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娱未成年女团引争议,最小仅有9岁

星光八卦站 2025-03-14 13:40:03

韩娱热搜不断,这次是未成年女团!

最近,韩国某电视台宣布要推出一档女团选秀节目《UNDER15》,说参赛的小姑娘们得在15岁以下(2009年后出生)。而且这可是全球招募的哦,最小的参赛者才9岁(2016年出生),真是让人惊掉下巴!

节目定于3月31号晚上开始播出,宣称要打造“引领新时代的10代国际明星”。获胜的小姑娘们不仅能获得音乐留学的机会,还有专辑发行和巡演的资格,真是太诱人了!

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引发了全球的热议,网络热搜的阅读量就突破了5亿。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韩国娱乐圈对未成年人的“系统性剥削”上,真是让人唏嘘啊!网友们可忍不住了,直接开骂,真的是恶心至极啊!

韩娱的“低龄化”基因韩国偶像行业的年轻化现象可不是啥新鲜事儿。自2010年代开始,未成年偶像出道逐渐变得习以为常了。YG娱乐:2021年推出了一支平均年龄15岁的女团,成员们从10岁就开始进行封闭式训练。SM娱乐:2025年新女团Hearts2Hearts中,最小的成员才14岁,围绕她们的整容争议可谓不断。IVE和NewJeans这几个火的团体里,都有14岁就出道的成员,学业和事业之间的平衡可真是不容易啊。

这波“速成逻辑”的背后,其实是资本对“养成系”粉丝经济的狂热追捧——未成年偶像的可塑性更强,训练时间也短,最关键的是,能借助社交媒体轻松打造“邻家妹妹”的形象,真的是能激发粉丝的“保护欲”和消费欲。《UNDER15》把参赛年龄的下限定为9岁,这个标准比之前那些选秀节目的普遍要求(一般是13岁以上)要低得多。节目海报上,那些脸上化着浓妆、摆着大人姿势的稚嫩女孩们,引来网友吐槽,称其为“儿童版成人模仿秀”。

更让人揪心的是,全球70个国家的少女参与,说明这种“低龄造星”的模式正在被推广到国际上。韩国国会曾经想立法限制15岁以下的艺人每周工作35小时,可是娱乐圈以“拍摄需求”为理由强烈反对。MV的拍摄常常要持续超过10小时,还得家长签字同意“加班”。

未成年偶像们被逼着迎合“白幼瘦”的标准,比如五代女团的张元英就因为极端的身材管理引起了健康方面的担忧。而SM的新女团成员在15岁时就出现了“脸僵”的现象,让人怀疑她是否早早就接受了医美干预。多代女团频频卷入“偷盗中国文化”的争议,背后公司为了流量,竟模糊了道德的界限。

韩国教育部的资料显示,未成年偶像的辍学率竟高达67%,大多数人只是依靠经纪公司提供的“替代教育”来勉强毕业,未来转型真是个难题。2024年,女团ILLIT因音乐视频被指涉嫌“软色情”,引发全球的强烈谴责,成员们心理压力大,选择暂停活动。这事儿真是让人看到了资本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冷漠态度。梦想与伦理的撕裂有些网友觉得,选秀给了有才华的年轻女孩一个机会,比如NCT Dream作为“青少年分队”出道后,快速成长为全球热门组合。在粉丝圈里,出现了一种叫“妈妈粉”的心态,大家觉得支持偶像成长就像是一种“陪伴式追星”。

“金赛纶悲剧”的阴影依然笼罩着大家。2025年初,24岁的童星金赛纶自杀事件引发了韩国的广泛关注和震惊。她的姨母透露,金赛纶在15岁那年与比自己大12岁的顶流演员金秀贤偷偷谈恋爱,结果长期遭受舆论的压力和经济上的纠纷,最后心理承受不住崩溃了。网友们也纷纷指责《UNDER15》这个节目简直就是在“批量生产金赛纶”,犹如流水线作业。尽管韩国的《青少年劳动保护法》明确规定要保障未成年艺人的受教育权,可是经纪公司却常常打着“自愿协议”的幌子来逃避责任。

韩国的娱乐圈早已建立了一个“招募年轻人—高强度训练—迅速出道—快速赚钱”的完整体系。练习生们从小学就开始,天天要接受超过12小时的声乐、舞蹈和语言训练,淘汰率足足有90%。一旦出道,未成年偶像就成了公司“快速赚钱”的工具。拿NewJeans来说,他们的出道专辑销量已经破百万,但每个成员分到的收入连总收入的5%都不到。

《UNDER15》这项覆盖70多个国家的招募计划,真是韩娱全球化野心的一个缩影啊。韩国采取“未成年造星”的模式,正在悄悄把本土产业的问题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比如,东南亚一些贫困家庭把孩子送去韩国当练习生,把这当成“跨越阶级”的一种快捷方式,却往往忽视了其中的人权隐患。最近,韩国国会在推行《未成年艺人保护法》,提倡限制工作时间和强制教育保障。不过,这个举措却遭到了经纪公司的联合抵制,人家说“增加成本影响成员收入”。与此同时,制作方表示“优先考虑参与者的福祉”,可他们就是不愿意公开具体的保障措施,这让人质疑这是不是只是在搞公关。

当童年成为“娱乐资本”的燃料《UNDER15》争议的核心,其实就是娱乐产业和未成年人权益之间的较量。在韩国,偶像产业占据了GDP的4.3%,还创造了超过30万的就业机会。这种经济上的依赖,让一些伦理问题被一拖再拖。然而,当9岁女童的梦想被包装成“商品”,当青春期成为“流量赌注”,有网友追问:将人生价值简化为“出道即巅峰”,是否剥夺了青少年探索多元可能性的权利?从金赛纶到ILLIT,悲剧的反复揭示了韩娱行业的扭曲现象。

韩国娱乐产业的光鲜亮丽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关于童年和资本的惨烈较量。《UNDER15》可能会带来一阵短暂的流量热潮,但它揭开的伦理伤疤可不是“梦想”就能遮掩得了的。

当15岁出道变成常态,9岁小女孩的简历上竟然贴上了“练习生经验”的标签,我们不得不说:这可不仅仅是韩娱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娱乐行业的共同症结。也许,真正的“国际明星”,不应该是以牺牲童年为代价的。

1 阅读:94
评论列表
  • 2025-03-15 19:39

    韩娱的未成年小爱豆主要是得从小经历微调和对身材的严格药物控制才能批量生产俊男美女,不是所有爱豆都是裴珠泫林允儿金泰妍的。。。

星光八卦站

简介:带你领略娱乐圈的最新资讯,小旋风般席卷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