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国制造2025”资金盘骗局,保护财产安全。

震哥有话说 2025-04-09 14:59:30

不法分子冒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名义实施金融诈骗。该骗局自2022年3月以投资平台形式出现,通过虚假宣传、伪造APP、收取认证费及传销式推广等手段,造成全国多起重大财产损失案件。诈骗团伙先后更名“中国智造2025”并开发新APP持续行骗,涉案金额累计超1.3亿元,河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受害者报案。

📝 主要诈骗特征

1. 伪造政府背书,承诺高额回报

诈骗团伙伪造政府背书,声称投资项目与国家战略相关,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

2. 虚构企业合作信息

通过虚构企业合作信息,制造项目真实性的假象,诱导投资者投入资金。

3. 要求向无关账户转账

要求投资者向商贸公司等无关账户转账,规避监管审查。

4. 实施分级返利机制

设置分级返利机制,鼓励投资者发展下线,扩大诈骗范围。

😢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显示,受害者单笔损失最高达19万元,最低3000余元,多数通过陌生电话或网络渠道接触骗局。

💡 防范要点

1. 警惕超常规收益项目

警惕任何承诺超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尤其是那些声称与国家战略相关的项目。

2. 核实投资平台资质

在投资前,务必核实投资平台的资质,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3. 拒绝发展下线式理财

拒绝任何要求发展下线的理财项目,这很可能是传销式诈骗。

4. 发现可疑行为立即举报

发现可疑收款账户或强制拉人头行为应立即终止交易并向监管部门举报。

🛡️ 保护个人信息,拒绝转账要求

警惕陌生信息,保护个人隐私及银行卡资料。勿信电话、短信中的投资邀约,拒绝转账要求并立即报警。

🚫 提醒:这不是理财,而是诈骗!

“中国制造2025”资金盘属诈骗行为,已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公众需提升防骗意识,识别陷阱,配合执法部门严打犯罪活动,共同维护金融安全与公民财产权益。

(本文基于多方调查撰写,已做脱敏处理。为保护隐私,部分信息采用化名。如有同名公司纯属巧合,具体事实以司法机关调查为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