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戏剧之门
1945年1月1日,程之作出了一个人生的重大决定:辍学加入上海剧艺实验剧团,正式踏入演员的行列。当时上海,作为文化交汇的大都市,各种思潮汇聚,戏剧舞台成了展示艺术与传递思想的重要场所。程之首次亮相的舞台是一部喜剧《莺妒燕娇》,在这部剧中,他扮演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一个旅馆的房客,台词寥寥无几。
程之每天早早来到剧场,换上服装,化好妆,然后等待自己的出场。尽管他的角色较小,但他对待每一次上台的机会都非常珍惜。在他不上场的时候,他会站在侧幕边,聚精会神地观察台上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听每一句台词。
不仅如此,程之还习惯于剧本彩排结束后,找个安静的角落,把剧中所有角色的台词记在小本子上。他不只是记自己的台词,连主角和配角的台词也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全面理解剧本,提升自己的演技。
有一次,正当演出进行到高潮部分,原本扮演重要角色的主演突然因身体不适无法继续表演。导演和剧团一时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节目看似要被迫中断。就在这危急时刻,程之站了出来,他告诉导演自己能够背下所有台词,愿意尝试顶替主演完成剩余部分的演出。
程之迅速换上主角的服装,站在台前,虽然内心有些紧张,但表面上却是波澜不惊。他用之前背诵的台词,准确无误地完成了演出,赢得了观众更热烈的掌声。
自此之后,程之多次被剧团安排在不同的角色中替代其他因故缺席的演员。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角色的挑战,从而获得了“百代公司”的昵称。
转战银幕
1953年,程之被选中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这一年,他参与了石挥执导的战争片《鸡毛信》的拍摄。这部影片的主题围绕抗战时期儿童地下交通员机智传递情报展开,程之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是伪警队长“歪嘴黑狗子”。这个角色的特点是狡诈、凶狠,属于影片中的反派人物。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程之全身心投入,努力揣摩人物特点。他在片场不断与导演和其他演员交流,从细节处表现出伪警的虚张声势和滑稽的特质。例如,在一场追捕的戏中,他通过细致的动作设计,把“歪嘴”的贪婪与愚蠢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角色不只是单纯的反派,而是一个带有喜剧效果的形象。
影片上映后,“歪嘴黑狗子”成为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程之的名字也逐渐被更多人记住。
1954年,程之再次参与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作品,这次是王为一执导的反特剧情片《山间铃响马帮来》。在这部影片中,程之饰演潜伏的特务毕根。这个角色与《鸡毛信》中的“歪嘴黑狗子”有很大的不同,更加隐蔽、阴沉,也更加具有威胁性。为了让角色更加真实,程之研究了大量有关潜伏特务的资料,并从细节入手塑造人物。他的语气、眼神和动作都精心设计,用来表现毕根的危险性和狡猾。
在一次戏中,毕根试图利用伪装接近主角一行,这场对手戏紧张而富有张力。程之用低沉的声音和缓慢的动作制造了压迫感,让观众感受到危机临近的氛围。在另一场与主角正面对峙的戏中,他通过突然的情绪爆发展现了角色的两面性,使人物更加立体。
家庭生活的喜与忧
程之的职业生涯在稳步发展,他的家庭生活也同样令人羡慕。他的妻子性格温和,为家庭付出了许多,他们育有一女两男,家庭氛围融洽。一家五口在北京的生活简单而安稳,程之忙于拍戏,妻子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孩子们健康活泼,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然而,这样的平静在一次家族聚会后被打破了。程之的母亲在家中提出了一个让全家意想不到的请求。她提到,大儿子也就是程之的哥哥,一直未婚,无儿无女,母亲觉得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担心哥哥无人赡养,更忧虑家族后继无人。她的目光落在了程之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身上,提出希望将小儿子过继给哥哥。
