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我就想起了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的狗头军师博尔顿。
博尔顿是美国近年来最活跃的鹰派人物,自从被特朗普扶上国家安全顾问的位置上以后,猖狂至极,不是威胁对伊朗动武,就是威胁对委内瑞拉出兵,似乎完全不把特朗普放在眼里。
以至于在他当了一年的国安顾问之后,就被特朗普炒鱿鱼了。
博尔顿只是美国国安顾问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以他举例,就是为了说明美国国安顾问在美国国家政治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美国的国安顾问职位由来已久。
二战结束以后,1947年冷战开启,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法》,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总统决策国家安全事务以及国际战略事务的统筹协调参谋机构,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国家。
为了领导这个机构,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专门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岗位,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为头衔,指定专人来负责国安会的日常事务,后来这个名称也被外界称呼为“国家安全事务顾问”。
一开始,国家安全顾问还是秘书性质的角色 ,在美国权力架构中并没有一席之地,随着肯尼迪总统的上台,开始强化了国安顾问的地位。
因为国安顾问的人选一直都是由总统钦定自己最信赖的人,不需要得到国会参议院的同意,总统随时随地都可以任命。不像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内阁阁员的任免必须得到国会的认可,否则就不能上岗。
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内阁阁员的言行时刻受到国会的监督,甚至有权罢免阁员。
国安顾问就不同了,他虽然不属于总统领导的内阁阁员,却是直接听命于总统的内阁之外的人士,那么国会就无权对国安顾问做出任何干涉。
只有总统才有权对国安顾问的去留做出决定。
比如在特朗普总统执政时期,短短4年时间,就选了5位国安顾问,特朗普力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选。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通常会跟国安顾问建立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一些核心机密事务,一般都交给国安顾问来执行,而非是内阁三把手的国务卿。
毕竟国安顾问只对总统一人负责,安全性、可靠性更高。
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破冰,就是时任美国国安顾问基辛格的功劳。
尼克松总统一上任就任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班执行主任基辛格担任国安顾问,作为尼克松总统的核心幕僚。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美苏又处于争霸状态,尼克松有意借助中国来抗衡苏联。
在当时中美两国还处于敌对状态,不可能公开接触。于是尼克松就把探索中美接触的任务交给了基辛格,如果让尼克松的国务卿威廉·皮尔斯·罗杰斯去做这件事,肯定完不成,因为美国内阁阁员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格外关注。
最终,基辛格得益于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汉的帮助,成功实现了秘密访华,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某种程度上,关乎总统的一些不公开事务,交给国安顾问去做更合适,内阁阁员只是政府各专业部门管事的负责人,不可能分心做其他事。
换句话说,总统和内阁阁员属于公开的上下级工作关系,而总统和国安顾问相当于亲密的私人关系。
也正因如此,国安顾问的权威在总统的光环下一步步扩大,有时候风头以及受信任度还会盖过国务卿以及国防部长。
像尼克松总统时期的国安顾问基辛格、福特总统时期的国安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安顾问布热津斯基、小布什总统时期的国安顾问赖斯都是美国最有威望的国安顾问,也是地位高于国务卿的国家安全顾问。
以布热津斯基为例,他在卡特总统麾下,成为70年代末美国外交政策的实际操控者,卡特总统的国务卿塞鲁斯·万斯完全被布热津斯基压住了,根本无法撼动布热津斯基在卡特总统心中的地位。
所以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权力非常大,属于总统身边最核心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