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的“农改超”是福州商业变革的一个重要节点。当时,市区内的农贸市场被纷纷关停,大型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举措让城市的购物环境焕然一新,市民们逐渐习惯了去超市购物。
像沃尔玛、家乐福、山姆、麦德龙等洋超市,以及世纪联华、永辉超市等本土超市,纷纷涌入福州市场。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舒适的购物环境,使得逛超市成为市民业余生活中一项惬意的购物活动。那段时间,超市的生意可谓红红火火,它们满足了市民对品质生活和便捷购物的需求。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在商业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还不到三十年,超市就遭遇了巨大的危机。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超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无论是拥有国际品牌优势的洋超市,还是熟悉本土市场的本土超市,都难以抵挡这股网络浪潮。以沃尔玛为例,最多时在市区布局10多家门店,如今却仅剩不到5家;永辉超市作为本土超市的佼佼者,在福州最多时有几十家门店,但近年来也陆续关停了不少。这背后反映出网络购物的便捷性、价格优势以及商品的丰富性对传统超市的巨大冲击。

就在超市逐渐式微的时候,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市民就业,又开始重视早夜市市场建设。不过,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由国投引领投资建设,这使得农贸菜市场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回归。

仓山区榕城广场的榕城菜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前身是苏宁电器超市,由于竞争不过网店而倒闭,之后出租给个人经营农贸市场,虽然生意尚可,但设施简陋。去年,市国投收回并重新装修,赶在今年春节前第一期开业。新的菜市场开业后,获得了市民的高度评价。装修上档次、管理到位、卫生整洁美观,这一切都让市民重新感受到了农贸菜市场的魅力。
从“农改超”到超市的兴衰,再到农贸菜市场的回归,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仅是商业业态的简单更替。“农改超”时期,市民追求更好的购物环境和更多元的商品选择;而在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更看重便捷性和性价比;如今,当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时,既注重购物环境又能提供新鲜食材的农I贸菜市场又重新受到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