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篮又输了,这回是广东队送的十连败,真是让人看不下去了,罚球12中1,简直是业余水平,球迷都说他们是不是从田径队拉来的,连基本功都不会练,真不知道平时都在干啥。
四川男篮这次对阵广东队的表现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罚球12中1的数据简直是闻所未闻,连业余球员都不至于这么差劲,真不知道他们平时是怎么训练的,难道就是在球场上瞎跑跑?这种表现不禁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想赢球,还是说已经彻底放弃了比赛的斗志?作为职业球员,即使状态不佳,也不应该差到这种地步,随便找个路人来罚球估计都比他们强。
这种表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态度和心理问题,可能是长期连败导致球员心态崩溃,对比赛失去了信心,但这绝对不是一支职业球队应该有的表现,教练组和管理层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的训练和管理出了问题?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连球迷都要彻底失望了。
说实话,看到这种比赛真的很让人心痛,作为一个篮球迷,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精彩的对决,而不是这种毫无悬念的单方面屠杀,四川队这样的表现简直是在侮辱篮球运动,也是在浪费球迷的时间和热情,如果他们真的不想打了,不如干脆退出联赛算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球员身上,毕竟他们也是在这个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篮球的整体环境和培养机制可能才是问题的根源,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恐怕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发生。
说到底,四川男篮这种表现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的联赛制度,没有升降级机制,球队就失去了危机感,反正怎么打都不会掉级,那为什么还要拼命呢?这种制度下,球队自然而然就会选择混日子,反正有钱拿就行了,比赛输赢无所谓。
这种情况在NBA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那里有摆烂机制,烂队还能拿状元签,但我们这里的状元连鸡肋都算不上,根本没有动力去争取,所以球队就更没有动力去提升自己了,反正怎么样都是这个样子,何必费那个劲呢?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可能是因为利益相关方太多,改革起来阻力太大,但如果不改变,中国篮球就永远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永远只能在这个水平上徘徊。
当然,引入升降级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如何保证降级球队的生存,如何吸引更多的投资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但至少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说到广东队,虽然赢了比赛,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徐昕的防守位置感就很差,经常被对手轻易突破,这对于一个想要在CBA立足的球员来说是很致命的缺陷,毕竟防守才是立足之本。
徐昕的问题可能还在于体能,跑几个回合就喘得不行了,这在高强度的比赛中是很吃亏的,特别是面对那些体能充沛的外援,简直就是活靶子,这方面他真的需要加强训练,不然很难在球队中获得更多的上场时间。
不过话说回来,徐昕毕竟还年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要他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刻苦训练,相信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毕竟他的身高和天赋在那里摆着,就看他自己怎么努力了。
作为球迷,我们当然希望看到更多像徐昕这样的年轻球员成长起来,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努力,不要辜负了球迷的期望,毕竟篮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很短暂的,如果不能在年轻时打好基础,以后就很难有大的突破了。
再说说张昊,这个球员给人的感觉就是差,完全是靠身高才被选上的,这种球员在现代篮球中其实已经很难立足了,因为现在的篮球越来越讲究全面性,光有身高是不够的。
张昊的问题主要在于技术动作不够协调,投篮姿势也很别扭,这些都是基本功的问题,说明他在青训阶段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或者说没有把基本功练好,这对于一个职业球员来说是很致命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张昊要求太高,毕竟他的起点就在那里,能够进入CBA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如果他想要在联赛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就必须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投篮和脚步移动这些方面。
其实张昊的情况也反映出了我们青训体系的一些问题,过分注重身高而忽视了基本功的培养,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效果,但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球员发展的,希望未来我们的青训能够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球员。
说到外援,库克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身体强度好,防守积极,年轻有活力,投篮也有一定的准度,算是一个合格的外援了,至少在场上能够带动球队的节奏,给对手制造一些麻烦。
但贝兹利就有点悬了,这个球员给人的感觉就是软,逆风时缩手缩脚,顺风时又得意忘形,完全没有一个外援应该有的担当和气场,这种球员是很难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的。
贝兹利的问题可能还在于他的比赛态度,似乎对胜负不是很在意,这种态度是很容易影响到其他队友的,特别是在球队处于劣势的时候,如果连外援都没有斗志,那其他球员更加不会拼命了。
其实引进外援的目的就是要提升球队的整体实力,带动本土球员的发展,但如果外援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那引进他们还有什么意义呢?希望俱乐部在选择外援的时候能够更加慎重,不要只看数据,更要看球员的性格和态度。
说到底,中国篮球的问题还是出在球员的整体素质上,无论是技战术、意识还是力量,我们都比不上欧美球员,这就导致了在国际赛场上总是处于劣势。
技战术方面,我们的球员似乎总是停留在一些基础的动作上,缺乏创新和变化,这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是很容易被针对的,而且我们的战术体系也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意识方面,我们的球员在场上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都比较差,经常出现一些低级失误,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训练方式过于死板,没有培养球员的独立思考能力。
力量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球员在对抗中总是处于下风,特别是面对那些身体素质出色的外援时,简直就是小鸡崽碰上了老鹰,这方面我们真的需要加强训练。
当然,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从青训抓起,改变我们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球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赛场上有更好的表现。
说到伯克,这个老将的表现确实有点先扬后抑的感觉,开始的时候打得还不错,但随着比赛的进行,明显感觉他的体力跟不上了,很多球打得都比较独,也不太合理。
伯克毕竟上了年纪,又经历过大伤,长时间没有系统地打过真正的比赛,所以这种状态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个老将,他应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节奏,不要一上来就透支体力。
其实伯克的经验和技术还是在的,关键是如何在有限的体能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需要教练组和他自己共同努力,制定一个合理的使用计划,不要让他在场上太疲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
当然,从长远来看,球队还是要培养年轻球员,不能总是依赖老将,毕竟伯克的状态只会越来越差,不可能一直保持高水平,所以如何平衡老将的使用和年轻球员的培养,这是教练组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说到年轻球员,我觉得黄明轩应该多给一些上场时间,虽然他现在的表现可能不是很出色,但广东队的锋线确实比较弱,与其让那些没什么潜力的替补上场,不如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黄明轩的优势在于他的身高和运动能力,虽然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相信他是可以成长起来的,毕竟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潜力和学习能力。
当然,给年轻球员机会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比赛的胜利,而是要在比赛中合理地使用他们,让他们在实战中学习和成长,这需要教练有很高的水平和胆量,不能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
其实培养年轻球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球队、教练和球员三方面共同努力,球队要有耐心,教练要有魄力,球员自己也要刻苦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