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情局官员称:美应学习中国外交政策,对华遏制是一场巨大失败

良生侃国际 2023-03-22 09:56:07

拜登上任以来,非但没有放弃川普时期对中国的所谓“极限施压”策略,甚至变本加厉,不断拉帮结伙,搞小圈子,意图在世界范围内构建针对中国的包围圈,从经济、军事、科技等多方面扼杀中国的崛起之路。

美英澳成立的AUKUS目标直指中国

但是,两年时间转眼间过去,美国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无力,甚至显得势单力薄,因为许多国家竟然不愿意配合其针对中国的围堵政策,其中甚至包括他们原来以为的“自己人”,包括新加坡、新西兰、韩国、巴西等等。

这些国家都刻意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种中立不选边的态度在东南亚地区最为特别明显。

李显龙访问美国时,直接对拜登说:“作为一个小国家,我们力求和所有的国家,不论大小,维持良好关系。我们不能选边站,而是根据一直秉持的原则和长期的国家利益,规则自己的前程。”

新西兰前元首阿德恩,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多次被记者逼问:将中国视为“盟友还是对手”,对此阿德恩表示,新西兰不会“用笼统措辞来确定与任何国家的关系”,并且新西兰不会被卷入美中的对立,新中关系“成熟”,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争端和分歧。

对此,美国部分外交学者也开始反思,并且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美国应该吸取的经验。

梅尔文·A·古德曼是美国国际政策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曾经还是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师,3月21日,其发表题为“中国的外交政策:美国的教训”的文章,分析了为何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

梅尔文·古德曼,美国国际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前中央情报局分析师

文章称,在中国斡旋下,伊朗和沙特恢复外交关系,应该给美国敲响警钟,特别是布林肯领导的外交部门,因为这件事成功暴露了美国的政策缺陷:依靠武力在国际关系中取得成果现已不再有效。

作者引用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中国不仅将它作为经济改革的实用主义政策,并且也含蓄的将这理念运用到了国家关系之中,因此中国与大多数国家都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即使其中有些是中国的对手。

2022年,中美贸易额创纪录地达到6906亿美元,同比增长5.2%

而美国恰恰相反,出于意识形态理由,愚蠢的依赖于不承认政策。苏联在成立后16年之后才与美国建交;中国在成立30年后才与美国建交,而事实上,与这两个国家建交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苏联对于赢得二战至关重要,而与中国的建交平衡了与苏联的关系,加强了欧洲的稳定,获得以及两项重要的军备控制协议:SALT和反弹道导弹条约。

1972年5月26日,尼克松和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署了 SALT 协议

文章认为,美国在70年代这种务实的外交风格为美国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

反观现在,美国与最重要的两个对手——伊朗和北韩——都没有外交关系,尽管这两个国家并没有拒绝与美国对话,但是美国过度依靠军事力量来践行其外交政策,导致了彻底的失败。

伊核问题会谈

与美国相反,中国依靠海外基础建设等经济关系,在东南亚、非洲、南美和加勒比地区拥有了重要的影响力。作者称:“我最近从哥斯达黎加回来,在那里我乘坐了艾森豪威尔在1950年代修建的泛美公路;然而,今天是中国负责改造哥斯达黎加的公路系统”。

尽管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尽全力在世界范围内围堵中国的海外项目,但是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西方主流媒体和美国一起玩“指责游戏”,将中国的政策抹黑为“债务陷阱”,危言耸听地预言在贫穷国家无力偿还贷款后,将“被中国控制”。

中国海外建设项目

可是经济数据显示却正好相反,以斯里兰卡为例,其80%的外债是欠世界银行和华尔街多边机构的,中国仅占其外债总额的10%,可见西方媒体完全是在撒谎。

西方媒体很少提起中国在海外基础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而是集中于夸大其负面影响,但是舆论宣传无法掩盖中国在现实中的成功。

2000年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仅有290亿美元。而到了202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便达到670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与东盟贸易额的两倍,并且东盟完全无视美国的压力,目前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的中国基建项目就达到50个之多。

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

另外,在川普时期,美国愚蠢地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现改名为CPTPP),也加速了美国在东南亚影响力的下降。

中国现在不但能够有能力促成沙特与伊朗的和解,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贸易也在高速成长,目前已经中国已经取代了欧洲,成为海合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事实上,中国与海合会贸易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总和。

海合会六国,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

文章还提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去年的美国——东盟峰会上,拜登高调宣布,向东盟提供1.5亿美元的援助基金,用于协助东盟国家基础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而这个数字与中国在东南亚的基建贷款数额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作者提醒:“所有人都应该注意到,中国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取得的成功,北京在非洲以及我们自己的后院、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复制了这种成功,拜登需要认识到,过去十年来我们一直追求的对中国的遏制是一场巨大的失败。”

而在东亚,自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该地区45年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的冲突,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威胁,甚至有助于国际安全,而美国无论如何也无法“遏制”中国。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得出,作者对于美国的极度失望,以及对于中国利用经济政策加强与全世界合作的正面看法,甚至认为中国的这种经济政策,不但对美国不是威胁,甚至是一件好事,而美国以武力作为核心的外交政策已经完全失效,甚至会适得其反。

不过,理性的声音多半不融于美国国内的激进势力,无论是白宫还是国会,都已经没有他们存在的空间,因此中国必须做好与美国长期“激烈竞争”的准备,只有大力发展自身,从经济、军事、科技上占据有利地位,才能真正让美国人清醒过来,也只有基于实力的声音才能被美国人听到并且认同,以理服人做不到,便只能“以力服人”。

1 阅读:45

良生侃国际

简介:每日国际新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