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将我们国家140多家企业加入制裁名单之后,我们国家的多个行业也开始呼吁国内的企业,在购买美国芯片的时候要谨慎了。
曾经的我们对国外的芯片,依赖程度其实很高,但是如今的我们,对于美国的制裁却完全没那么焦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芯的逆袭
在2019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芯片进口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这个数量的钱,甚至超过了石油,这种高度依赖的局面,将中国科技产业置于危险的境地。
因为芯片可谓是高科技产业的大脑,在如今的世界上,没有芯片,在高科技产业方面,确实是备受掣肘,其中,华为的遭遇尤为典型。
尽管华为拥有全球最多的5G专利,但是因为美国的芯片制裁,在5G战场上被迫“缴械投降”,这事儿让咱们意识到“没芯儿可找”的严峻,也成了推动中国芯片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什么不足,那就在那个方面寻找出路,芯片自然也是如此,于是我们国家就加大了对芯片的投入,还扶持了不少的企业。
国内芯片公司看准了自主研发的必要性,纷纷加紧研发步伐,努力突破技术壁垒。
绝境逢生
对于芯片产业来说,2023年绝对是不一样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华为Mate60横空出世,当时这款手机在出世之后,引起了众多国家的注意。
一些相关的人员,还特地买了华为的mate60拆解,看华为的机型里边到底有什么,而这也标志着华为重返5G市场,也宣告中国打破了西方在5G芯片领域的封锁。
这事儿对咱们国内芯片行业来说是个大喜事,不仅给咱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科技的硬实力。
就在昨天,华为mate70开售,有很多人为了买一个mate70,使出了浑身解数,因为这款手机有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升级。
话题有点远了,咱再说回来,也就是从去年开始,中国芯片进口额开始,和往期相比减少了700亿美元,不仅如此,我们国家还进行了出口,且出口额度已经超九千亿。
这一组数据的强烈对比,清晰地展现了国产替代战略的成功,中国芯片制造企业在技术上也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的中芯国际发展稳健,已跻身全球代工厂第三位,为国内芯片产业打下了牢固的制造根基。
上海微电子在光刻机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自主研发了28纳米级别的光刻设备,从而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
此外,华为海思、长江存储、士兰微等一批优秀的中国芯片企业也迅速崛起,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7纳米工艺,这一工艺水平可以满足全球90%以上的芯片需求,这意味满足了这个技术条件,就可以极大地降低了对美国芯片的依赖。
从追赶到超越
从“缺芯少魂”的焦虑到全球最大芯片出口国,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是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积累的结果。
我国现在掌握了完整的芯片产业链,而咱们国家现在能自己造出大部分种类的芯片,只有极少数特别先进的芯片还得依赖进口。
咱们得明白,我国芯片产业和国外顶尖水平还有些差距,特别是在5纳米以下的制造工艺上,我们还需要努力赶超。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弃,就像我们曾经在原子弹、北斗卫星、“嫦娥奔月”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一样,技术封锁只会激发我们更大的斗志,促使我们更快地突破技术瓶颈。
我们相信,不久后中国芯片行业将完全独立自主,不再依赖他人,并在世界芯片舞台上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打造芯片产业的“护城河”
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突破,更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完善,除了华为、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一大批中小芯片企业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些企业各有所长,覆盖了芯片设计的各个领域,共同构筑了中国芯片产业的“护城河”,而产学研合作也日益密切,高校和科研机构不断涌现新的技术成果,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种相互促进的产业环境,让我国的芯片产业更有韧劲,更能抵御风险挑战。
即使面对外部的封锁和打压,中国芯片产业也能依靠自身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发展,回顾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外部压力反而成为了推动中国芯片产业进步的动力。
美国的制裁虽然让中国的芯片行业遇到了挑战,但也让我们更重视自研技术,加快了国产芯片的发展步伐。
然而,芯片战远未结束,美国可能会采取新的策略,例如加强与盟友的合作,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和设备,甚至可能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
所以我们还要大步走向国际,加入到全球的芯片产业链中,一起努力,让芯片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不过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并不意味着要与其他国家脱钩,而是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健康、稳定的全球芯片产业格局。
参考资料:
【1】海外网——《谨慎采购美国芯片!中国多个行业协会发声》2024.12.4。
【2】中国经济网——《华为Mate 70系列手机开售 多地门店大排长龙》2024.12.5。
【3】光明网——《美国加大芯片制裁之时,中国半导体出口破万亿》20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