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首次看到电灯,脱口而出喊了2个字,现在已成年轻人的口头禅

哈雷啊 2023-03-14 10:55:41

公元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在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临终前慈禧太后还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不知道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时期实际掌权者,她的地位甚至比当朝的皇帝都要尊贵,大臣只知慈禧太后的命令而不知皇帝命,一个女子日日受万人朝拜,半生荣华富贵也算是极尽辉煌了。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太后虽然掌控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她的眼界却因闭关锁国等原因受到了了限制,以至于在接触西方新鲜事物时屡屡出“洋相”。

比如,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就大喊了两个不合时宜的字,结果成为了一个笑柄,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年轻人的口头禅。那么,这两个字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慈禧太后的发展人生

公元1835年慈禧太后出生在叶赫那拉家族,当时叶赫那拉氏虽然是没落的贵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可以给慈禧太后提供良好的教育以及晋升之姿。

咸丰二年慈禧太后17岁,那一年咸丰皇帝举行选秀,按照清朝的制度八旗女子必须参加,慈禧自然也不例外。不久幸运女神降临到了她的身上,慈禧被咸丰选中进入后宫,成为了受宠的兰贵人。

这一时期的慈禧太后地位并不高,直至咸丰六年才迎来人生的转折点,咸丰皇帝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但却一直没有子嗣传承血脉,而在当年慈禧生下了载淳,他是咸丰唯一的儿子。

很快慈禧被晋升为懿妃,后又被提拔为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之下。适逢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起义,搞得咸丰皇帝焦头烂额,于公元1861年在热河病逝。

临终前,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了8位顾命大臣,以及慈禧、慈安两位辅佐太后。不过,慈禧的野心极大,慈安太后也渴望权力,两人合计之下发动了辛酉政变。

趁着咸丰皇帝的灵柩回北京的空隙,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提前控制了朝纲,而后他们设计逮捕了八大臣,自此慈禧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了垂帘听政的时代。

此时的慈禧太后没有达到人生的巅峰,同治皇帝英年早逝,慈禧扶持自己的侄子光绪登基称帝。

事后不久慈安太后暴毙,慈禧又发动甲申易枢政变罢免了军机大臣奕訢,从此再也无人能够限制他的权力。

自古以来,权力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它总是和血腥和暴力联系在一起,除了更大的权力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去限制他,所以孟德斯鸠才会说“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很显然慈禧太后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凌驾于大清朝一切事物之上时,她开始享受生活、享受人生,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讲究排场与华丽。

清朝末年朝廷的财政收入本来就少,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赔款,国库可用的资金更是有限,然而这依然不影响慈禧太后的挥霍与奢靡人生。

慈禧太后的奢靡人生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修建颐和园慈禧不惜挪用军费,甚至还说什么“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1895年,日本在朝鲜战场击败了清军的水师,随后又开始进攻北洋海军的总基地。北洋水师在缺少军费、弹药的情况下不惜一战,奈何双方的后勤保障差距悬殊。

日军轻易攻入了北洋水师的总基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同一时期的慈禧太后在干什么?居然在紫禁城内度过自己的60大寿,耗费财力巨大。

若是把过大寿的资金用来补充北洋海军的弹药、武器,估计北洋水师也不会败得那么惨,甚至有可能击败来犯的侵略者,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甲午中日战争后大清朝赔款日本白银2亿两,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等,而这一次战争的失败影响的不只是主权问题,更有帝国注意力列强对大清朝的态度。

以往大清朝只是陆军屡屡战败,海军依然是列强眼中难以战胜了,可此战失败后伪装被戳穿,世界掀起了瓜分清朝的风潮,几年后八国联军开始侵华。

慈禧太后没有做任何的抵抗便带着光绪皇帝跑了,逃亡3个月后才重新回到北京,并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割让土地、赔款9.8亿两白银。

古人云“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大清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同时也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时也引进了西方诸多先进的思想与技术。

起初慈禧太后对这些东西是排斥的,但随着接触的时间长了、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便开始沉迷西方的小玩意,曾经让她害怕不已的帝国列强,如今居然产生了好感。

从无知到新知识的过渡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很容易就发生一些“尴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洋相”,慈禧太后就曾出现过这样一幕。

慈禧太后出洋相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很多西方有趣的东西进入大清朝的市场,比如留声机、照相机等。据悉,慈禧太后70岁大寿时官员就曾给她献上一个留声机。

她身边的女官裕德龄、裕容龄还教会了慈禧太后华尔兹舞蹈,从此之后慈禧太后的寝宫中经常会传出留声机的旋律,以及慈禧太后嬉笑的声音。

自此之后,慈禧太后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遗言,对很多西方超前的小玩意占尽先机,总是走在潮流的最前沿,生活也开始充满时尚性。

慈禧太后的晚年很喜欢照相,第一次见到照相机时她认为是夺人魂魄的东西,但在贴身女官的介绍下才懂得照相机的妙用,开始用它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

慈禧太后毕竟是封建礼教下的女子,再加上她当上位者习惯了,面容总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再加上,慈禧太后也是第一次有些紧张,面容、姿势总是怪怪的。

这样的状态根本就不适合照相,照出来的照片看上去也显得很呆板,后来宫女们想到了洋人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照相时大喊“茄子”,这样嘴角就会向上翘起,照片也会呈现一种微笑的状态。

慢慢地慈禧太后就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是照相就会喊两个字“茄子”,而人的习惯又会在相同的环境中下意识地表现出来,慈禧的“出洋相”就是这样来的。

早在1954年耐用的灯泡就被发明出来了,但因为清朝的发展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直至20世纪初才慢慢开始出现,即使如此能用得起的人也非常少。

慈禧作为大清朝权力的第一人自然不缺钱,国内出现什么新鲜玩意也是第一个尝试,灯泡进入紫禁城并被安装好后,慈禧便去观看一二。

然而当灯泡第一次亮起来时,慈禧居然大喊了“茄子”两个字,这让她身边的人感觉很好笑,但慈禧毕竟是当朝的太后,所以宫女、太监只能强忍住笑意。

为何慈禧会突然喊着两个字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最早期的相机没有现代成熟,拍照时会发出一阵白色的光芒,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也能看到。

同样的道理,早期的电力系统也不如现代稳定,灯泡稳定亮起来之前会先闪烁几下,慈禧太后误以为灯泡是照相机,结果就喊出来“茄子”这样两个字。

话说,现如今慈禧太后虽然去世了一百多年,但是她的故事依然在民间广泛流传,有的还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她嘴里念叨的“茄子”这两个字,更是成为了年轻人嘴里的常说“口头禅”。

每当年轻人用手机照相时,总会说上这两个字,以保证自己的面容是微笑的,照出来的照片也更加的自然美观,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一瞬间。

上述提到的女官裕容龄,她曾在慈禧太后身边侍奉了几年,那几年也是慈禧接触西方文化最频繁的时期,闹出了诸多有趣的笑话与故事。

后来,裕容龄虽然离开了紫禁城,但是她却把与慈禧太后一起生活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为《紫禁城两年》,里面记载了许许多多慈禧太后的尴尬瞬间,灯泡一事就在其中。

玩笑归玩笑、有趣归有趣,在这种有趣的故事背后依旧体现着慈禧的奢靡与无知,正是这种无知的执政方式使得中华大地与世界的发展严重脱轨。

正所谓“落后就会挨打”,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的老百姓才会被奴役了近百年之久,也难怪后人会说慈禧太后是罪人,她是大清朝的罪人,更是整个民族的罪人。

对于慈禧太后,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