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杜鲁门”号撞船,损失比预想得严重,美军遮遮掩掩还想捂

谦语谈书风 2025-02-18 14:30:56

2月13日,美国航母“杜鲁门”号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竟然被一艘普通商船撞出了大窟窿。

美军起初声称只是“轻微刮蹭”,但卫星图像显示情况远比想象的严重:两处舰体被撞得稀烂,舰艉出现明显裂缝。

要想修好航母,起码还得排两年的队。

这场闹剧不仅让美军颜面扫地,还暴露出其战备状态堪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起离奇事故?美军又在极力掩盖什么?

“杜鲁门”号撞船事故

2025年2月13日深夜,地中海上空乌云密布,海面波涛汹涌。

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正在埃及塞得港附近,以15节的速度向东航行。

当时,周围有数艘驱逐舰护航。

突然,雷达操作员发现一个异常信号正在快速接近。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声巨响就传遍了整个舰体。

原来,一艘名为贝西克塔斯-M的土耳其散货船与杜鲁门号发生了碰撞。

这艘长170米的商船竟然成功地闯入了美国海军最先进的防御系统,给这个海上堡垒来了个“亲密接触”。

起初,美军对外宣称这只是一起“轻微刮蹭”事件,强调没有人员伤亡,航母的核反应堆和推进系统也未受影响。

然而,随着更多信息的曝光,事故的严重程度远超美军的初步描述。

碰撞发生后,杜鲁门号右舷的3号升降机一侧受损严重。

钢板被撞得变形破裂,内部结构暴露在海风中。舰艉侧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凹陷和裂缝。

而贝西克塔斯-M号的船头则严重变形,船体出现多处破损。

美军对事故的轻描淡写引发了外界的质疑。

如此严重的碰撞事故,暴露出美军在海上情境感知方面存在重大漏洞。

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力量,美军竟然无法及时发现并避开一艘商船,这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这并非美军近期唯一的失误。

就在撞船事件发生前不久,美军接连发生了多起严重事故。

美军的“意外连连”

2025年1月29日晚上10点左右,一架美国陆军UH-60“黑鹰”直升机与一架CRJ-700客机在波托马克河上空相撞。

事故发生时,天气条件较差,能见度不佳,还伴有轻微的降雨。

目击者描述,他们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随后看到天空中出现一团巨大的火球。

两架飞机的残骸坠入波托马克河,激起巨大的水花。

事故造成直升机上的和客机上的乘客及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近年来美国本土发生的最严重的航空事故之一。

事故发生后,华盛顿特区立即启动了大规模搜救行动。

海岸警卫队、消防部门和警察部门迅速赶到现场,但由于夜间能见度低和河水湍急,搜救工作异常艰难。

直到第二天中午,搜救人员才找到大部分遇难者遗体和飞机残骸。

1月30日,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一场紧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这起事故的详情。

他透露,失事的黑鹰直升机隶属于美国陆军第12航空营B连,当时正在执行一项代号为“政府连续性”的高度机密演习。

参与演习的机组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当晚正在进行年度夜间飞行评估,却没想到发生悲剧。

2月12日,美国海军再次发生一起严重的飞行事故。

当天上午10点15分左右,一架隶属于第135电子攻击机中队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在加州南部圣迭戈湾附近海域坠毁。

事故发生时,一个电视台摄制组正在海边进行节目拍摄,意外目睹了整个坠机过程。

据他们描述,飞机突然失去控制,直接坠入海中。

随后,他们看到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并被附近的渔船及时救起。

海军方面迅速确认了这一事故,并表示两名飞行员获救后已被送往当地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和治疗。

目前,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大量油污漂浮在水面上,相关部门正在组织打捞飞机残骸的工作。

EA-18G“咆哮者”是美国海军基于F/A-18战斗机平台开发的专门用于电子战的改进型号,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此次事故无疑会对美国海军的电子战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美军的尴尬处境

杜鲁门号航母撞船后,美国海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及时修复这艘重要的战略资产。

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节省开支,海军关闭了费城海军造船厂。

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决定的长远影响。

如今,东海岸仅剩的两个可以维修核动力航母的干船坞都被占用:

