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禄颖:一针一线富了山乡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5-01-07 15:49:21

龙禄颖(左)为年轻绣娘传授苗绣技艺   受访者供图

花儿含苞,鸟儿振翅,蝴蝶翩翩……绣片上,自然生灵栩栩如生,仿佛要一跃而出。苗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龙禄颖上下翻动指尖,一条小鱼很快就“游”起来。

最近,龙禄颖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的消息,传遍了她所在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龙禄颖还没能抽出空去领回奖章。新一批学员要培训,新一季的苗绣产品要精选,新上线的苗绣研学项目待完善……“荣誉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得对得起这份认可。”她说。

出生于施秉县双井镇龙塘村的龙禄颖从小跟母亲学苗绣,年轻时去广东打工,进过刺绣厂,也接触过其他行业。2006年,她已在深圳的国企有了稳定工作。“当时的深圳正快速发展,每天都是新的。而我的家乡,一年又一年,总没啥变化。”带着所有积蓄,龙禄颖毅然返乡创业,想让小山乡也变得更好。

决心很大,路也真不好走。创业初期,她试过各种法子,都不理想。直到空闲时拾起苗绣,心静下来,思维突然打开了:“我们这儿苗绣家家都有,为什么不把它发展成一项事业呢?”

2006年,龙禄颖依托苗绣技艺注册成立了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起初,龙禄颖自己绣样品、接单,凭着精湛技艺往前蹚,收益慢慢变好。看着苗绣产品如此畅销,当地妇女和周边村落很多绣娘慕名而来。不久,员工就从几人增加到数百人。

要让大家安心传承苗绣,就得有保障、给盼头。龙禄颖寻求到当地支持,以产品订单为基础开展苗绣培训、锻炼生产技能。她认为,这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也能让绣娘稳定下来。“环境稳定、接单稳定、收入稳定。”她定下了目标。

为改善生产环境,她在苗绣工作室里加了风扇、配了暖炉,还专门请来大厨为绣娘提供可口的工作餐。“设施完善、冬暖夏凉,又不用来回跑,绣娘才能在家门口就业。”龙禄颖介绍,绣娘踏实了,技艺大幅提升,还逐渐形成水平分级。初级绣娘接订单类的小物件,中级绣娘生产样式相对繁复的工艺品,高级绣娘兼具设计能力和扎实绣工,可以参与高级定制类绣品的研发和制作。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经过多年努力,龙禄颖返乡创业的初衷一步步实现:通过“公司+工坊基地+培训+农户”的形式,共有1300余名绣娘就近就业,开展苗绣公益性技能培训67期,培训了3600余人,吸纳近3300名学员就业。每年,她还会拿出15万元作为乡村振兴分红款。

龙禄颖欣喜地看到,家乡人一点点富起来了。更让她高兴的是,绣娘的视野打开了,苗绣传承有了更多新鲜血液。依靠苗绣,一些绣娘不仅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培养子女;有的绣娘从不识字到能写名字,还学会了发布短视频,生活一天一个样儿;月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的绣娘全身心投入苗绣传承,其中不乏年轻人。

随着公司产品订单量不断增加,龙禄颖敏锐地认识到,仅靠手绣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要想带动更多人就业,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品类。在传承好苗绣技艺的基础上,她开始探索手绣和机绣结合的方法,2020年,开始建设现代化苗绣生产线。目前,这条生产线已占地6000多平方米。

去全国各地参与展览展示交流活动时,龙禄颖还格外留心各设计团队的情况,通过引入人才,让绣娘与专业设计师、制版师、打样师等合作共创。

刺绣工艺保持着传统形态,针法应用和图案设计则有现代风格。近年来,龙禄颖带领团队打造的“舞水云台”“锦绣黔呈”有了品牌效应,产品走出山乡、走向大中城市,还走向国际,公司年销售额突破2156万元。

春耕、夏播、秋收、冬藏,龙禄颖的苗族刺绣作品《乡村振兴》在对外交流中颇受欢迎。作品耗时一年完成,铺开了乡里人四季劳作的画卷。

未来,龙禄颖想继续加强苗绣技艺传承与培训,设立苗绣研学基地,让年轻人有更大发展空间,并推动苗绣与服装、家居用品、文创等领域融合,将苗绣推向世界。“目前,运营是我们的弱项,希望有更多专业团队来做项目推进和市场营销,让传承人专注研究技艺,大家一起把这项非遗传承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