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朗普单边主义让盟友很惶恐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就职典礼当天签署了不少行政命令,既有对内,也有对外。对外方面,特朗普率先拿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大盟友开刀,象征着“美国优先”政策即将到来。
特朗普在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时对媒体表示,正考虑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征税行动可能从2月1日起实施。税率以及征税时间表都有了,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税已无法避免,剩下也就是何时实施的问题了。
这一结果显然并不是墨西哥和加拿大所愿看到的。于墨西哥而言,为迎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鼓励本国企业生产替代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希望通过削减对华贸易向特朗普表忠心;至于加拿大就更不用多说了,曹规萧随,美国忠实“跟班”。
一边是示好的墨西哥,一边是忠诚的加拿大,特朗普关税大棒最后还是挥向了他们,这直观表明无论如何美国利益必须凌驾于所有人包括盟友之上,这就是“美国优先”政策的核心所在。
惶恐在美国“朋友圈”里逐渐蔓延来。21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一直在举行由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主持,外务、财务和防卫大臣参与其中的秘密会议,研究针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讨论后者可能提出的各种要求的应对措施。
可以注意到,特朗普所邀请的国家领导人没有日本首相石破茂,出席其总统典礼的是外相岩屋毅。对比之下,日本并没有受到特朗普高规格礼遇。如果首相换成岸田文雄,日本受待见几率可能会高一些,毕竟他比石破茂更懂得如何讨美国欢心。石破茂这人与特朗普有些对冲,个人主义其实也同样挺强烈的。
不过,即便遭受特朗普的冷落,石破茂也不得不向他靠拢,这是地缘政治利益所驱使的。21日,石破茂表示,他希望早日与特朗普举行会谈并构建信赖关系。
2
冯德莱恩对华态度发生180度转向
2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承诺,欧盟将本着公平和互惠精神与中国发展互利伙伴关系。她还强调,布鲁塞尔愿意继续讨论包括对华电动汽车征收进口关税,并在可能的方面甚至扩大欧中贸易和投资联系。
肉眼可见,冯德莱恩对华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向。当初力推对华电车加税,主张对华脱钩断链的冯德莱恩想不到如今竟主动向中方伸出深化经贸合作的橄榄枝,欧盟这一转向的背后或是其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措施之一。
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抱怨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并将欧盟称为“迷你中国”,而在其就任当天甚至直接将西班牙称为金砖国家成员国,而中国和金砖国家均遭受过特朗普关税威胁。
特朗普这些言论无不指向他很有可能会通过对欧盟加征关税改变现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特朗普竞选期间也扬言对华加税,但他签署的一系列行政令里并没有明显针对中国的政令,既没有提到对华加征多少税率的关税,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加税时间表。特朗普区别对待中国,无疑将增加欧盟的顾虑。
对于欧盟对华伸出橄榄枝的行为,我们需理性看待,因为这并不代表欧盟对华战略整体转向,这或只是欧盟为日后可能与特朗普谈判而创造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