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咨询:合肥学院什么时候升格为合肥大学?蚌埠医学院什么时候升格为蚌埠医科大学?
现在终于正式官宣了,教育部官网近日发布了“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其中“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均在列。不出意外,安徽将“新增”2所大学。
1)
许多高校都在为“更名大学”做着准备,但这个过程很艰辛。合肥学院和蚌埠医学院也是如此,合肥学院早在七年前就公开表示“正在积极申请改名合肥大学”,而今走到了这一步,算是基本实现目标了;蚌埠医学院也在好几年前就积极准备,该校主要领导于2018年建校60周年之际,还专门赴京拜访了院士级别的校友,就更名大学、审核评估、学科建设和教学成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工作汇报。
客观而言,合肥学院和蚌埠医学院升格为大学,是众望所归。
合肥学院是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被誉为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的“排头兵”。该校在2018年就整体进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
蚌埠医学院是国家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临床医学“5+3”改革试点高校,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在人才培养方面,蚌埠医学院位于同级学校“上等水平”。该校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近8%。
2)
为什么高校热衷更名为大学?因为从学院变成大学,改变的不仅仅是校名,各方都会从中受益。
首先受益的是学校这个单位,因为升格为大学,学校在圈内的地位上升了,获得的资源变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都比较好开展了;其次受益的是学校里的教师,升格为大学后,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的机会多了,并且更容易申请得到较高等次的项目和课题,他们的事业发展之路会变得更广阔;第三受益的是学生,高考考上的是“学院”,毕业了却能拿到“大学”的本科证,这简直是捡个了大便宜。
另外,由于成功升格为大学,学校在本省以及外省的录取线都可能会上升,生源质量会比之前更好。在好生源的加持下,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会再上一个台阶。
3)
几家欢喜几家忧,与这些成功升格为大学的少数高校相比,那些在寻求升格为大学的过程中频频遇挫的高校,则是愁上加愁啊。它们不得不根据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反馈信息,一点点改进,一步步完善。至于什么时候能符合要求,拿到进入“大学”队伍的入场券,谁也不知道。
当然,更多的高校还处在规划更名阶段。以安徽地区为例,至少有五所学院明确提出了更名为大学的计划。
“皖南医学院更名为皖南医科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更名大学”均列入了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支持黄山学院升格为黄山大学”和“支持宿州学院创建宿州大学”,分别被列入黄山市“十四五”规划和宿州市“十四五”规划。
滁州学院的更名工作同样得到了滁州市的大力支持,滁州市在2020年与该校签订了“支持滁州学院创建滁州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可见,地方院校的更名,基本都要得到了地方的支持。如果地方在高校更名上给予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倾斜,更名工作就会顺利很多,否则更名之路就是困难重重,几乎可以提前宣布失败。
其实,地方投入资源支持院校更名,就相当于“风险投资”,一旦院校顺利更名,对地方发展就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一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本地工作;第二可以为本地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更优质的高校毕业生。
话说回来,更名只是高校“成长”的一种方式,更名之后应该要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只有让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秀”,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认可。
今日话题:你是哪所高校毕业的?你就读的高校近些年更名了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只是更名而已,何来新增2所大学?逻辑性极差,真是可笑。
蚌医要是合医,估计早几年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