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规矩,放手成长:破解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密码

是玥宝吖 2024-10-17 12:26:49

说起孩子在外面跟小伙伴玩的时候,总是那个让步的,心里头难免有点不是滋味。看着自家孩子,玩具明明爱得紧,可还是会先递给别人;玩游戏时,就算心里不服气,别人稍稍脸色一沉,他也立刻偃旗息鼓。这副逆来顺受的模样,真让爸妈捏把汗,生怕上学后成了别人欺负的对象。

的确,每个小孩的性格各异,有的天生温婉,不喜欢争执,这没啥大不了的。可是,要是孩子因为害怕冲突,一味地“讨好”别人,这事儿就值得琢磨了。孩子身上这份“讨好”劲儿,除了遗传因素,多半和父母的教育方式脱不开干系。

别让“高限制”扼杀孩子的天性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孩子想要啥,父母基本都能满足。但是,“给”是一码事,“怎么给”又是另一回事。暑假里,小区楼下孩子们聚在一起,我发现,孩子是否倾向于“讨好”他人,跟家庭经济条件关联不大,关键看父母的教育模式。

以前总认为,那些家境一般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得讨好。但事实上,有些家境殷实的孩子,反而更爱讨好别人。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在“高给予”的同时,也设定了“高限制”。

给孩子买的,都是顶呱呱的零食、最时髦的衣裳,过年红包也最大。但与此同时,各种禁令随之而来:不许碰“垃圾”零食,巧克力限量,玩泥巴绝对不行。结果呢?自家娃在小朋友堆里,反倒成了最会讨好人的那个。

“兄弟,分我根辣条吧?”“哥们儿,那张烟卡能借我瞅瞅不?”瞧那恳求的眼神,谁看了都心疼。父母设置的条条框框越多,孩子内心的满足感就越低,遇到诱惑,自然容易屈膝低头,去讨好他人。

还有种限制,体现在能否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些家长对家里干净整洁的要求极高,孩子稍不留神,家里就乱成一团,这无疑让孩子在玩耍时倍感束缚。想象一下,孩子玩得兴起时,脑子里却盘算着:“这地板万一弄脏了咋办?”“玩个螺丝刀,地上全是碎屑咋办?”“那么多玩具摊出来,乱七八糟咋办?”这种“怎么办”心态,最终指向的只有一个担忧:“爸爸妈妈会不会生气?”咱可不想让自家娃在家里过得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爸妈。

孩子天性里,本来就带有“乱糟糟”的一面。父母过度限制,只会让孩子活得小心翼翼,时刻揣摩大人的心思,只为换取一丝自由空气。一旦“放肆”了,迎接他们的就是批评、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做起事来,难免瞻前顾后,生怕惹恼了大人。

于是,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用讨好的态度,来获取自己的小小利益或平息大人的怒火。在家中习惯讨好父母的孩子,出了门,很可能也会用同样方式对待他人。

过度限制,孩子自信何处安放?

每次限制,都暗含着一句潜台词:“你做得不够好!”这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孩子做事缩手缩脚,二是孩子自我价值感低落。

暑假带孩子出去玩,他们在草原上撒欢,或在沙滩上打滚,好奇地盯着地上那些叫不出名的小生物。反观邻居家的孩子,想去加入,却被妈妈一声喝止:“别跑进去,草地里刺多,虫子也多!”“别碰地上的玩意,牛粪上多少细菌!”尽管各家有各家的教育方式,只要不影响他人和社会,都没啥大碍。但不同教育方式下培育出来的性格差异,不容忽视。

你不能一方面限制孩子,不让他尝试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又怪他胆小怯懦;一方面压制孩子的天性,另一方面又抱怨他不够大方开朗。唯有不受过多约束的孩子,才有机会充分探索世界,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大限度地发掘潜能,展现出独有的才华。

这类孩子往往更加自信,敢于冒险,动手能力强。反之,孩子受到的管制越多,越会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哪里都不如别人”。这种自卑感会深深植根于孩子心中。

教育的智慧:精简规矩,适度放手

看到这儿,你或许会疑惑:难道对孩子放任自流,任由他们犯错,甚至是做危险的事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明白,我们在限制孩子时,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实施的管教,是以什么为代价?

很多时候,父母的限制并非出于孩子真正需要,而是源自自身意愿。尤其是某些“高标准严要求”的家长,对自己期望值高,自然而然对孩子也有高要求。

比如,餐桌礼仪要完美,玩具摆放要有序,连简单的数学题也要秒解。一旦孩子做不到,轻则唠叨,重则责备,自己也跟着生气,感叹命苦,责怪孩子不争气。

然而,各位追求完美的家长们,咱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事事周全,样样达标,那是成年人的标准。对孩子而言,磕磕绊绊,记不住,出岔子才是常态。用成人的眼光审视孩子,结果可想而知,失望连连。

正如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每个孩子都有特定的成长路径,何时掌握何技能,早已命中注定。强加干涉,适得其反。在孩子成长为大人之前,首先应接纳他们以孩童的姿态存在。允许他们犯错,走得慢一些,做得差一些,不必非要符合你的预期。

另外,父母对孩子的限制有时源于自身的焦虑。比如,孩子体质较弱,父母便过度保护,饮食控制得如同精密实验。结果,孩子反而变得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

养育孩子的路上,焦虑在所难免:

“必须多吃点!”“一定要勤洗手!”“见人要问好!”“不准乱发脾气!”

每当焦虑情绪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时,不妨将它置于时间长河中审视。你会发现,养儿育女乃终身事业,眼前的“焦虑”大多是暂时的。回想一下,当初为儿子的湿疹愁肠百结,如今不也安然无恙?女儿吃饭不香时,每天都担心她是来人间修行的神仙,如今不也健健康康?

从人生的宏观视角来看,多数问题根本不值一提:

1. 回家没先洗手,就会病魔缠身吗?

2. 不吃青菜,就会长不大吗?

3. 不学会分享,就会变成铁公鸡吗?

4. 性格倔强,就找不到朋友吗?

5. 成绩不佳,就意味着将来无法自食其力吗?

这些问题并不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实质性伤害。反倒是我们处理这些问题的态度,可能给孩子心灵留下永久创伤。

因此,我常用一个词来形容理想的家庭规矩:“精简”。在批评、阻止之前,先思考三秒钟,问问自己:这行为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我能接受吗?

1. 玩泥巴、沙子、水,最糟不过是衣服脏了,湿了,洗洗就好。

2. 爬山、奔跑、走路边线,最坏就是跌个跟头。

3. 玩得尽兴,大声喧哗,汗如雨下,无非是累了点儿。

4. 帮着倒水、盛饭,偶尔打破个杯子,溅点汤汁,小事一桩。

这些小过失,真的那么不可原谅吗?

损坏的物件,花费的钱财,真的超过父母所能承受吗?显然不是。童年时代的小错误,本质上不是错误,而是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总有办法补救。在冲动地说“不”之前,不妨冷静分析:

从长远看,什么对孩子更重要?

一时的阻挠,省下了片刻麻烦,却可能阻碍了孩子性格和行为的发展。精简下来的规矩,你会发现,孩子真正需要限制的地方并不多,而家庭内部的矛盾也随之减少。

一只手制定规则,划定界限;另一只手给予空间,让孩子在自由中茁壮成长。愿我们每位父母都能在这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