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之后,以色列政府的报复情绪高涨。以色列政府迅速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并开始准备对加沙地带发动进攻,声言要"消灭哈马斯",似乎准备在加沙地区展开大规模行动。
然而,巴勒斯坦问题不仅仅关乎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冲突,美国、伊朗和其他国家也不可能坐视不理。虽然以色列被誉为"中东小霸王",但它也不得不考虑国际压力。
巴以冲突进入第九天,战局开始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一、美国开始约束以色列
尽管以色列一度气焰嚣张,甚至以色列军方公开表示要采取更强硬的行动打击哈马斯,但美国却开始向以色列施加限制。美国总统拜登明确表示,以色列再次占领加沙是错误的,并警告以色列不要入侵加沙。拜登表示支持以色列打击哈马斯,但同时强调巴勒斯坦应该得以生存,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表示巴勒斯坦人应该留在加沙。
美国之所以采取这一立场,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国际舆论压力:以色列对加沙地区的全面封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由于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的广泛传播,一旦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制造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将引发全球舆论的谴责。作为以色列的长期盟友,美国不得不考虑国际舆论对其的影响。
地面行动的军事效果:加沙地带地下通道众多,难以侵入。即使以色列军队在数量和武器方面占有优势,也可能在城市战中陷入艰难的局面。此外,美国已经在其他地区的冲突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对于支援以色列的能力有所限制。因此,美国担心如果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展开长期军事行动,将导致巨大的战略风险。
二、内塔尼亚胡政府屈服
有报道称,以色列政府告知美国,已经恢复对加沙南部地区的供水,而以色列政府宣称并不打算占领加沙,而是旨在摧毁哈马斯。
这表明国际谴责和美国的约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两难境地:
一方面,虽然美国没有明确支持以色列的地面行动,但以色列已经动员了军队,一旦开始军事行动,就难以停下来。此举可能导致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声誉受损,尤其是在国内,内塔尼亚胡可能会受到来自司法改革派别和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政府可能不愿意放弃开战,因为内部动员已经启动,而政府在采取行动之前曾发誓要"消灭哈马斯"。此外,内塔尼亚胡可能也希望通过对外交涉来获得更多的支持。
目前,内塔尼亚胡政府似乎还没有完全放弃开战的意愿,他邀请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以色列,希望能在面对美国的约束时争取更多的支持。
三、伊朗意外妥协
此前,伊朗曾威胁要干预巴以冲突,但随后突然改变了态度。伊朗的妥协可能有以下原因:
美国的威慑: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威慑伊朗,包括向中东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增派战机等。这显示出美国不愿意与伊朗爆发全面冲突,伊朗也不愿与美国发生冲突。
巴勒斯坦的处境:伊朗可能意识到,巴勒斯坦尽管在困境中,但尚未到达必须干预的地步。在伊朗看来,巴勒斯坦仍然能够获得多方支持,因此没有必要卷入冲突。
伊朗的战略目标:伊朗可能不希望因巴以冲突而破坏自身的发展计划。在未来确保在中东地区达到足够的战略优势之前,伊朗可能不愿冒险卷入大规模冲突。
总的来说,巴以冲突的局势出现了降温的迹象,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以色列可能在供水里面下毒!
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