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的惊天逆袭,你绝对想不到!

家人们,你们敢信吗?有这么一个村子,以前穷得底儿掉,村民们只能靠着刮盐土、熬土盐勉强维持生活,一年下来,人均收入连600块都不到。就这种日子,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它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年产值高达5.2亿元的富村子!而且啊,村里医院能把看病自己要掏的钱全报销,还有免费的学校,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带电梯的楼房,村民一年收入超过4万。这可不是瞎编的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河南西辛庄的事儿!
1991年的时候,西辛庄在豫北平原那就是个典型的“啥都没有”的村子,没产业,没出路,也看不到一点希望。那时候,村民们在盐碱地里累死累活地干,一年到头,连顿白面馒头都吃不上,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顿好的。就在这个时候,李连成被选上了村支书。当时摆在他面前的,完全就是个看不到头的烂摊子,谁能想到,他最后成了改变西辛庄命运的大功臣呢!
李连成刚当上村支书,就干了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他把自己的三个蔬菜大棚,一分钱不要地给了村里的贫困户。这可把他媳妇气坏了,直说他脑子糊涂了。但就是这个看起来“不理智”的决定,就像一把钥匙,把西辛庄发展的大门给打开了。从那以后,西辛庄就像开了加速器一样,开始飞速发展。

蔬菜大棚让村民们尝到了发展的甜头,可李连成没就这么满足。他带着村民接着摸索,先后办起了造纸厂,搞起了节能灯产业,还弄起了智慧农田。就30年的时间,西辛庄就走完了发达地区差不多要花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这速度,简直快得让人不敢相信!
要说最让人竖大拇指的,还得是西辛庄的股份制改革。全村730户人家,都成了企业的股东,真真正正实现了一起富起来。村里的免费学校,让孩子们能好好上学;全报销的医院,让村民看病再也不用担心要花好多钱;电梯楼房更是成了每家都有的标配。这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舒服呢!
西辛庄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成绩,多亏了李连成的三条“土办法”。第一,干部带头干最难的事儿。每一任村干部都得签个“吃亏承诺书”,集体项目分钱的时候,干部总是最后一个拿。这就好比打仗的时候,将军总是冲在最前面,士兵们能不卖力吗?第二,产业发展不贪多求大。西辛庄从那种需要很多人力干活的产业慢慢变成了靠技术的产业,每一步都正好跟上政策的节奏,就像一个跳舞特别厉害的人,在时代的大舞台上跳得有模有样。第三,大家一起享受发展带来的好处。村集体赚的钱,60%都用在让村民生活变好上,彻底解决了村子富了但村民不富的问题,让每个村民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福利。

在西辛庄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三次特别关键的“想法大改变”。1995年,要拆掉全村的土房建楼房,这在当时可是个特别大胆的决定。好多村民都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土房,但是李连成看到了以后的发展。他耐着性子给村民做工作,最后终于说服了大家,让西辛庄一下子变了个样。2003年,开始用股份制改造集体企业,这个改革让村民成了企业的主人,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2018年,开始搞“智慧乡村”建设,让西辛庄跟上时代的脚步,朝着智能化的未来前进。
除了产业和生活上的大变化,西辛庄在培养人才和管理村子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为了解决人才都往外跑的问题,西辛庄弄了个“能人榜”,给回到村子的人才配上创业要用的钱和土地,让他们能踏踏实实地创业;实行“师徒制”,让有手艺的老师傅带着年轻的新农人,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传承下去,别让它们失传了;还和12所高校合作,搞产学研,给村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在,村里20多家企业里,有8家都是返乡的年轻人创办的。90后的硕士张伟,放弃了深圳的高工资,回村里搞起了智慧农业,还带着周边6个村子一起发展订单种植。他说:“在这里,我能实现我在大城市想都不敢想的创业梦想。”
在管理村子上,西辛庄的“吐槽本”“功德录”“点子库”那可太厉害了。村民随时都能去村委会提意见,心里有啥不满意的都能说出来;“功德录”记录村民做的好事,分钱的时候会参考这个,让做好事的人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点子库”收集大家对产业发展的想法,经过研究可行了就去做,充分把村民们的智慧都发挥出来了。就靠这一套办法,西辛庄连续15年都没有人去上访,矛盾纠纷也都能100%解决,真正实现了村子和和睦睦、稳稳当当的。
乡村振兴的密码,都在这个小村子里!

西辛庄的成功,给全国乡村振兴带来了特别重要的启发。产业要振兴,就得把农业和其他产业连起来,做好“农业+”的事儿,把整个产业链打通。不能光盯着种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这些环节也得做好,这样农民才能从整个产业里赚到钱。文化要振兴,就得用现代的文明来重塑乡村的精神。不能让乡村被大家忘掉,要让现代文明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生态要振兴,就得算长远的账,把绿水青山变成发展的好条件。不能为了发展经济就把环境破坏了,要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
现在的西辛庄,还在想着更大的计划。他们要建一个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复制到黄河流域的18个县市。李连成说:“俺们村富了不算富,得带着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就冲他这胸怀,这份担当,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西辛庄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有多大的可能性。它告诉我们,只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套能行得通的发展想法,再有全体村民一起努力,再穷的村子也能走上富裕的路。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有多重要那是明摆着的。西辛庄以前也有人才都往外跑的问题,最困难的时候,村里连个会计都找不到。但是他们没放弃,通过各种办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最后让村子重新有了生机。这也给其他乡村提了个醒,想要发展,必须得重视人才。
管理村子同样特别关键。西辛庄通过“吐槽本”“功德录”“点子库”,让村民都参与到村子的管理里来,把大家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了。这种民主又科学的管理方式,其他乡村真的可以好好学习学习、借鉴借鉴。
从穷乡僻壤到富裕样板,西辛庄给全国乡村上了一课!

小编有话说:看完西辛庄的故事,我心里特别激动。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说贫穷落后的村子,在李连成的带领下,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苦付出,是一次又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西辛庄能成功可不是碰巧的,是全体村民一条心、一起努力奋斗的结果。真希望其他乡村能以西辛庄为榜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让更多的农村也能像西辛庄一样,过上富裕又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