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沫,对于大众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很多食物在煮的时候会产生泡沫。煮肉的时候会产生泡沫,做荷包蛋的时候会产生泡沫,煮粥的时候也要产生泡沫,甚至就连我们在冲泡茶叶的时候也会产生泡沫。对于食物产生的这些泡沫,众说纷纭,是保留还是去掉,是精华还是糟粕?

炖肉或炖骨头的时候,首先要焯水,而在焯水的时候会产生比较多的泡沫。这些泡沫往往会带有一些血色,原因在于肉中许多血管残留的一些血液会跑到汤里也就导致泡沫中带有血色。
肉类食物在焯水时产生的泡沫,味道有点难闻,这些肉沫就要抛弃。而肉类食物在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味道就变得比较鲜美,这与肉类食物中含有的氨基酸有着重要的关系。游离氨基酸跑到了肉汤中,起到了呈鲜的作用,这些泡沫就可以保留。

在制作豆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与豆浆所含有的皂苷有着重要的关系。可能老百姓都听说过喝没有煮熟的豆浆会导致身体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发生,罪魁祸首其实不是皂苷,而是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豆浆必须要煮熟之后才能喝,主要是为了破坏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

皂苷并不是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有毒物质,皂苷也并非是豆浆所特有的物质,皂苷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是天然的洗涤剂。古人用皂角来洗衣服,就是利用这一特性。皂苷有一定的苦味和辛辣味,并不招人喜欢。经过充分加热把它们破坏掉,会改善豆浆的风味,这才是煮熟豆浆的意义。

在煮粥的时候,一不小心可能会出现沸锅的情况,这与煮粥食材所含有的蛋白质有着重要的关系。食材中的蛋白质,会有一部分溶解到粥里。这些蛋白质溶到水中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粥里就产生了泡沫,这些泡沫就可以保留下来。

煮粥的食材不同,产生泡沫的量也有所区别。淀粉含量高的食材,所产生的泡沫会更多一些,比如小米粥。小米粥含有一定量的淀粉,经过熬煮后一部分淀粉会溶解到粥里,粥会变得更加浓稠,同时也会产生一部分泡沫。煮粥产生的泡沫,完全可以保留。

冲泡茶叶的时候,茶汤表面会有一层泡沫,有人可能认为是茶叶中所含有的农药残留引起来的。对于泡茶时产生的这种泡沫,早在晋代杜育所著的《荈赋》里就有描述“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说的就是茶汤中的泡沫。这种泡沫是泡茶时的正常现象,产生泡沫的物质叫做“茶皂素”。
茶皂素,其实也是皂苷的一种,会抑制脂肪的吸收,可用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等功效。如此看来,泡茶产生的泡沫也算是茶叶中的精华,这些泡沫就需要保留。

水果和蔬菜的吃法有很多,做成果蔬菜也是众多吃法中的一种。尤其是女性更喜欢自己动手给家人做上一杯果蔬汁,只不过蔬果在做成果蔬汁的时候,会在表面漂浮一层泡沫,这些泡沫的主要成分是植物中的皂苷等表面活性剂。

皂苷也不是对于人体有害的物质,也算是果蔬汁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只不过多多少少会影响果蔬汁的口感。如果您想要果蔬汁更好的口感,就可以选择倒掉果蔬汁表面的泡沫。如果对于果蔬汁的口感要求不是太严格,就可以保留果蔬汁表面的泡沫。

食物所产生的泡沫,并非都是对于人体有害的物质。了解其本质,才能理性对待这些泡沫。科学饮食,更为重要!
本文首发于数字北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