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100天,事关中俄的两件大事,他已全部搞砸,难以收场

袁周世界 2025-04-25 16:39:38

距离特朗普重返白宫已过去100天。这场被寄予厚望的"百日新政"正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走向崩塌,他上任前信誓旦旦要办好的两件大事,如今看来已被他搞砸,第一件是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结果是关税战不仅没有让中国屈服,反而让美国经济陷入"自残式休克";第二件事是劝和俄乌冲突,他此前声称上任24小时内就能结束俄乌冲突,如今看来,特朗普100多天的努力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成效,已沦为大国博弈的笑柄,所有利益关联方都被弄的很不愉快。

回顾这100多天的执政期,特朗普首先是对外发动贸易战。中国商务部次日即启动系列反制措施。俄亥俄州农场主站在堆积如山的大豆前愁眉不展:"中国买家已经三个月没下单了,仓库租金都快付不起。"而在硅谷,苹果公司CEO正与供应链团队紧急磋商——中国生产的苹果组件占比高达67%,关税飙升将导致单机成本增加300美元。更致命的是,美国国债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创2007年以来新高。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罕见"服软":"我可能会大幅降低对华关税。"

这句话背后是残酷现实——美国三大零售巨头联名上书,警告高关税将导致80万零售业岗位流失;军工企业因稀土断供,F-35战斗机生产线面临停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特朗普输掉了贸易战,因为他不懂贸易的本质是相互依赖。"

当关税战陷入泥潭时,特朗普在另一个“战场”上也陷入困境。这位商人总统自信能用"交易艺术"终结俄乌战争,却在第一个回合就碰得头破血流。4月23日,副总统万斯在印度发出"最后通牒":"俄乌必须接受领土交换,否则美国退出调停。"这一表态被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斥为"新殖民主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在社交媒体上怒怼:"克里米亚永远是乌克兰的!"特朗普的调停方案暴露了美式霸权的深层矛盾。根据《纽约时报》获得的秘密文件,美方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控制,作为交换,美国将解除对俄制裁。这种"以土地换和平"的交易,本质是将乌克兰主权当作大国博弈的筹码。

更令人寒心的是,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威胁泽连斯基:"再战三年,乌克兰将亡国。"这种赤裸裸的胁迫,彻底撕下了美国"自由卫士"的伪装。调停失败的根源在于战略误判。特朗普团队错误地认为,俄乌双方都急于结束战争,却忽视了民族主义的强大力量。在基辅,街头抗议者焚烧美国国旗,高呼"宁要尊严不要投降";在莫斯科,普京签署法令加速军工生产,T-90M坦克生产线昼夜轰鸣。

更致命的是,美国的"公平调停者"形象早已破产——从2018年承认克里米亚现状到2024年削减对乌军援,美国的反复无常让冲突双方都失去信任。经济领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加速了全球产业链"去美国化"——越南纺织业承接了30%的中国订单转移,墨西哥成为新能源汽车投资新热土。在安全领域,北约内部裂痕扩大:法国拒绝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德国宣布将国防预算提高至GDP的2%。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特朗普威胁"退出调停"时,土耳其和匈牙利正悄悄与俄罗斯谈判粮食出口协议。特朗普的百日执政,恰似一场荒诞剧的高潮。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这位宣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总统,正在亲手为单极霸权敲响丧钟。

0 阅读:27

袁周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