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到户县有个事儿,完事回家,顺路就到了甘河,到了甘河,带着朋友就要顺便看看遇仙桥。
因为我到过这里,自然就是导游。
结果我们在这里转悠时,一个过路的老汉看见了,就说我摇个电话,给你找个专家来。
果然,不几分钟,专家就来了。这个专家老汉晃晃悠悠的过来,说没有我给你们讲这个桥,你看也是看星星。
这口气比较大,我有些不服气。
老汉不管我咋想,领着我一会儿看这边一会儿看那边,忙活开了。
这老汉一开口,就把我镇住了:这座桥,是《西游记》的源头。
我开始还以为他说的是丘处机邱真人的《西游记》,结果老汉说,你说的是那本书我知道,是记载丘处机往西去的见闻,我说的就是唐僧取经的《西游记》。
连邱真人的《西游记》都知道,看来有说头。
先讲的就是“鳖咬龙胡子”。
龙是皇上的象征,这鳖却敢咬龙胡子,这是对皇权的反抗,这里隐藏着一段秘史。
一般人都认为元代对道教很友好,其实道教在元代曾受过两次打击,一次是在蒙哥时期,一次是著名的“至元焚经之祸”。
(以上有老汉说的,有我查资料的对应的,真不是捕风捉影)
在忽必烈时期,召开佛道辩论大会,佑佛抑道,在燕京筑焚经台,下令收缴焚毁道教经典。又命各地均筑焚经台,在全国范围内收缴道经和印板销毁,执行非常彻底,老百姓不敢匿藏。
“至元焚经之祸”是中国历史上道教最大的法难,道教典籍之后大多残缺不全,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大劫,永难弥补。(这个正史有记载)
对于道教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伤疤。
这个仇,肯定要报;明着不行,就暗着来。于是,在修缮这个遇仙桥的时候,就闹一些“幺蛾子”。
为什么是遇仙桥?因为这里是重阳祖师成道的地方,意义非凡。
于是乎,在雕刻这些龙的时候,就留下好多蹊跷的地方。
下来,这老汉说的我就记不太清了,关键信息点太多了。
比如有些地方龙的眼睛有残缺,有些地方脸上有残缺,有些地方头部有残缺,有些地方龙胡子有残缺,有些地方龙脖子有残缺。
——而且这些地方残缺大多对应的是两处,就是对道教不友好的两个皇帝泄愤。
老汉拉着我们一会儿往南,一会儿往北。老汉说这个雕像要对应着看,证明这是不是偶然情况,不是他臆想的
老汉讲述的很详细,虽然我心里有想法,但是却又不得不对老汉自圆其说的想法折服。在一些建筑上,雕刻一些东西,影射一些事情,这也确实是常见的事情。
说实话,没有这老汉的讲述,我还真是不知道元代曾经焚毁道经的事情。
所以,就有了“鳖咬龙胡子”的雕塑出现。
我问老汉:这和《西游记》有啥关系?
老汉就笑:大闹天宫么,就是对皇上的反抗。
最早的《西游记》版本和现在流行的是不一样的,是全真道教人物对皇上的反抗,但是要以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
只不过后来经过历代改编,《西游记》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看不出来原意。
(有关道教人物写《西游记》故事也不是捕风捉影,这是有一些说法的)
经过专家老汉解读,我真是佩服他研究的细致。
也只有这个老汉,有这个条件。他就住在旁边,没事儿就过来转转,过来看看。就发现这里这么多的蹊跷。
老汉说他都写了三十多万字的资料了!
我惦记着旁边出土的重阳真人石像,旁边老汉说门关着你看不到。忽然他想起来啥,拉着我们到旁边一个房子,指着一个屏幕说:这里能看。
奥,这里有摄像头。
不过这个角度看不出啥,这是明代出土的石像,据说是重阳真人和马玉孙不二两个徒弟。
从遇仙桥绕到广场后面,我到放石像的庙前拍个照片,也算是来过了。
一个老地方,需要有这样热心的老人,这样才有传承,就像鹰兔桥运渠店村的老汉一样。
有时候,我出去转,就喜欢听这样的土专家讲故事,和正史都是有些联系的。信不信由你,但是他的认真劲儿,还都不算是一般专家能做到的。
老汉讲完了,也不废话,和几个老汉就去下棋耍了。
希望这样的专家越来越多。
作者:云水终南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