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行政才干平庸为何被强行推上君主之位?

和运超 2023-02-10 10:19:09

关于南唐中主李璟的影响,除了他著名的文学才华之外,实际就是他和其父一样推崇道教,尤其在他的时候,南唐有谭紫霄、杨保宗、耿先生等几个非常知名的人物,尤其后两个还是女道士。

谭紫霄据说晚唐时期生于金陵,年轻时游历玉笥山(在江西吉安市)遇异人授以魁罡斗极观灯飞符之术,另有上清天心正法。谭紫霄修成以后,自是名倾江南。后来入闽中,闽王王昶以师礼之,赐号为“洞玄天师”。当时他和闽地另一著名道士陈守元交好,互相学习,提升法术。南唐攻占闽地后,谭紫霄实际已经在南唐境内的庐山一带修炼。因为听说名声显著,被请回金陵,李璟对他非常敬重,授号”真曜先生”,随后又赐“金门羽客”。最后他还是选择回庐山栖隐洞,从学者百余人,相传活到宋代建立以后,有一百多岁。

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

杨保宗本来是一个民间修道者,据说仰慕女道士李腾空而入庐山修炼(李腾空是著名宰相李林甫的小女儿,对好道又有才的李白十分仰慕,两人有不错的交情),后以丹药符箓,救人疾苦而扬名。南唐李璟听说以后,专门请她入金陵宫中,可能因为她的医术精湛。

另一个耿先生更加传奇。据说她父亲是南唐将领(一说耿谦,一说耿云),因宋齐丘闻名(宋齐丘才干很一般,却是一个修道痴迷者,谭紫霄据说也是他引荐入南唐的),向李璟推荐入宫,展示黄白之术,尤其能用冬天的冰雪练出白银。然后她和李璟关系亲密而有孕,但在一个雷雨天生下孩子,却不翼而飞,声称被天神接走。

更有离奇一幕是,她曾鼓动太后逃离宫廷到外面生活。李璟派人找了好几个月,最后让弟弟李景遂寻到,太后和她都与山中几个道士生活在一起。李璟没有责怪她,只是把几个道士处死,继续居住在别苑。

直到李璟死后,耿先生才不再入宫,游历江淮,最后不知所终。由于耿先生的传奇经历,入宋以后就有各种野史传闻。最早见于宋太宗、宋真宗时名臣张齐贤的《洛阳缙绅旧闻集》,也见于南唐大将郑彦华之子郑文宝的《江表志》等笔记史书。郑文宝在青少年时期也成长于南唐,与张齐贤算是同辈人,只略小几岁。后来陆游的《南唐书》里也基本记录下耿先生各种传奇一面。

其实耿先生就是李璟纳入后宫的一个女道士,行迹有点像当年同样有过道士身份的杨贵妃,只不过没有杨贵妃那么出名罢了。耿先生的法术是否属实颇令人怀疑,很多为李璟展示的情节多少都有点李璟故意为之附和,感觉近似于唐代十分流行的幻术(相当于表演魔术,真有法术的高人实在已经不可考证),李璟本人有点当“托儿”的嫌疑。正因为李璟对她一再称颂,耿先生的名声也就更加响亮。

但是耿先生鼓动太后逃离宫禁,到外面享受生活,这一举动的确让人惊讶,也衬托出她好道而渴望自由的一面。最终被遣出宫消失于江湖,反令后人更加传扬她的不同一般。

接替李璟继位的李从嘉就是著名的李煜,他在历史上极为出名,很大程度已经不算是因为当了南唐之主,实在是他有一流的文学才华,最后却寄人篱下,死于非命,综合各种不幸,自然让后世产生莫大的同情。

李煜出生在金陵,出生的那一年正好是祖父李昪建立南唐的升元元年(937)。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据《新五代史》说生下来有一目是双瞳,所以字重光。李煜极为聪慧,从小就博学多才,加上有天生异相,因此非常招人猜疑。

据说李煜为了避免其兄李弘冀的敌视,这才故意强化自己喜好书画诗词,贪慕享乐,这些原本是他很喜欢的爱好,为此就渐渐真的长期影响到他,所以在处理行政要务方面从小缺乏接触,成为一生短板。不过,笔者觉得这一解释仍然还是出于同情李煜的生平,可能性感觉不大。

影视剧中的李煜形象

假如分析南唐建立的情况,很长一段时间按说遵从兄终弟及的五代十国传统。像李璟继位,以其弟李景遂为兵马大元帅,李景达为副元帅,还曾在李昪的梓宫前盟誓。反而长子李弘冀被李璟外放留守东都扬州(今江苏扬州),其叔景遂为皇太弟之后,李弘冀又徙镇润州(今江苏镇江),被封为燕王,根本并没有作为储君的迹象,要说李煜的成长阶段是担心受哥哥李弘冀针对,李弘冀自己的地位都从来未定,谈何去考虑一个小兄弟会威胁到自己?