程之的妻子听到这个请求后反应非常强烈,几乎当场拒绝。她刚刚经历了分娩的辛苦,小儿子是她花尽心力哺育的孩子,现在却要交给别人,她难以接受。妻子反复强调,孩子还小,离不开母亲的照顾,也不应该被分开。程之母亲则执意认为,过继只是名义上的。
两方的争执让程之家中气氛变得紧张,妻子私下对程之再三嘱咐,希望他能够坚定立场,不要答应这个请求。然而,程之也不忍心看到年迈的母亲因为大哥的问题而天天愁眉不展。
忍痛割爱的决定
在母亲的恳求和哥哥的孤单境遇下,程之终于妥协了,他对母亲表示,愿意让小儿子名义上过继给哥哥,但孩子仍然会留在他身边生活,接受他们的照顾。
妻子尽管不满,但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然而,当这一决定告知哥哥时,新的分歧又出现了。哥哥坚持认为,如果要过继,孩子就应该完全归他抚养,生活在他的身边,真正成为他的后代。这一要求让妻子感到无法接受,她明确表态,不可能让孩子离开家去江西生活。然而,哥哥态度坚决,母亲也站在哥哥这一边,认为只有孩子和哥哥生活在一起,才算是真正的过继。
在这样的争执下,事情逐渐走向不可逆转的方向。程之的哥哥最终决定亲自来北京接孩子。在那天的清晨,妻子抱着婴儿站在家门口,脸色苍白,却一言不发。
从那一天起,程之与小儿子分隔两地。虽然他努力通过书信与哥哥保持联系,打听孩子的成长情况,但无论是工作还是距离,都让父子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
这种遥远而疏离的关系,让程之只能靠信件了解儿子的成长,而小儿子也逐渐在江西的环境中长大,对北京的家庭记忆越来越模糊。
父子情深
尽管程之与小儿子分隔两地,但他始终惦记着远在江西的孩子。每逢节假日,他都会托人捎去衣物和书信,有时甚至亲自挑选一些玩具和零食寄过去。哥哥在回信中偶尔提到孩子的成长情况,说孩子健康聪明,在乡下生活得很好,但这些简短的字句并不能缓解程之的思念。他也曾多次想抽时间去探望儿子,但因工作繁忙,终究未能成行。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儿子程前渐渐长大。他从小在江西生活,对身边的“父亲”(实际是伯父)十分依赖,但随着年纪增长,他开始听到一些来自邻里的风言风语。有一次,村里一个同龄的小伙伴无意中提到他和“爸爸”长得一点也不像,这让程前心里起了疑问。直到他十岁那年,在与伯父的一次争执中,伯父坦承了他的身世。那一刻,程前第一次知道,自己真正的父亲是远在北京的程之,而自己只是被过继到伯父名下的孩子。
得知真相后的程前感到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把自己送给别人,甚至从未亲自来探望。他带着这份疑惑,开始慢慢从伯父和奶奶那里拼凑出更多的细节。
进入成年后,程前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凭借才华和努力,他逐步进入了电视行业,并展现出极高的主持天赋。他以专业的主持风格和出色的舞台表现逐渐为观众所熟知。经过多年的打拼,他成为了一名广受欢迎的主持人,甚至有机会与倪萍搭档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程之对儿子的这些成就虽然没有公开表示,但每次看到儿子出现在电视上,都会仔细收看,并把这些事告诉身边的朋友。
在此期间,程前虽然忙于事业,但他并未完全断绝与生父的联系。程之偶尔会通过信件或朋友传递一些关心,虽然两人见面的机会很少,但程前能够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牵挂。每当收到程之寄来的东西或听到别人转述的问候,程前都会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复杂情感。
1995年,程之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的家人和好友都聚集在他的病榻前。那一天,程前得知父亲病危,特意赶到床边。多年未见的父子在病房中重逢,气氛显得格外沉重。他轻声说,这一生从未听过儿子叫他一声“爸爸”。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程前眼眶湿润,他低下头靠近父亲,用坚定而又温暖的声音唤了一声“爸爸”。这声音传递出的情感承载了多年积压的复杂关系,也带来了和解与释然。程之听到这一声,微微点了点头,嘴角似乎露出了一丝安慰的笑容。不久后,程之安然离世,带着那一声迟来的“爸爸”离开了这个世界。
参考资料:[1]林志刚.他真走了吗?——悼著名电影艺术家程之[J].电影评介,1995,0(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