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口碑在香港遭遇“双标”,某些洋奴才看不起大陆电影

婵娟莲步入嫏嬛 2025-02-23 23:48:19

《哪吒2》在香港上映后,呈现出一幅耐人寻味的图景:一方面,影片在IMDb获得8.1分的高分,在内地票房突破30亿,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另一方面,在香港部分影评网站上,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有观众打出1星差评,称其"毫无新意"、"特效粗糙"。如在 Wmoov 平台上,评分仅为 4.7 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北美和中国内地口碑平平的《美国队长4》,却在香港获得了不俗的评价。

这种反差并非偶然。根据香港大学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8-29岁的香港青年中,有43%的人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更优越"。这种文化心态的深层原因,需要追溯到香港特殊的历史脉络。在156年的殖民统治中,英国殖民者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系统性地植入西方价值观,培养了一批以西方标准为圭臬的精英阶层。这种文化殖民的影响,远比政治殖民更为深远。

在电影领域,这种文化心态表现得尤为明显。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的数据显示,近五年香港院线排片中,好莱坞电影占比始终维持在60%以上,而内地电影占比不足15%。这种市场格局不仅反映了观众的偏好,更折射出一种文化认同的困境。部分香港观众对国产电影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认为其"不够国际化"、"缺乏深度"。

但事实是,以《哪吒2》为代表的国产电影正在实现质的飞跃。该片在特效制作上投入了超过1.2亿人民币,动用了国内20余家顶尖特效公司,单是申公豹变身镜头的特效就耗时三个月完成。在故事内核上,影片突破了传统神话的桎梏,赋予了哪吒更现代的精神内核——"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主意识。这种创新不仅获得了国内观众的认可,也在北美市场引发热议,《好莱坞报道》称赞其"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惊人进步"。

面对这样的作品,部分香港观众的"差评"显得格外刺眼。有评论直言"特效还不如二十年前的好莱坞电影",这种评价显然有失公允。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评论往往带有明显的情绪化色彩,将文化评价异化为身份认同的站队。这种现象背后,是部分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困惑与文化自信的缺失。

香港需要重建文化自信。这种重建不是简单的"去西方化",而是在开放包容中确立主体性。正如《哪吒1》中所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要搬开这座大山,需要香港观众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内地文化产品,也需要内地创作者以更优质的作品赢得认可。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自信。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理应成为中华文化创新的沃土,而不是西方文化的"应声虫"。当香港观众能够平视而非仰视西方文化,能够欣赏而非贬低国产作品,香港才能真正实现从"文化飞地"到"文化枢纽"的转变。

《哪吒2》的遭遇,折射出香港文化认同的深层困境,也预示着文化自信重建的迫切性。在这个意义上,"我命由我不由天"不仅是对命运的抗争,更是对文化主体性的呼唤。香港需要这样的精神觉醒,需要在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坐标。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崇洋心结"的桎梏,在文化自信中实现真正的回归。

4 阅读:556
评论列表
  • 2025-02-24 03:53

    怎么就容不得批评?这部电影确实内核不足,炫技过度,剪半小时最好,故事再打磨一下更佳

    自由的飞 回复:
    纯主观的事情,少数服从多数[抠鼻]
    Nicholas1999 回复:
    你拍一个啊,靠嘴嗨?
  • 2025-02-24 16:50

    内地都一大堆跪着的人,何况香港

    James 回复:
    应润尽润,1450滚蛋,找你的美爹去,鸡蛋7块钱一个,BiuBiuBiu自由,吸毒自由,零元购自由,流浪自由,变性自由,卖血自由,午餐贷自由,山火山火且智能。什么玩意?[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5-02-24 18:50

    确实不好看,哪吒和悟空这些ip都被玩坏了,哪吒2火爆之后估计这几年这样的动画片会层出不穷

  • 2025-02-24 23:42

    这就是前殖民地的祸害…中国需要加大力度清除

  • 2025-02-24 09:30

    就一些小强在故意说的,彩它都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