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祖传的"欧洲人"优越感

乌克兰人的优越感不是现在才有的,得从一千年前的基辅罗斯说起。这地方九世纪就搞起了东斯拉夫文明,跟欧洲那帮国家打得火热。基辅城里那座金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照着拜占庭皇宫修的,连墙上的圣经故事画都是希腊风格。

西部城市利沃夫最典型,离波兰就五十公里,街上的咖啡厅比北京胡同里的公厕还多。老百姓张嘴闭嘴就是"我们欧洲人",其实兜里比脸都干净。2019年基辅大学做过调查,西部年轻人里83%觉得"欧洲是精神故乡",宁可去波兰洗盘子也不愿往东边看。二、 生活中处处膈应人

这种优越感渗透到骨子里就成了偏见。哈尔科夫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王明说过个真事:有次上课说到四大发明,乌克兰同学当场起哄说"中国人就会造鞭炮"。教授也不制止,反而补刀:"至少他们发明了火药,虽然现在只能用来放烟花。"

在利沃夫旅游更糟心。中国游客老李去年在网红咖啡馆点单,服务员故意用乌克兰语报价格,等他掏出欧元又说"我们只收格里夫纳"。等老李跑去换了钱回来,服务员又改口说"欧元也能收"——敢情就是成心折腾人。三、 谈生意就变脸

最典型的是马达西奇收购案。这家公司号称"动力沙皇",给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造发动机。2016年咱们带着2.5亿美元真金白银来谈合作,结果乌克兰议员在电视上阴阳怪气:"中国人想用买大白菜的钱买航空母舰?"

后来政府直接掀桌子,把中资企业告上国际法庭索赔45亿。基辅大学经济教授私下说过大实话:"他们宁可把技术带进棺材,也不愿让东方国家学走。"四、 合作项目当猴耍

2017年尼古拉耶夫港口扩建项目更气人。合同签了字,图纸都画好了,乌克兰突然毁约。对方律师在仲裁庭上大放厥词:"中国设备质量连黑海的风浪都扛不住。"结果现在这个港口的起重机还是苏联时期的老古董,三天两头罢工。

哈尔科夫拖拉机厂更绝,2018年卖给咱们的农机合格证上,生产日期写成"公元221年"。厂方还振振有词:"这是向你们两千年前的技术致敬。"五、 如今唱红脸为哪般?
今年瑞士和平峰会上,泽连斯基突然改口说"中国是和平使者"。明眼人都知道,这跟前几年乌军在亚速营训练时用五星红旗当靶子判若两人。基辅现在每月军费烧掉50亿美元,国库早就见底,这是闻着人民币的油墨香了。
不过要我说,这种刻在基因里的傲慢哪能说改就改?就像利沃夫那个老咖啡师说的:"欧洲再破也是老家,东方再富也是外人。"下次再去乌克兰谈生意,咱们可得长个心眼——别又被当冤大头耍了。
我坚决支持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欧洲人噢,怎么看得上人民币?所以我们走我们的阳关道,他们走他们的独木桥。乌克兰存不存在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不用觉得奇怪,国内很多它们的从子从孙,人家当然不会拿正眼看我们。
我的观点是,俄罗斯挺住,乌克兰加油。
只要是把大毛、二毛同时整死的方案,我坚决赞成。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所以活该有此下场
没毛病,支持乌克兰,把美国拖下水。
说服傲慢无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海军编队开过去实弹演习
所以嘛,他们活该被美国收拾
俄乌战争就不该停,想办法再拱拱火,最好让他们一直打下去
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太弱了
乌克兰是又蠢又坏。
还有港毒闹事,乌克兰派出街头暴动精英到香港指导港毒闹事
乌克兰活该被大俄揍
乌克兰美女到广东了都是高端货
我支持大毛打二毛,也支持二毛努力反抗,加油[得瑟]
欧洲都一个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