再从另一方面说,五代十国是崇尚武功,要担心也是忌惮武勇作战方面出众的人,哪怕南唐风俗确实倾向于文化艺术,也不可能扭转保护江山社稷需要武力做后盾,恰恰李弘冀在军事才能上在一众晚辈里数一数二,他被安排出镇地方,客观上还是受到父亲赏识的表现,说不上真的是被贬谪。

后周开始进击扬州的时候,吴越当时受到拉拢,也有出兵滋扰常州的举动。当时李弘冀的年纪不算大(李弘冀生年不详,但李璟次子李弘茂生卒年有记载,推断李弘冀是李璟十六七岁所生,周军攻南唐时李弘冀大概二十三四岁),李璟要召他回金陵,但众将以为,一旦主帅逃离,必定军心涣散。

李璟觉得有道理,而李弘冀也决定与诸将士同守润州,拼死一战,一时之间全军上下士气大振。唐军前期连续战败,李弘冀了解到都虞侯柴克宏英勇善战,就以自己生命担保,破格提拔柴克宏为主将。众人皆以为临敌换将不祥,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但李弘冀不为所动,而柴克宏也心念恩情,越战越勇,率兵解救常州之围,大破吴越军,斩首万级,俘虏了十多位将领。李弘冀考虑到局势危急,下令把所有俘虏将领全部在辕门前杀死,唐军为之振奋。

随着李弘冀在战事方面的表现,他的军中威望远远超过叔父李景遂。李弘冀部下经常在李璟面前陈诉利害,以为不立李弘冀难安军心。李景遂为势所逼,于南唐交泰元年(958)力请一处封地让位。这一年,正是南唐失利,让出江北十四州之际,以此契机改立储君,似乎也有稳固人心的作用。

以史书所记,李景遂的为人似乎也很旷达,功名心并不太重。李璟当初要封他为太弟时就曾坚决推辞,但没有同意,为此李景遂还改字退身,表明功成身退之意。然后李璟要他帮忙处理大事,李景遂屡屡上书请辞,这个方面李璟多次得到一些大臣进言,李璟则往往听取意见。

另一位身为副元帅的叔父李景达在与吴越的战争中被击败后南逃,所以进一步推动李弘冀的上位得到众大臣一致认同。次年,李景遂改授天策上将军、江南西道兵马元帅、洪州大都督、太尉、尚书令,封晋王。但是去封地的路上居然被意外毒死,经调查居然是李弘冀主使,这一幕实在让人震惊。

之前润州之战,李弘冀遇事果决,擅自做主择选大将,李璟以为李弘冀的这些行为已经完全无视主君。后周显德六年(959,既被定为太子的第二年),据说李弘冀看到景遂的鬼魂,受惊吓而亡。

影视剧中的李煜和大周后

当时次子李弘茂已经死了好几年,三四五子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而第六子李从嘉一直表现很文静,也很有才学,所以就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在李弘冀的表现让李璟震惊失望之后,可能大大改变了形势。李璟从内心来说就已经不愿意再选一个武勇出众的继承人。

比如前面提过,当时钟谟就谏言李从嘉为人不少毛病,他曾推举第七子李从善,也有不错的诗才。钟谟对李煜批评最大的一条意见是醉心佛学,这在江南是有梁武帝这种重大前车之鉴。当时李家上下都崇佛道,这个就根本不放在心上,而且李璟正看好李煜,对钟谟这种警示自然很不满。

李从嘉在登位后就改名为李煜,尊母亲钟氏为圣尊后,立周氏为后(大周后),封诸弟为王,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入宋进贡,上表陈述南唐已经换了后主。宋太祖赵匡胤回赐诏书,派人前往江南吊祭、恭贺李煜登位。建隆二年九月,宋昭宪太后病逝,李煜派户部侍郎韩熙载、太府卿田霖入汴京纳贡。

建隆三年(962)三月,泉州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病故,其子留绍镃称留后,李煜追赠留从效为太尉、灵州大都督;泉州部将陈洪进以留绍镃勾结吴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举张汉思为清源留后。

