首批建设10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攻克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产业培育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四川省晶硅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由通威联合苏州赛伍、聚和宜宾、帝尔激光、苏州太阳井、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共建,打造产学研用光伏产业创新生态链,集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概念验证、中试生产、量产推广及产业延伸于一体,实现行业研发创新与产业创新高度协同。
四川省晶硅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将以前沿引领与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于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化和产业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四川在国内国际光伏产业创新格局中的地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