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美国人造炮弹,韩国人连大米都吃不起了,这件事儿实在是过于离谱,以至于各国媒体纷纷表示质疑,为什么一个发达国家的老百姓,连大米都快要吃不起了。
直到2023年12月12日,青岛发生了一件事儿,才让背后的真相浮现在人们眼前。
2023年12月12日,一男子大闹青岛胶东机场,原因是登机时超重被工作人员拦下,男子大发雷霆怒砸行李箱。结果围观的人惊讶地发现,行李箱里边竟然全都是大米。
这件事情实在是过于反常,毕竟大米才值几个钱,国内1公斤普遍3到5元,带几十公斤大米出国,明显是吃力不讨好。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男子最终承认他带这么多大米,是为了去韩国倒卖赚钱。因为近段时间,韩国大米价格暴涨,从2022年的10元1公斤,一路暴涨到了30到40元1公斤,比国内价格高出了接近暴倍。
该男子每天跑一趟,坐飞机从青岛飞韩国。只需要短短一个小时,就能能获得上千元的利润,他实在是抵挡不了如此夸张的利润,所以就干起了代购的行当。
看了这个新闻,很多人就陷入了思考,韩国的大米为什么会卖得这么贵啊?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新闻,终于发现了一丝蛛丝马迹。
首先,从2022年开始,韩国就一直在给美国卖炮弹。2022年年底的时候,韩国更是一口气卖了10万发155毫米口径榴弹炮弹给美国。而美国人左右手一倒,炮弹就出现在了俄乌战场。
之所以要这样“曲线卖弹”,原因是韩国法律有规定,不能向战区提供军火支持,所以韩国人就只能玩起了“曲线卖弹”的政策,督促工厂加班加点地给美国爸爸产弹。
但是生产炮弹是需要原材料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合成氨。学过高中物理化学的朋友都清楚,氨这个东西除了可以造炮弹,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我们所用的化肥就需要大量的氨。
所以当韩国人把合成氨都拿去造炮弹的时候,必然就会导致其国内农业肥料尿素的减产。缺少了化肥,韩国国内的粮食产量就会出现问题。
为了预防出现这种状况,韩国人很早就开始从国际市场进行采购,但好巧不巧,俄罗斯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出口国,还是世界第二大钾肥出口国,世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
韩国人一边给乌克兰产弹,一边找俄罗斯买化肥,想想都不可能。所以韩国人辗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找到了另一个大国,那就是咱们中国。毕竟我们也是出了名的产肥大国。
韩国每年用的工业尿素有97.6%都来自咱们中国。但是从2023年开始,我们卖给韩国的化肥量就一直在减少,甚至在12月初的时候,还直接暂停了对韩国的尿素出口,这一下就尴尬了。
一方面是美国爸爸催着韩国人产弹,另一方面是韩国人进口化肥的数量大减,二者一叠加,就让韩国人非常为难。
韩国人思来想去,觉得大韩民国绝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于是,他们一咬牙,决定自己建立一套合成氨工业链,自己产化肥。但没想到,项目还在调研阶段,就直接被否了。原因很简单,合成氨工业链看似很简单,实际很复杂,全世界玩的转的就没有几个国家。
而且更重要的是,合成氨需要大量的天然气原材料,而俄罗斯又好巧不巧是国际天然气的大卖主。这一来二去,韩国人自己都整懵逼了,他们哪里想得到,原本只是听爸爸的话,一心造弹,没想到最后却搞得自己吃不上饭。
面对这样的窘境,韩国人心里很烦,但人在饥饿的时候往往会发挥出超出平常的能力,他们思来想去,突然开了窍,我为什么一定要买化肥的原材料呢?我直接买粮食不就好了吗?
于是韩国人去国际粮食市场逛了逛,最后发现两个残酷的现实:首先,俄罗斯和乌克兰就是两个大粮食卖家,俄罗斯不会卖给他,而乌克兰自己都快吃不起了。
其次,由于俄乌冲突,全球粮食本就十分紧缺,各国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卖给他。
于是买粮无果的韩国人一脸绝望,只能看着大米价格不断的上涨。自己的老百姓不仅吃不起泡菜,现在连大米都快要吃不起了。
本来一个正常的国家面对这种状况,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国家出台政策,本年度只允许种植主粮,减少其他非必要农作物的产量。其他比如白萝卜这些,直接从国外买就是了。
我国可以让国民这样干,在保证主粮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种植其他农作物。但韩国做不到,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奇葩的组织叫农协。
这个组织非常邪门,如果韩国政府敢大量进口别国的农产品,他们就会去政府门口切手指、剖腹,制造巨大的舆论压力,而且他们还会控制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渠道。种什么卖什么价格,韩国政府说了压根就不算。
从某种角度来看,农协简直就是韩国的农业财阀,历代韩国总统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就是这些内部外部的原因,才让韩国的大米价格直线上涨,普通人吃顿饭都要犯难。
这种现状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韩国没有自主权,宁可让国民饿肚子也要给美国爸爸造炮弹。
这种魔幻的事情只会在日韩这种主权不完整的国家身上发生,而像咱们这种独立自主的国家,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国家永远都会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