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南龙湖,亏本卖掉远郊的普通人

米宅 2023-12-20 10:21:42

群里又开始对骂起来,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家的暴跳和愤慨,曹姐什么都没说,默默点开了那张早已经被争吵后置顶上去的二手房网站的截图。

好嘛,小区的成交价又创新低了,88㎡51万成交,这意味着,没卖出房的业主又要割肉了。这个二手房群建立初心是为了统一军心,守住小区的房价,谁知成了卖家的刑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登上审判台,接受大众的口诛笔伐,渐渐的群里的动静越来越弱了,问了几个要卖房的邻居,一致认为价格太离谱,卖房计划打算暂时搁置。而没过多久,再去看他们所挂的房源,发现已经降价卖出去了,只有曹姐还在傻乎乎的在遵守契约。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

1

曹姐有两套房子,一套在南龙湖,一套在滨河,且皆是88㎡的小户型,在今年年初都被她挂了出去。22年年底解封后的裁员潮,曹姐没躲过,今年找了一段时间工作皆不如意,深思熟虑后决定离开郑州,带着孩子去跟在南方工作的老公汇合,结束长达近八年的两地分居生活。临走前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把郑州的两套房子都挂了出去,打定主意不回来了。最开始挂出去的时候,曹姐积极性还是很足的,每天中午雷打不动的在二手房app上翻阅自家小区和周边小区的二手房成交价,慢慢的开始蔓延到了整个片区的二手房市场,聊天的时候调侃自己都可以去当中介了。从年初看到了年尾,价格蹭蹭往下掉,越看越令人心寒。以至于现在曹姐听到有关楼市无论好坏都头皮发麻,对她来说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第一套房子,也就是南龙湖的房子,是他们结婚时的婚房,刚需买房子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只是单纯想在城市里面安个家,没想到老老实实耕耘的黄牛,会成为那颗韭菜。

当时已经受社会毒打两年了,也明白一个道理,做事最紧要的是量力而行,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太高的目标再眼红也不能伸手,勉强够着了,也是自己吃苦头。所以在2016年房价飞速上涨时,对比了多个楼盘,在能力范围之内入手了这套房子,当年楼市的火热程度让她现在都记忆尤深,但潮水退去后,每个人都在裸泳。刚开始挂出去的时候她还是有十足把握的,当年也算是花费了不少心血,斥巨资精装修,房屋整体视觉体验感98%,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没想着赚钱,只要别赔的太离谱就可以,但现实总是让人大跌眼镜。小区的挂牌价从年初最开始68万已经下降到了55万,仅仅大半年掉了13万,而61万,是他们当年的购入价,有些简装的88㎡户型,价格甚至更低......以至于每次她看到中介来电,总要在短短三秒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下短暂的心理建设,一是来应付中介的砍价大刀,二是再次做好准备,下调自己的预期,熟能生巧这个词用在回复中介的砍价上多少听着是有些讽刺。最低59万,低于这个价格没得谈,曹姐终于交出了自己心理所能承受的底价,但这远不是市场的底价。中介也很无奈,每次除了重复说着现在房子不好卖,一边暗戳戳的表示差不多就行了,再拖下去只怕会降价更严重。而曹姐却还在坚持,只因这是当年买下后重金打造的,装修以及每件家具的选择,都倾注了她和老公的心血,实在有些舍不得。最终经过长达一个月的5轮极限拉扯后,以曹姐的耐力不够KO出局,做出妥协,88㎡56万,并且答应家电家具全送。曹姐常嘘一口气,以为一件大事终于要落地了。但是最近有关房子的故事好像总不想仓促定下结局。准备签合同交定金的前一天,买家后悔了,理由是想再看看,到嘴的鸭子,飞了,曹姐十分火大且不理解,拉着中介软磨硬泡半天,原来是买家在同一个小区发现新挂出了一个更便宜的房源……已经到年底了,新房的各种政策层出不穷,他们小区的二手房价格优势越来越低了,卖房计划只能暂时搁浅了,来年等待它的有缘人……文章发出去之前,曹姐突然跟我,最终割肉卖了出去,54万……,也算是为跌宕起伏的卖房之旅画上了句号。