诺福克海军造船厂的一号干船坞正在为“斯坦尼斯”号更换核燃料,这项精密工作预计还需18个月;

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11号干船坞则被“艾森豪威尔”号占据,进行为期四年的全面翻新。

这种局面让人不禁回想起二战时期美国造船业的辉煌。

当年,美国能在44天内建造一艘“自由”级货船,创造了“一天一艘”的神话。

而今,仅仅修理一艘航母就让海军陷入两难境地。

要知道,美国海军本来就在为航母数量发愁。按照他们的计划,起码要有11艘航母才能在全球耍威风。

可现实是,能用的航母常常凑不齐这个数。有的在大修,有的在训练,有的干脆就是缺零件。

如今“杜鲁门”号这一出,更是雪上加霜。

前不久,“尼米兹”号才刚退役,现在“杜鲁门”号又趴窝,美军在地中海的存在感顿时大打折扣。

“杜鲁门”号航母撞船后,美国海军的麻烦可不止修船这么简单。

这场闹剧像是揭开了潘多拉魔盒,一堆问题争先恐后地蹦了出来,让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焦头烂额。

说起来,“杜鲁门”号在航行时居然没开AIS信号。

虽说是为了躲避敌人的耳目,但在繁忙的新加坡海峡,这么做简直是在玩火。

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每天有上千艘各类船只穿梭,堪称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在这种地方关闭AIS,无异于闭着眼睛过马路,结果可想而知。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护航的小弟们也不给力。

“杜鲁门”号周围可是跟着一群号称“神盾”的驱逐舰和巡洋舰,装备着号称能探测到海鸥的SPY-1D相控阵雷达。

这些本该充当“杜鲁门”号眼睛和耳朵的战舰,愣是没发现靠近的商船。

这不禁让人怀疑,美军引以为傲的“网络中心战”,是不是只存在于PPT里。

这一撞不要紧,直接把美军的如意算盘打得稀碎。

原本“杜鲁门”号要在红海和地中海耀武扬威,震慑宵小。

现在好了,不仅计划泡汤,连美军的威风都被削了几分。

要知道,中东局势正处于火药桶上,伊朗和以色列剑拔弩张,胡塞武装还时不时往红海里扔几颗导弹。

美国这个时候掉链子,无疑会让海湾盟友们寝食难安。

在美国捉襟见肘的同时,对手可没闲着。

中国海军的新航母“福建”号刚下水不久,排水量直逼美国的“福特”级。

新型055大驱更是被誉为“航母杀手”,反舰导弹射程据说能达到1000公里,让美国海军颇为忌惮。

就连经济不景气的俄罗斯,也在死命维持其海上力量,特别是在潜艇领域仍保持着相当的优势。

这些变化无疑给了美国海上霸主地位当头一棒,提醒他们该好好照照镜子了。

无论如何,美国海军要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继续称王称霸,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而“杜鲁门”号的这次意外,或许会成为美国海军转型的一个转折点。

只是不知道,下一次我们再看到“杜鲁门”号的时候,它是会更加威风凛凛,还是依旧带着这次碰撞的尴尬印记。

结语

杜鲁门号航母的撞船事件,以及美军近期频繁发生的各类事故,无疑给这个曾经的“海上霸主”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出美国海军在训练、维护和战备方面的不足,更折射出美国海权可能正在悄然衰退的趋势。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美军的这一系列“表演”提供了宝贵的教训。那就是,无论军事实力多么强大,都不能忽视基本的训练和纪律。同时,如何平衡全球战略需求和有限的军事资源,也是各国军队面临的共同挑战。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网-2025.02.14-《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撞上5万吨货轮》

2.光明网-2025.02.17-《“杜鲁门”号航母被撞恐影响美海军全球部署,红海或出现短暂“航母空窗期”》

3.新华社-2025.02.13-《美国海军一架电子战飞机在加州坠毁》

4.人民日报-2025.02.02-《曝光,涉及美国“末日计划”》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