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海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以柳看旅游 2023-03-10 21:05:01

北海公园位于今北京城的中心地区,是中国现存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皇家园林。经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渐次修建而成。因与中海、南海分称“西苑三海”而得名。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北海全区可分为琼华岛、团城、北海东岸与北岸四个部分。全园以琼岛为中心,岛上林木茂盛,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其上所建藏式白塔为全园标志。北海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是“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城御园”。

琼华岛-白塔

琼华岛是北海公园的主体,四面临水,碧水映天,巍巍白塔立于琼岛之巅,成为北海公园的标志。因此,琼华岛又称白塔山。白塔为一座喇嘛塔,高36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台基,塔座为折角式须弥座,上承托覆钵式塔身,正面有壶门式眼光门,门内刻有藏文。塔身上部为两层铜质伞盖,边缘悬铜钟14个,最上为鎏金火焰宝珠塔刹。白塔过去还有信号塔的作用,遇到不测,这里可燃放信号炮,只要白天升旗,夜间悬灯,军队便可随时出动。每当夕阳西下,白塔的一半沐浴在金黄色的霞光里,另一半则在蓝天的映衬下泛着幽光,十分深邃、迷人。

琼华岛-永安寺

一进北海公园,即可见永安桥,桥用汉白玉砌成,其栏板和望柱分别刻有荷叶和莲花纹;桥两端各立牌坊一座,北为“堆云”,南为“积翠”,故有“堆云积翠桥”的嘉名。桥前,湖光塔影交织,有如仙山琼阁。游人无不在此驻足留影,记录下美好的瞬间。跨过永安桥,便见琼华岛山前建筑——永安寺。该寺由山门、正觉殿、普安殿、普因殿等建筑由低而高依山而建。当年帝后们游园后,常来此寺烧香拜佛。寺内有“龙光紫照”坊一座。坊东西各有“引胜”亭与“涤霭”亭,亭内又各有一碑,东为《白塔山总记》,西为《白塔山四面记》,记载着修建白塔山的历史和景物状况,均系乾隆手书。其中普因殿位于白塔前,仿木琉璃结构,面宽4.4米,上圆下方,顶为铜质筒瓦,鎏金宝顶,方形殿的四周墙壁上镶嵌着445尊琉璃佛像。

琼华岛-延楼长廊

延楼长廊沿琼华岛北山麓环湖而建,上下两层。廊呈半圆形,东起倚晴楼,西止分凉阁,长300米,是仿江苏镇江“金山江天”寺而建的观景廊。它宛如一条彩带,把“琼岛”、“瑶池”(北海湖)紧密地联系起来,起着烘托和丰富山光水色的重要作用。

琼华岛-燕京八景

琼华岛的东北坡古木参天,这里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其石碑上刻的“琼岛春阴”四字及诗词都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的御笔。其中背面有律诗一首:“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憾感怀多。依岩松翠龙鳞蔚,人牖篁新凤尾娑。乐意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诗中表达了乾隆为禾苗祈雨的重农思想。“春阴”象征着万物的滋生或萌芽状态,也寓意园林的盎然生机。碑前下方有两个圆形大石盘,石盘中各有一昂首望天的蛟龙石刻,犹如盘卧水中,姿态生动。沿着“琼岛春阴”碑旁的小路前行,可直通迂回曲折的见春亭和看画廊。

团城-承光殿

团城原是帝后观灯的场所,为一砖筑的圆形小城,是一处精致的小园林。在这座微型城池中心,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名为承光殿,是团城体量最大的建筑物。其平面为十字形,前后有方形月台,正中为重檐大殿,殿四面均有单檐卷棚式抱厦,顶覆黄琉璃瓦绿剪边,飞檐翘角,宏丽轩昂。承光殿清代改为佛堂,内供白玉佛。玉佛通身洁白,光泽清润,衣饰上嵌有宝石,形态极其慈祥美丽。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抢劫北海公园珍宝时,玉佛左臂被砍,至今刀痕尚存。此外还有中国最大的玉瓮,为整玉琢成的大酒缸,其周身刻有精美的鱼、龙、海兽等图案,是罕见的文物珍品。还有一棵800年高龄的古松,亦为世上奇品。

北海东岸-画舫斋

画舫斋,又称水殿,在北海东岸,隐藏在土石山林之中。其名字典出北宋欧阳修《画舫斋记》,曾是清朝皇家行宫。“斋似江南彩画舟,坐来轩槛镜中浮”,这是乾隆御题画舫斋的诗句。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以池水为中心,南为春雨林塘殿,东西分别是镜香、观妙室,四面厅廊环抱,构成一处幽胜庭院。西北角院落为小玲珑,东北为古柯庭。庭前有一粗壮繁茂的古槐,相传已有千年,为唐代遗物。画舫斋布局紧凑,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是北海著名的园中之园。

北海东岸-静心斋

静心斋为北海东岸主体建筑,曾是清太子读书处,乾隆曾在此抚琴吟诵,有“乾隆小花园”之称。园中既有富丽的殿堂,又有清幽的小室;既有明楼阔轩,又有幽邃深洞。园中的几个小院落自成一体却又环环相套,仿佛想表达“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意境。静心斋的假山叠石技艺十分高深,虚实结合,给人回归自然的感觉。

北海北岸-五龙亭

五龙亭位于北海北岸西部。五座亭子临水而建,中名龙泽,东为澄祥、滋香,西称涌瑞、浮翠,合之称五龙亭。五座亭子主次分明,飞金走彩,曲桥连缀,若浮若动,酷似游龙戏水,故称五龙亭,为北海湖滨的重要点景。亭顶式样富于变化,采取左右对称手法,绚丽多彩,金碧辉煌。亭与亭之间用S形平桥相连,龙泽、滋香、浮翠三亭石岸下有单孔石桥一座通向北岸,每座亭正面檐下各悬华带匾一方。此亭为清代帝后钓鱼、赏月、观看焰火的游乐之处。

北海北岸-九龙壁

我国有三座著名的九龙壁: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在山西省大同市内,为辽代所建;建筑最精、构图最美的一座,即此北海的九龙壁;第三座,在故宫的宁寿门前。后两座均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北海九龙壁建于公元1756年,已有200多年历史,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雾波涛中的蛟龙浮雕,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形象生动。壁东面为江崖海水、旭日东升流云纹饰,西面为江崖海水、明月当空流云图像。影壁用424块彩色琉璃砖砌成,色彩绚丽,古朴大方,是清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建造这样一座影壁,据说是为了震慑火灾和辟除邪祟。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