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七大著名托孤大臣,谁无愧所托?谁所托非人?

壹点料得 2025-01-03 09:51:57

每一个皇帝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可去世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谁即位,有成年皇子还好,没有的话,年幼的皇子又不足以治理朝政,那就需要一些大臣辅佐,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托孤大臣,但是这些大臣日后会如此谁也不得而知。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历史上著名的7位托孤大臣,看看他们谁是不负所托,谁是所托非人。

霍光

汉武帝刘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千古一帝,扫平匈奴,可以说大汉在他的手上才真正露出獠牙。可人总有老的一天,汉武帝临终前将幼主刘弗陵托付给了霍光、上官桀、御桑弘羊和金日磾,由这四人共同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

这四人各分掌大权,谁也不能独政,这也是千古一帝最后的手段。但是霍光不一般,他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弟弟,哥哥在外征战,他在内辅佐汉武帝,可以说深得汉武帝的信任。

但这样也导致幼帝刘弗陵对霍光太信任了,一切都听霍光的,以至于霍光的权势很大,另外三人则是被冷落一旁,因此三人便联合起来打压霍光,甚至还在京城内散布霍光要废幼主,自立为帝的谣言。

结果幼主刘弗陵不为所动,一直相信霍光,其余三人再也忍不住了,联合起来试图诛杀霍光,重掌权势。

但最后事情败落,被霍光和幼帝所得知,提前将其逮捕归案,诛杀。三人死后,霍光的权势就彻底没人能比了,但他没有因此产生取而代之的想法,反而是衷心的辅佐幼主,将其培养成一位好皇帝,汉朝自此也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刘弗陵因病去世,死时年仅21岁,因为刘弗陵没有留下子嗣,所以霍光就扶持汉武帝的孙子刘贺为帝,但刘贺并不是当皇帝的料,后来被霍光废掉,又扶持了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上位。

整体来看霍光前期受命扶持刘弗陵的时候兢兢业业,并没有什么野心,可惜刘弗陵病逝。尽管后期有点权倾朝野,那也是因为后世子孙不争气。总体来看也不算辜负了汉武帝所托。

诸葛亮

说起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事大家都不陌生,当时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举全国之力征讨东吴,结果在夷陵被陆逊打败,蜀汉自此元气大伤,而他自己也时日无多,最后于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和李严,甚至告诉诸葛亮,如若幼主无能可取而代之。

诸葛亮当然没有取而代之反而是兢兢业业的辅佐幼主刘禅。自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就承担起辅佐幼主的职责,一心想着北伐,完成刘备的夙愿。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诸葛亮六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但他以生命为代价为蜀汉强行续命多年。

可以说要是没有诸葛亮的辅佐,在刘备去世的时候,蜀汉就会被魏吴两国联合灭掉。当时的蜀汉军政大权诸葛亮一手全抓,虽然留下李严做制衡,但是诸葛亮要是想反的话,也没人能阻止的了。但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更是写下《出师表》这一千古文章来直抒胸臆,可以说是不负刘备的所托。

司马懿

三国时期还有另一个著名的托孤大臣,他就是诸葛亮后期的死对头司马懿。如果说诸葛亮是不愧所托,问心无愧的话,那么司马懿绝对是所托非人了。

当初曹操在启用司马懿时就发现他不是良人,有狼顾之相,因此曹操掌权时就不重用他。后来司马懿也察觉到了曹操对自己的戒备,于是处处小心,把自己隐藏起来,但是暗地里却和曹丕相处的极好。

当时曹丕要当曹魏的继承人,需要有人支持,两人各有所需就联合在一起。后来曹丕在位期间司马懿也一直将野心隐藏,忠心耿耿的辅佐曹丕,不争权夺势,所以曹丕对其还是很信任的,以至于在弥留之际把幼主曹叡托孤给了司马懿、曹真和陈群三人。

辅佐曹叡期间,司马懿觉得时机不到,还是一忍再忍,后来曹叡去世,将幼子托孤给了司马懿和曹爽。本来这时司马懿还没太大野心,但奈何曹爽野心大,一心想要当权臣掌握曹魏,这让司马懿很是不爽,于是在曹爽北伐失败后不久就处死了他,这时曹魏之前的名将没剩几个了,再也没人可以阻止他了。