六月,李煜又遣客省使翟如璧上汴京,赵匡胤释放南唐降卒达千人。乾德元年(963)四月,泉州副使陈洪进废掉张汉思自称留后,李煜以陈洪进为节度使,维持泉州和南唐的关系。

这一年夏天,李煜被诏入东京汴梁面见宋太祖,实际没有去。李煜并非对宋不臣服,但害怕就此被扣和被吞并,所以后来才有被攻灭俘虏的一幕。这一年底,他上表请求罢除诏书的不名之礼(李煜尊奉宋廷,故宋对南唐的诏书不直呼李煜的名讳),未得许可。

次年秋冬时节,李煜的次子李仲宣因为玩耍时,有猫碰到一盏琉璃灯落地破碎,受惊吓后得病夭折,年仅四岁。李仲宣号称聪慧过人,已经开始识字读经,记忆力极好,母亲大周后伤心欲绝,跟着病故,李煜饱含深情撰写《昭惠周后诔》。赵匡胤闻知消息,派作坊使魏丕过江吊问。随后李煜也遣使回礼,送上许多东西。

乾德三年(965)九月,李煜的母亲钟氏去世,宋太祖再遣染院使李光图吊祭。次年八月,李煜遣龚慎仪出使南汉相约臣服宋朝,龚慎仪被扣留。开宝四年(971)十月,宋军攻灭南汉,大军回撤屯驻汉阳。李煜感到非常恐惧,去除唐号改称“江南主”,遣弟郑王李从善朝贡,却被扣留在东京汴梁。

随后,有商人向江南告知,宋军于荆南一带建造大量战舰,请求派人秘密焚毁这批北宋战船,李煜下不了决断,虽然内心焦虑,却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

宋太祖的画像

开宝五年(972)正月,李煜降级仪制:命令不再称“诏书”,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甚至降诸“王”为“公”。以往臣服后周,金陵台殿皆设鸱吻。之前宋使到来,李煜也只是临时撤去。这时坚决撤去一应器物,不再使用。

赵匡胤在东京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安排在汴阳坊赐宅院居住,暗示他应该劝说李煜早日前来归顺。按说李从善应该就此长居汴梁,但《十国春秋》在林仁肇的传记中表示,李从善被赵匡胤放回江南,故意进言林仁肇已暗中投效于宋,画像都被赵匡胤挂在殿堂中进行表彰,为此,李煜中招除掉了林仁肇。陆游的《南唐书·林仁肇传》也有类似描述,但称“使者”从汴京返回报告,没有点名是李从善。

这一说法感觉比较小说化,可信度恐怕不高。关于林仁肇,其实他出身闽地,也是一个归顺将领。本来混迹军中底层,不仅武艺出众,还喜欢和士卒一起同甘共苦,很得人心。在周军攻淮南时,林仁肇和郑彦华(即前面提到文才出众的郑文宝之父)曾受举荐带兵救援寿州,此战中林仁肇极为出色,据说南唐军本来已经在浮桥边大败,但林仁肇勇敢断后,将张永德等周军击退,令其不敢追击。虽然南唐献出淮南各州,但林仁肇特别获得提升为镇海军节度使前往武昌。

开宝三年(970),林仁肇曾秘密向李煜进言提议向上游的后蜀进军,或者提前攻取岭南,并表示宋军在淮南的根基不稳,且地方凋敝,甚至还可一举收复,宋军无力对南唐的行动产生太多阻碍,希望后主支持他。假若担心旁人非议,可以认为是他不听号令,自作主张。如果失败,可以对其一家进行惩处。

李煜听到建言以后大为震惊,批评林仁肇不要胡言乱语,还把他调离武昌,迁为南都留守(今江西南昌一带)。由于有这样一种情况,李煜对林仁肇就有一些顾虑,害怕其带兵生事,所以将其除掉。至于是不是中了赵匡胤的计策,总感觉不一定是事实。

开宝六年(973)夏,宋太祖赵匡胤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江南,李煜上表愿接受册封爵位,居然被拒。当时,内史舍人潘佑感于江南气运衰弱,极言劝谏李平为尚书令,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自缢狱中。

开宝七年(974),李煜上表请求放李从善回江南,不被许可。所以笔者认为之前《十国春秋》记载李从善回江南对林仁肇离间可能性不大,属于野史情节。正因赵匡胤希望李煜一家早日归顺,移居汴京才都在其掌握,自然不会轻易放归李煜的宗室。

影视剧中的李煜形象

宋太祖赵匡胤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再次召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赵匡胤与李煜之间,互相的忍让就此到了极限。当然宋军势大,决定武力出击江南,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出师。

