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有时候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我们牢牢束缚。15年前,我18岁,即将步入大学的校门,未来看似充满希望,却又被现实无情地阻拦。5000元学费,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我的父亲,先天肢体残疾,靠着维修家电的微薄收入支撑着我们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而我,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希望。
我的家境贫寒,父亲靠双拐行走,艰难地维持着生计。母亲在我四岁时离开,留下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童年的记忆里,充满了父亲的汗水和我的自卑。我害怕同学看到父亲的残疾,更害怕他们因此嘲笑我。我努力学习,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书本中,因为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我的命运,才能让我和父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高中三年,我几乎没有和朋友出去玩过,放学回家就帮父亲做家务,然后一头扎进书房学习。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中考时我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高考又顺利考入重点大学。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和父亲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我们都明白,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前几天,父亲遭遇车祸,大腿粉碎性骨折。高昂的医疗费用几乎耗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5000元的学费成了我们最大的难题。为了我的学费,父亲放下尊严,向多年不来往的哥哥——我的大伯求助。大伯在县城做建材生意,家境殷实。面对我们的请求,他却以生意亏损、负债累累为由拒绝了。临走时,他递给父亲100元钱,说是回家的路费。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我明白,这不是帮助,而是施舍。我毫不犹豫地将钱还给了大伯,转身带着父亲离开了。
回到家,我和父亲抱头痛哭。就在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村长来了。他了解情况后,立即召集全村人为我家捐款。那一夜,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乡亲们你一百我五十,硬是凑齐了5000元学费。村长告诉我,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他们不忍心让我失去这个机会,希望我将来能回报家乡。我紧紧握着村长的手,哽咽着答应了。
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和嘱托,我踏上了求学之路。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勤工俭学活动,减轻家里的负担。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大型私企工作,月薪过万。十多年来,我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晋升,如今已年薪百万,公司还有意培养我成为集团高管。
尽管在大城市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我从未忘记家乡父老的恩情。我始终记得那个寒冷的夜晚,乡亲们是如何雪中送炭,帮助我实现大学梦。去年,我辞去了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创办了一家企业,为当地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曾经帮助过我的村长,虽然已经退休,但在村里的威望依然很高。他带领乡亲们送给我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情系桑梓,造福乡里”。在乡亲们雷鸣般的掌声中,我激动地发表了讲话:“今天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乡亲们给我的,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可能还在这里务农,谢谢你们对我的经济帮助,以后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会尽己所能的帮助你们。”
我的大伯听说我回乡创业后,主动找到我,希望我采购他家的建材。看到他,我立刻想起了15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夜,想起了他冷漠的拒绝和施舍的100元。我没有给他任何机会,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或许有人会觉得我无情,连自己的亲大伯都不认。但我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那些曾经的冷漠和伤害,我也无法轻易忘记。
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从一个贫困的农村孩子,到如今的创业者,我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是乡亲们的帮助,让我有机会改变命运;是父亲的爱,支撑我一路前行。如今,我已尽我所能回报家乡,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您认为,我这样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