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晴隆,徐霞客盯着一处景点直纳闷。待他登上晴隆威山,竟然看见了海市蜃楼,还听到水洞里的滴水声,若琴弦弹奏之音。
今贵州晴隆一带,就是徐霞客游记里提到的安南卫城。
(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七,在安南卫城,徐霞客和顾仆还在吃早餐,马帮就已出发了。徐霞客索性前往威山。
威山北峰半腰,道路荒芜,幸而石阶尚在。徐霞客顺着石阶走,山坞中,浓雾升腾,弥漫至北峰,咫尺间无法看见,唯有行走处,依然晴朗。
他逐级上台阶,北峰全被浓雾笼罩。他转向东北往上登,石脊很窄,他走在上面,如同攀着龙尾上升。东南方山峰之外,天空澄净,红日艳丽,远山如蓝靛。西北方,浓雾弥漫深沉,犹如大海。
峰上峰下,皆陷入一片混沌,好像以这山脊作分界线。大约风从山脊东南方吹来,晨雾被卷得干干净净。山脊西北面,风被山脊挡住,晨雾便能够紧依着山坞作巢穴。
以前,徐霞客想眺望盘江流来的地方,却常被山峰遮挡。如今,他登上峰顶,却又被浓雾遮住,或许大自然不容许人们窥视吧!
他攀越岭脊半里,来到山崖之下的岩洞,洞口朝东,顶上如合起的手掌。洞底宽四五丈,洞中有佛龛和僧人卧床,僧人不知去了哪里,桌上剩饭还在。两旁有很多佛龛,缭绕着氤氲之气。
徐霞客从佛龛后,直穿向西,岩洞慢慢变得又窄又低,尖尖的如合起来的手掌。他从洞口向西,径直穿过山腹而出,走了约有七丈多长,前后两个洞口相通,互相望得见。徐霞客出了后洞,上下都是陡削的悬崖和重叠的山石。路沿悬崖往西南十多丈远,又有座向西的岩洞,洞口高不到一丈,洞底十分平整,深与宽各有二丈。洞后岩石一缕缕缤纷争呈,不深却很奇幻,其中放置了佛像,前边建成的佛堂已倒塌。
徐霞客站在前方,俯瞰安南卫城如在眼前,好像伸脚就可以到达。忽然烟云弥漫,安南卫城被雾气所吞,瞬间不见了。他想不到海市蜃楼,居然出现在山弯城郭间。
徐霞客从洞左的旁洞进去,洞壁渐渐变得又窄又黑。他攀着石门槛往上登,洞里坎坎坷坷,倾斜下嵌,地面坑坑洼洼,贮满水却不外溢。洞顶的水滴,下注到水池中,如杂乱的玉佩相击之声,和繁杂的琴弦声,铿铿锵锵。
东北方,洞似庞大的深渊下陷,水池高高低低,没有踏脚处,又没有火把照明,唯有黑暗中听着那远远的响声而已。徐霞客见过的水洞很多,唯独此洞高悬在群峰之顶,水又积而不流,无一点一滴外泄。徐霞客先前望见,以为是一块凌空的孤石,谁曾想竟是盛水的容器。
徐霞客出洞后,沿着悬崖往北,进了两头透亮的岩洞后洞,他走到前洞。在僧人卧床左侧,有个佛龛可以登上去,他攀上佛龛,西方一条裂缝,好像窗户分成两扇,向西的洞口在悬崖上的道路上方,洞口很宽敞。只是,透进亮光的缝隙处,两道窗口很狭窄,只可往外窥视,不能穿过去。徐霞客走入前洞,见崖壁上镌刻有“三明洞”三个字,从洞中直望过去,只见前后两洞,却不知有此等奇异之处。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