于是司马家族的野心就暴露了出来,一步步的抢占曹魏的权势,让司马家的人掌握大权,再到最后让其孙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退位,自己称帝为帝,建立了晋朝。

可以说是所托非人了。

长孙无忌

李世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太子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位大臣。长孙无忌是何人?,其妹是长孙皇后,太子李治就是其所生,也就是说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同时长孙无忌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自然担的起李世民的嘱托。

由于太子李治软弱无能,这就给了长孙无忌掌权的机会,毕竟长孙无忌本人还是很喜欢权势的,当初就是因为妹妹的极力劝说才退出,如今回来了刚好大展一番拳脚。

于是长孙无忌开始对其他大臣展开围剿,此时由于李治刚即位,根基不稳,再加之性格软弱也无力反抗长孙无忌,就这样发展成了后期的霍光。

后来随着李治的成长,这对舅甥的关系就变得微妙了起来,双方都想独掌大权,到了后期,李治成长起来后直接将长孙无忌流放,一代朝臣就这样落幕了。

整体来看,长孙无忌自担任托孤大臣以来,没有好好教导幼帝,反而是醉心于权势,做了威胁皇权的朝臣,李世民这算所托非人了。

赵匡胤

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原来是他国的将领,还是托孤大臣,后来带兵窃取了先主的江山,这才当上的皇帝。

一开始赵匡胤只是一个小将领,还不得势,是皇帝柴荣提拔于他,重用于他,甚至把最重要的禁军都交给他掌管,可谓是对其极为信任。在两人的配合下后周也逐渐走向强大,但偏偏天有不测风云,后周的皇帝柴荣身患重病,时日无多,就这样把自己的小儿子柴宗训托付给了赵匡胤,让其代为照顾。

赵匡胤为此还发誓一定会好好辅佐幼主,不负柴荣所托。可皇帝去世后,幼主即位,国内外都面临着危机,外国虎视眈眈,内部地方节度使也纷纷割地自立,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赵匡胤也滋生了野心。

公元960年,权臣聚会的时候派人来报说外敌来袭,小皇帝急忙派赵匡胤出征御敌,可赵匡胤刚走出城门不久,就在陈桥发动了兵变,随即带兵回朝逼迫幼主柴宗训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

总体上来看,柴荣算是所托非人了。

张居正

张居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六大名相之一,同时还是一位托孤大臣。

明穆宗朱载坖临终前将年仅十岁的万历托付给了张居正和高拱二人,命其作为托孤大臣辅助幼帝登基。但是高拱有野心,蛮横专断,危机之际,张居正赶走了野心勃勃的高拱,自己独掌了大权,但是张居正没有蛮横专断,反而是尽心尽责的辅佐万历皇帝。

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只在乎自己不能辜负先帝所托,要将幼帝辅助好,保护大明安危。而当时的明朝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想要彻地改变这种情况就只有变革。

为此张居正推行了变法,第一刀斩的就是官员系统,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但这一招确实有效果,改革以来,朝堂清明,不作为的官员明显少了。

后来张居正又改革土地,因此又得罪了地主阶级,但效果还是很明显,国家收入翻了好几番,一下子就富裕了起来。可以说张居正凭借一己之力,为大明强行续命几十年。

整体来看,张居正不愧先帝所托。

鳌拜

顺治皇帝去世后,给幼帝康熙安排了四个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但这四个人中索尼年迈,遏必隆软弱,苏克萨哈没名望,就鳌拜一个人势大。

这也就导致年幼的康熙一切都得听鳌拜的,后来鳌拜将地方要员和朝堂大臣几乎都清洗了一遍,换成了自己的心腹,甚至还自封了一个太师的职位。比汉时的霍光都不遑多让,这也就导致康熙就是个傀儡。

随着康熙的逐渐长大,两人的矛盾也日益加重,后来在康熙的精心谋划下,在宫中将鳌拜擒获,最终囚禁起来,结束了权臣的一生。

整体来看,顺治帝这是所托非人了。

结语

总体来看,多数皇帝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能担任托孤大臣的人,一定都是皇帝生前信任之人,后来可能会有改变,但是忠心的臣子还是多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