2

曹姐另一套在滨河的房子,卖出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顺利。买这套房子的原因也比较简单,想要离工作地近一些。二号城郊线的四季风光,从她入住南龙湖那天已经看了五年,每天工作通勤往返时间需要两个多小时,遇上恶劣天气,甚至连地铁都坐不了。

有孩子后,时间就更难把控,迟到已经成了常态,每次迟到,都要在群里弱弱的问一句,领导来了吗,遇到严查考勤的时候,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都不一定可以准时到达,让她有些精疲力竭。便萌生换一套离公司近一些的想法,经过严密的考量和近两个月的调盘后,因临着东区,假离婚后又买了一套。加上那时候滨河国际新城被炒的火热,想着作为投资也可以,最终决定上车滨河,17、18年的滨河,地王丛生,市场火热,咬了咬牙,高位上了车。21年交房,房子刚刚装好,裁员潮便来了,整个部门都在这场裁员风波中被砍掉,而赔偿因为公司早有预判,也少得可怜。想着走的干干净净,索性也挂了出去。结果也是一等再等,从最初的挂牌价145万,调了四次价后,上个月终于把滨河的房子卖出了,同样的88㎡,成交价133万,还了5年房贷+2年多物业费,一天没住的装修,现在他已经不想算自己亏了多少了……,能卸掉重重的盔甲,总归是好的。

3

而有些人还在苦苦挣扎。2018年,小李32岁生日这天买下了人生的第一套房,想着就算以后不结婚,最起码还有一个窝。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上车了南龙湖的一套三居室,买的时候是一时冲动,买了之后是无尽的后悔。买房一时爽,爽完火葬场。房子在南龙湖,工作却在北三环,从南到北,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长时间的通勤,消耗了她所有对生活热情,只住了不到三个月,毅然决然的搬离了那里,在工作地附近1350元租住了一个小公寓。2018年,郑州的楼市还比较火,身边的朋友都在劝他趁行情还好,赶快卖掉,而他犹豫来犹豫去,最终没舍得人生的第一个窝,而是转头租了出去,1350元一个月,而每月的房贷3200元,租不抵贷,让人无奈。今年醒悟过来准备卖掉,但是价格低到让人瑟瑟发抖,已经挂出去了半年,如今还没遇到合适的买家,只能坐等来年。价格跌破买入价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买房多年,迟迟不交房,投入了全部却付诸东流才是最让人窝火的。小李的前同事张伟便是这样。按照购房合同上签的日期,早就该交房了,直到现在,小区有些楼甚至都没有封顶。房贷还了多年,房子什么时候能入住还是未知数。张伟除了南龙湖这个烂尾房,至今再也没买,原本准备结婚的女朋友也吹了,而他当初购房的愿望仅仅是想和爱的人有个家而已,但最终梦想破灭。这么多年也攒了不少钱,但仅仅是攥在了手里,他觉得当下只有钱在自己手里才是安全的,再也不相信任何人画的饼了,信任感一旦丧失,便很难建立,这也是不少曾经想要买房或者已经买过还未交房的人的现实写照。这样一比较,好像卖不出去也不是最早糟心的,至少房子还在。

4

近两年,房价腰斩的新闻频上热搜,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或是投资客,都被这波寒潮波及,无一幸免,也不少人在讨论,房子还是必需品吗?其实没什么定论,因人而异,这得根据个人需求和价值判断来做决定。房子可以是保障,也可能是无形间巨大的压力,就像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其中有一集讲的:

“买套房,就像给人生穿上了一套盔甲。有时候觉得这个盔甲好沉啊,会让人走得很慢,很重,但穿上盔甲的人生,会拥有分量感,这比漂着强。”

而目之所及,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并没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和投资的远见。我们能做的和追求的,就是为了这一点分量感和安全感,而拼尽全力的勇气和力量。而那个时候一套房被赋予的意义,多是普通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是为了让人生有一点点光亮而付出的最大努力而已,无论未来如何,都值得为当初的自己点赞。

1 阅读: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