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中文大学首期结束的最后一份作业,是当时业内一位很有为也很年轻的创意人布置的。下课前,他把七个题目投在屏幕上,叫我们自己选一个去答。那是刚刚过去的法国通识教育考试的题目,卷子上有几个基本却不普通的哲学问题,比如,我们是否必须寻求真相,是否所有的信仰都与理性相悖,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加自由,等等。其中一个问题,间我们通过工作究竟会获得什么。可能因为这个问题比较贴近生活,也可能因为临近毕业大家对这个问题颇有感触,总之最后选答这个问题的同学是最多的。
答案多种多样,有些人回答说,工作是为了赚钱,当然,这是最实际的。也有些人回答说,工作是为了获得满足感,或者实现人生价值。还有人回答说,工作是为了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回答什么其实都无关对错。只是思考了这么多,也说了这么多,我却有个直观的感受,就是感觉答案里工作带来的收获都离我很远。又或者说,我在怀疑,能够获得这些的,真的是我手头正在做着的事情么?
评讲完我们的答案,是这一节课的问答环节。我们提前可以把想间的任何问题发邮件给老师,然后再由他回答。其中一个同学间得很心酸也很真诚,他说:“老师,我们知道广告行业又累薪酬又低,那我们如何还能找到理由留在这里?”我感觉他的质疑来得实在,至少“获得成就感”这样的言论是无法蒙混过关的。其实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在同学之间,在公司的同事之间,我都曾听到过这样的疑惑,甚至连我自己最初在学校毕业时,也曾间过老师:现实如此,怎么还能留下来?我们的疑惑很真诚,他们答得却很敷衍。他们闪烁其词地回答我们:是因为热爱,你热爱,所以就能坚持了。
可是热爱这东西,就如同荷尔蒙,燃烧起来能够让你忘乎所以,放弃一切也要得到,可是时间一过,冷却下来,你看到的便是现实的疮痰。有热爱,当然好,但是仅凭热爱,是无法抵御时间的恶意的。就好比婚姻里的七年之痒,时光漫长,拿琐碎折磨你,消磨你的热情,把最初多彩的每一天都渐渐剥去颜色直到黑白。一定是有什么的吧,除了热爱之外,能够随着时间也不曾改变的东西。就好比老师在讲稿上的几个字:对的人。这当然不是在说找对象,可实际上,找到一个契合你的团队环境,就像在即使有《非诚勿扰》的年代里找到真爱一样困难。
知遇之恩是不能言谢的,因为这根本不是“谢谢”二字所能承受的价值。能够遇上一个知你的才华、懂你的潜力并且敢于在你身上押宝的人,根本就是极其不易,更何况这个人还要是你的上司。所以比起金钱的关系,长期留在一份工作里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认可。认可你的才华,认可你的付出,让你觉得你即使把生活的全部都献出来也值得。我们一次次地跳槽,一次次地垒高自己的头衔,一次次地努力在自己的工资数后面加零,不过就是想获得对存在于那段时期里那个自己的认可。所以如果你问我从工作中我们究竟能获得什么,我想我和老师的答案一样:对的人。嗯,还有,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