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拉萨获得圆满成功。从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到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C919给出的时间是2小时8分钟。这个时间处于平均值范围之内。
目前最快的飞机也就是1小时50分钟,大部分飞机都在2小时左右。亦即1小时50分钟至2小时20分钟的区间内。但在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成功之前,这些飞机基本都是外国牌子。
尚且没有一架飞机可以做到飞越高原航线,现在国产大飞机横空出世并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这如何让人不感到欣喜、激动和兴奋?然而,我国第一架大型喷气客机总设计师。
同时也是运-10飞机总设计师的马凤山却看不到这一幕。原本马凤山是有机会看到这一幕的,但一切都源于一场误判,最终让马凤山生不逢时。即使成功设计出了运10也没有投入使用。
1980年9月26日,马凤山设计出的运10在上海北郊的大场机场进行试飞。这是一架有着4台喷气发动机,可以承载数百位乘客的大型客机。运10在起飞后经过了28分钟平稳运行。
最终获得了首次试飞胜利成功的圆满结果。当时的在场人员几乎都在热烈欢呼。原因无它,运10的成功意味着中国人马上就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国产大飞机,这样的意义实在太过非凡。
1981年2月12日,运10在北京南苑机场进行了飞行表演。运10在更多人面前频繁露面和不断展示着自己的雄姿,很多人都对乘坐运10满怀期待。包括当时的总设计师马凤山先生。
运10还引发了海外各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当时美国波音公司的副总裁更高度赞赏了运10:运10并非是某一波音客机的翻版,而是有着独特中国印记的飞机。是中国众多成果的集聚。
但我国却对运10的成功表现得非常冷淡。马凤山一度为这般巨大的反差表现感到异常不解:有了自己国家生产的大飞机难道是一件坏事?此时的马凤山还不知道,他“太过超前了”。
更为准确一点来说,马凤山受制于当时的客观经济条件。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财政并不富裕。如果要承担起航司业务,那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因为国家的信誉是不能够被败坏的。
但如果做了几年就被迫关停这种事情也是很容易发生的。一句话,当时的国家不敢考虑搞航空运输业。而且连国家都没钱,老百姓手里就更没有多少钱。是故,即使有人说要尽快放开。
但也无济于事。航空运输这个行业就注定了需要在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才能逐渐盈利。民航探路者王均瑶也只是在1991年的时候尝试包机搞运输。1980年距离1991年还有十年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航空运输业建立在经济活跃的基础之上。只要老百姓在不同地区间的业务往来渐趋频繁才有可能催生出这样的需求。快递运输业后来得到了极大发展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不过,让马凤山感到很是茫然的还有其他一些事情。比如国家对这样大的一个项目怎么没有长远考虑?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搞国产客机,怎么不早些叫停?为什么偏偏等到试飞成功呢?
但马凤山不知道的是,国家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那就是运10成本负担太大,与其在一开始就使用运10还不如先用国外便宜廉价的客机。国家采用的战略是步步走,即一步一个脚印。
不是说国家不相信他,也不感到自豪。而是要算一笔经济账。当时我国工业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一上来就搞自主生产于长远发展不利。搞国产大飞机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莫大利益。
可是要想赶上并且超越西方就很难了。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条件是对“蓝”知根知底,只有把西方的工业尤其是航空工业摸透了,才能考虑去开启自主化之路。否则就只能纯吃亏。
这一点可以用新能源电车取得迅猛发展来举例说明。可能有很多朋友并不知道,新能源电车这个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有科学家提出要搞了。给出的理由是在这里弯道超车。
西方国家在传统油车上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要想超越会很难。但我国还是决定先研究发展传统油车及其附属工业,最后再搞电车。事实证明,这一条路走对了。现在电车发展得很好。
因此1985年时,国家派出马凤山等一众工程技术人员赴美国麦道公司,参加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这是航空工业可行性研究的起步,也是关键一步。没有工业做支撑,航空业会走不远。
但这样一来就注定时间会很久,没有十几二十年无法完成。因而,马凤山在去世之前都没能看到国产大飞机满载着一众乘客翱翔在天上的情景。这个场景得到实现已经是三十年后。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马凤山算得上是抱憾而终。而我国在从决定要先发展航空工业伊始到国产大飞机C919出世这段时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国外的航空公司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国产大飞机上还有一些核心零件仍然是国外的,目前我国相关专家技术人员仍在攻坚克难;大飞机要想完全取代现在执飞的国外飞机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国外可以趁势提价加价。
比如在维修方面;零件更换方面等等。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我国当时的选择也不能算错。但从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是有一些误判的意味夹杂其中。因为早发展早翻身。
晚发展的话就要在很多地方让利。如今逝者已矣,马凤山如果能够看到国产大飞机C919飞在天上的一幕很可能也会欣喜不已。但我们也不会忘记他,他是当之无愧的客机设计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