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介穷书生,帮屠户写春联,被王爷看到,十年后成了一品大员

精灵萌宝贝 2024-11-26 17:59:2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前言·】——》在破败的清凉山寺,少年方观承跪坐在案前,蘸墨提笔,为一个屠户书写春联。墨香四溢,苍劲有力的笔画映射出他心中的不甘。正巧,平郡王福彭经过,被这短短一副对联吸引。

这不是普通的书法,而是满含深思的文采之作。他的目光停住,沉吟片刻,问出了一句:“是谁写的?”这一问,埋下了日后他命运大转的伏笔。

天降横祸,方家流离失所

康熙五十年(1711年),桐城方家突遭横祸。方观承家本是桐城的书香世家,祖上世代为官。他的曾祖方孝标以文闻名,其文章被后来者戴名世引用到了《南山集》中。

不料,这部书因记录了南明抗清的历史内容而被朝廷判为“大逆不道”。戴名世被斩首,方家则因卷入文字狱惨遭灭顶之灾。

等圣旨一到,家道中落。祖父方登峄和父亲方式济被革职抄家,发配黑龙江流放。往日宽敞的宅院被查封,书籍和古玩堆成小山,被一车车运走。

方观承亲眼目睹这一切,耳边是母亲的哭声,心头却是一片茫然。年仅12岁的他拉着哥哥方观永的手:“哥,我们会不会无家可归?”方观永低头沉默。

兄弟二人虽然因年纪尚小免于流放,却被送到南京清凉山寺暂住。寺院破败,冬天寒风呼啸,屋顶的瓦片簌簌作响。每天,方观承早早起来帮着劈柴挑水,尽力维持生计。

他用从寺庙借来的书充实自己,每晚借着昏暗的灯光抄书,手指冻得生了冻疮。他经常对哥哥说:“只要坚持读书,就一定能改变命运。”

三年后,兄弟俩攒下些许盘缠,决定跋山涉水前往黑龙江,与流放的祖父和父亲团聚。一路上,他们靠讨饭为生,脚底长满水泡,

却没有一刻停歇。方观承咬紧牙关,一边走一边对哥哥说:“快了,我们快能见到爹娘了。”一年后,他们终于到了齐齐哈尔,见到风烛残年的祖父和日渐消瘦的父亲。

祖父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含泪:“总算能团聚了。”方观承跪下叩头,心中暗下决心:“纵使家道中落,我也要替方家重振声威。”

第二章 靠写春联谋生

黑龙江流放地的生活极为艰难。一家人靠开荒种地为生,勉强维持温饱。方观承不忍家人受苦,主动担起养家的责任。他凭借自己的才学,替村民写书信、抄经文、誊账簿,还替人写对联赚取报酬。

一天,一个屠户满脸堆笑地跑来:“方先生,快帮我写副春联!家里开店要用。”方观承笑了笑,铺开纸张问:“想写点什么?”屠户憨憨地挠头:“写些吉利话,把我家的屠刀也夸一夸。”

方观承略一沉吟,提笔写道:“刀利宰肥猪,年丰多喜庆;墨浓书福字,春暖添吉祥。”

屠户看了直拍大腿:“好字!还带点文化味儿。”他将猪肉放下作为谢礼,连连保证:“以后写字的事都找您!”

渐渐地,方观承的才学和字迹在乡间传开,不少人慕名前来请他书写。每到腊月,他家门口总排起长队,乡亲们争着请这位穷书生写春联。尽管报酬微薄,他始终认真对待。乡人都说:“方家虽落魄,观承将来定会有出息。”

第三章 福彭的赏识

命运的转机来自一个偶然的机会。那年冬天,平郡王福彭路经此地,看到屠户门口贴着的春联,不禁驻足观看。

他念道:“刀利宰肥猪,年丰多喜庆;墨浓书福字,春暖添吉祥。”眉头微微一挑:“这字谁写的?”

屠户连忙回答:“是个穷秀才,字写得好,大家都找他呢。”福彭来了兴趣:“带我去见他。”

屠户领着福彭来到清凉山寺。此时,方观承正伏案读书,见到贵人到来,连忙起身行礼:“小人有失远迎。”

福彭指着春联问:“这联是你写的?”方观承微微一笑:“小技不足挂齿。”福彭端详片刻,点头赞许:“笔力遒劲,果然非凡。”他掏出一锭银子作为赏钱,又留下自己的名号:“平郡王福彭。”

方观承愣住了。他没想到眼前这人竟是朝廷显赫的王爷。福彭看出他的局促,笑道:“你虽寒门出身,却有大才。他日若有机会,必为朝廷效力。”

这番话深深刻进了方观承的心里。他开始明白,自己的学问不该局限于乡野,而应追求更大的天地。

几年后,福彭因朝廷祭陵再次路过盛京,得知方观承一家已被解除了流放之苦,便亲自邀请他入府为僚。这一次,方观承没有推辞,收拾行囊随福彭北上,开始了他的仕途之旅。

第四章 政途初启,步步高升

从内阁中书到军机章京,方观承的升迁速度之快,让旁人难以置信。乾隆年间,他调任直隶,负责治理水患。永定河年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

上任之初,方观承亲自赶往现场勘察。他卷起裤脚,走进泥水中,用手丈量河堤的高度。他告诉随从:“纸上谈兵无用,实地勘察才能找到办法。”

他奏请朝廷修筑新堤坝,并提出分流方案,将永定河多余的洪水引入大清河。乾隆帝批准了方案,工程顺利完成。当洪水退去,百姓跪地叩谢,称他为“护民官”。

后来,他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一次,他亲赴沿海勘察海塘。发现部分河道涨沙成陆,便提出开垦土地的建议。他亲自丈量地界,将新增的三十五万亩良田分配给贫苦百姓。这一举措令皇帝大为赞赏,下旨全国推广。

方观承在浙江期间,还修筑了多条河道,使沿海地区免受水患之苦。百姓为了纪念他,在河堤旁立碑刻字,称他为“再造河海之人”。

第五章 权臣弹劾与皇帝庇护

尽管政绩显著,方观承也遭到权臣排挤。一次,直隶境内发生水灾,御史上奏,称方观承失察,建议将其免职。乾隆帝却说:“方观承治事多年,不可一时功过论断。”不但没有处罚,反而赐下慰问品。

后来,有人弹劾他包庇属下。乾隆帝亲自审阅,发现证据不足,又为他平反。这些经历让方观承意识到,朝堂之上,忠诚和智慧同样重要。他变得更加谨慎,凡事亲力亲为。乾隆三十年,皇帝南巡途经直隶,还特意作诗赐予方观承,称他为“忠良之臣”。

执掌直隶二十年,方观承以清正廉明闻名。他不贪不占,从不接受豪绅的馈赠。他一生简朴,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寻常饭。百姓感念他的恩德,甚至在他辞世后为他建祠堂,供后人瞻仰。

乾隆三十年,方观承病逝。他走得平静,留下清白的身后名。他的墓志铭上写着:“文有忠节,政有廉行。”这位从清凉山寺走出的穷书生,终于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人再贫寒,只要有才有志,仍可改变命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