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授衔时,孔捷手下师长都被授衔少将,然而,作为军长的他,也只是少将军衔,那么,他为何不能晋升中将?
在《亮剑》中,李云龙、丁伟和孔捷都是晋西北抗日名将,加之三人感情深厚,所以被称为晋西北铁三角。铁三角都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建国后也都成为军级干部,然而,1955年大授衔时,却都只被授予少将军衔。
其实,李云龙被授予少将军衔问题不大,尽管他名气最大。李云龙有两个不足影响了晋升中将,一是战争年代处分太多,二是解放战争时期只是师级干部,授衔时也只是代理军长。如果只考虑解放战争时期的资历,授大校都没问题。

丁伟被授衔少将比较可惜。解放战争时期,丁伟做过纵队司令员,这一资历非常高,早期的纵队司令员甚至可以授上将军衔。事实上,而与丁伟同时提拔的纵队司令员,也大多数都是中将,只有他一人是少将。
那么,为何说丁伟只是比较可惜?因为他解放战争时期也犯过错误,开烧锅酿酒,自己喝还往外卖,违反了部队纪律。
最可惜的似乎是孔捷。孔捷向来为人谨慎,作风良好,没有犯错任何错误。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已担任军长,建国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指挥一个军与美军激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正因如此,大授衔时,他手下一个师长都被授衔少将。
那么,为何手下师长都是少将,孔捷却不能授衔中将?

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李云龙说过什么。
抗战时期,每当晋西北铁三角聚会时,李云龙总喜欢把他红军时期当过团长挂在嘴边炫耀,还说什么“老子自打鄂豫皖开始,五上五下,光团长的职务就撤了三四次”,言外之意,如果没有这一遭遇,他的级别可能远在丁伟和孔捷之上。
李云龙把红军时期当过团长拿来炫耀,可见丁伟和孔捷并没有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团级以上干部,很可能只是营级干部,甚至是连级。
而我们知道,大授衔时评选军衔要综合考虑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时期的资历,一般要授衔中将,红军时期应该是师级干部,至少也不能低于团级,所以,孔捷红军时期的资历显然够不上中将。

当然,如果孔捷抗战时期的资历很高,加上解放战争时期做过军长,又在朝鲜战场立下赫赫战功,授中将问题也不大。
然而,孔捷抗战时期的资历明显不足,只是新二团团长。新二团是个新编团,不是隶属于国军战斗序列的数字编号的主力团,如果是后者,团长是中将或上将资历,但新编团最多只能算少将资历。
综上,孔捷的三个重要战争时期,虽然解放战争时期资历达到了中将军衔,但红军时期资历够不上中将,抗战时期资历只是少将,故而只能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手下那位师长之所以也能授少将军衔,大概是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的资历都不输孔捷,只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后略逊一筹。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