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历史悠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的来源】
七夕节的起源与星宿崇拜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历史悠久,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并形成了完整而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将天空划分成许多区域,与地上的区域相对应,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在《春秋命历序》《汉书》《说文》等书中都有关于牛郎星的记载,《开元占经》卷 61 引用石氏的话说:“牵牛星诞生于列泽之邑,主管越国。”由此可见,牛郎星最初的含义是用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
时代在变,织女星也变成了神话里的女神,人们叫她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她是织云彩、纺丝线的,还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初七是她的生日,所以古代人在这一天会举办各种活动来祭拜她,这就是七夕节的前身。
后来,七夕这个节日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所以被视为中国最浪漫的传统节日。如今,它在中国更是被赋予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的历史演变】
汉代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得各种风俗相互融合,为传统节日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汉代,许多传统节日才开始普及,七夕节也是如此。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中写道:“汉朝女子常在七月初七这天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大家都这么做”。
姐妹们,你们知道吗?早在汉代,咱们中国古代的妇女就开始过七夕节啦!不过,那时候的七夕节跟现在的情人节可不一样,它可是咱们女子的专属节日呢!
南朝梁时,《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初七这天,牛郎织女会在天上相聚。到了晚上,妇女们会在庭院中摆上几案,放上酒肉瓜果,穿针引线,并把丝线穿过七孔针,如果能顺利穿过,就代表乞到了巧。还有一种“撇子网瓜”的游戏,如果网住了瓜上的蜘蛛,就被认为是得到了好的兆头。
南北朝时,南方七夕节仪式复杂,有拜祭牵牛织女双星、月下穿针、摆瓜果、看蜘蛛网等习俗。到了唐代,宫中出现了“乞巧楼”,嫔妃、女子会在这天晚上通过穿针来乞巧。
唐代《岁华纪丽》卷三最早引用汉代应劭《风俗通》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记载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宋代出现了七夕节这个词,而且这个节日的氛围也最浓厚。在宋代,七夕节被定为法定假日,乞巧习俗非常盛大,甚至在京城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市场,叫做乞巧市,里面专卖乞巧的物品。
宋代罗烨、金盈的《醉翁谈录》中记载:“每年七夕,潘楼前都有很多人买卖乞巧物品。从七月一日开始,车马就开始拥堵,到七夕前三日,车马都无法通行,相继堵塞,无法出去,直到晚上才散去。”
在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月初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临近七夕,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七夕是古人喜欢的节日之一。古代七夕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天靓女会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所以又称“女儿节”。这是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会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盛会中的副产品。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七夕节了,这个节日都快变成中国的情人节了。
【特色食物】
在古代中国,节日和吃是分不开的。比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每到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与之对应的特色美食。七夕节也不例外。
七夕节有个名字叫“乞巧节”,所以这天的食物和“巧”字都有点关系。
在七夕节,巧果是应节食品,其中最出名的是“乞巧果子”。它款式多样,不仅是传统祭品,还是一道美食。七夕晚上,人们会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一起品尝,聊天赏月,共度佳节。
巧果的原料丰富多样,包括油、面、糖和蜜等。制作巧果时,人们还会巧妙地利用瓜果,进行雕刻或浮雕,创作出奇花异鸟和各种精美的图案。
除了巧果,不同地区的女子在这一天还会吃酥糖和巧巧饭,这是她们的习俗,这些特色食物承载着对她们的美好祝福和对新的一年的殷切期盼。
【七夕风俗】
古代七夕的风俗和如今的七夕相比,那可真是丰富多样,热闹非凡。
在江苏宜兴,有个七夕香桥会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搭建香桥。香桥是用粗长的裹头香(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半米左右,桥的两边还有栏杆,用五色线扎成花装饰。到了晚上,人们会祭祀双星,祈求幸福和吉祥,然后把香桥烧掉,象征着双星已经走过香桥,幸福地相聚了。这个香桥的习俗是从牛郎织女的鹊桥传说演变而来的。
在广东、福建等地,人们会在这一天拜祭“七姐”。他们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上香案,上面摆满了鲜花、水果、胭脂粉、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物品,然后遥祭牛郎织女,以此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七夕的习俗可不只有穿针乞巧,还有斗巧、拜魁星、为牛庆生、乞求姻缘等,热闹程度堪比春节。
如今,时代变了,七夕节的好多习俗都不常见了,这个节的内涵也和以前不大一样了,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始终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