李煜没有退路,也决心备战,下令停止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遣使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李煜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

开宝八年(975)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吴越进逼常州,诛杀皇甫继勋,权知州事禹万诚献城投降。六月,宋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留后刘澄投降。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军。朱令赟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櫂都虞候王晖皆被擒。

外援既灭,北宋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到年底,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于开宝九年(976)正月被俘送到京师,受封为违命侯。

这一年深秋,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近三年(978)的七夕,李煜被害,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正生于七夕),北宋追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不久,小周后也因伤感过度亡故。

之前提过,大周后因儿子李仲宣早夭而殁,她和李煜还生有一个长子李仲寓,比李仲宣大两岁,后被李煜立为太子。没多久江南入宋,李仲寓在十六七岁的青春年华受到重大打击,随父亲李煜一起迁到汴京,成为受人冷眼和重点看管的俘虏。

李仲寓艰难熬过李煜遇害的重创期,不敢表露任何不满。赵光义终于让他成为一个平常人获得安居,李仲寓最后受郢州刺史之职出任地方,待当地百姓极好,淳化五年(996)病故,年仅三十七岁。

李仲寓的儿子李正言早亡,所以李煜一家后来绝嗣。(李煜虽另娶小周后,但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据说大周后对小周后得到李煜宠爱有过不满,而小周后对姐姐也有愧疚,所以没有为李煜留下子嗣)。

影视剧中的宋太宗形象

如果回顾李煜在位的表现,相比其父祖,确实文弱之气更重,加上好佛道,宽容之方式也更典型。他继位时,由于李璟时的战事连绵,对于半壁山河的南唐经济比较严峻,李煜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取消李璟时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称为“率分”,此项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赋税,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挠刻。

李煜任用李平掌管司农寺,还打算恢复井田制,创设民籍和牛籍,劝农耕桑,新制颁行后,因触犯官僚利益,遭到激烈抵制与反对,百姓也多为不便,遂以失败告终。

李煜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战败,朝野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李煜为提振士气,依然重用旧臣,笼络文武。何敬洙军功累累,被授予“右卫上将军”之衔,及其去世,李煜下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哪怕对在淮南战事中弃扬州逃跑的冯延鲁,李煜也给予礼遇。同时,启用在杨吴时代就投奔江南的韩熙载、闽地归顺的林仁肇、皇甫赟之子皇甫继勋等人,几乎都进行升赏。

另外选拔人才的方式如科举,李煜重视公正和公平。乾德二年(964),李煜命吏部侍郎韩熙载主持贡举,录取进士王崇古等九人;又命徐铉复试,并亲自命题考核。开宝五年(972)二月,内史舍人张佖主持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王伦等五人。直至开宝八年二月,李煜还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

整个南唐存在三十九年,因为江南的人文气质,加上从上到下的艺术氛围,留下影响后世的耀眼魅力,不仅要算整个五代十国里最有名气的阶段,甚至在整个历史上,都可以算代表江南文化的模范。

随着唐末人口的南迁,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涌入江南。南方得到发展,从唐到宋,是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经济的转折点,而南唐正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经济中心南移已经成为大趋势,而南唐加速了这种格局的最终形成。

影视剧中的李煜形象

像李昪出身寒微,他建立南唐之后就基本采取休养生息,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像鼓励商业,南唐与中原、契丹互通贸易,茶叶、丝绸在都极为畅销。当时的扬州还是沿袭唐朝底子,是一等繁荣的港口,可以直接对外互通有无,近至新罗、高丽,远至大食等地。空前的对外开放也为南唐带来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钓矶立谈》曾评价说“于时,中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丰采”,并非溢美之辞。南唐的手工业也以工艺精细闻名,印染业、矿冶业、金银陶瓷等都有着很好的口碑。

李昪早年建书院,随后李璟设翰林图画院,使无数文人趋之若鹜,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文人,府库收集了各种图书典籍多达两万多卷,比北宋建立之初的藏书多一倍。正是南唐的这些典籍纳入北宋馆阁做充实,宋太宗赵光义才可以轻松完成后来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多种大型丛书,其中像《太平广记》这种五百卷的书,居然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编好,没有丰厚扎实的资料储备,那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而南唐的各种文艺人才更是天下翘楚,文学方面不仅有李璟、李煜两位标杆,就其他的冯延巳、徐铉等人也是极为出色;画家有董源、巨然、徐熙,更有顾闳中、周矩这种天才,足以显示南唐艺术永恒的魅力。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