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是病?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完美主义心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鲲鹏史录 2023-03-13 15:05:3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完美主义作为人格特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交焦虑存在密切联系。

完美主义者倾向于采用极致的思维方式,对自己持有超高的期待与不切实际的标准、过度关注自己的行为与表现,这类群体认为自己必须得到他人的夸奖与称赞。

同时表现出渴望被关注又担心被他人拒绝的心理,这些特征使得完美主义者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完美主义是一个深刻影响人们情绪、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心理特质,是引起许多身心疾病的危险因素。

青春期为交往焦虑的多发期,完美主义导致的交往焦虑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社会交往,严重者会影响其健康、学业及前途。

完美主义:一种内隐的人格特质

完美主义和特定的人群、生理特点存在关联。

有一种类型是外表完美主义,外表作为形体与外貌的物理表征,长期以来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承担着传递社会信息与功能的作用,如异性择偶时往往将外表吸引力作为考量指标。

持这种观念的人会通过设定较高的外表标准,并以是否达到该标准来评判自身价值。

性别类型方面,女生状态焦虑得分高于男生,通常女生情感细腻更加敏感、注重自我形象,而影响自我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成败,一旦女生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成功,就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

女生容易将遇到的各种情景看作一种威胁,担心因学习、考试、交往引起一些消极影响,如怀疑个人能力、担忧成绩不佳会不被他人尊重等,因而焦虑程度更高。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女孩比男孩在完美主义强迫性的大多数特征上表现更显著,男生比女生在强迫方面可能表现得更成熟抑制。

高中阶段的学生,高年级孩子更注重较高的个人标准和条理性并承受更大程度的父母期望。

究其原因,可能和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变得更加内省并越来越专注自我,以及高中生学业和竞争的压力日趋增大有关。

有研究表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与孩子顺应性完美主义有显著正相关,特别是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

个体行为方面,手机依赖的个体有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在人格上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追求完美、怀疑行动和关注错误。

原因在于,完美主义者怀疑自己的行为表现不恰当,过分关注错误,在现实交往中常处于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状态,对现实社会互动有着消极的预期。

他们寄希望通过手机交流来实现社交,一方面可以逃避现实交往带来的压力,缓解社交焦虑,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虚拟的交往中创造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满足其被肯定、认可的内心需求。

过于自律的反作用:极度完美主义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完美主义倾向越高,就越容易为自己设置超出现实情境许可的更高要求和标准,更担心出错并经常关注和寻找错误之处。

总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从而长期处于漂浮焦虑状态,即表现为特质焦虑人格倾向,并进而通过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对睡眠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自我设定的目标或是父母的期望没有达成,不善表达和不正确宣泄压力的学生会出现如吃不下或暴饮暴食、味同嚼蜡等饮食方面问题,即完美主义倾向越高,存在饮食障碍倾向越高。

完美主义被认为是饮食障碍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之一。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在预测中完美主义得分较高,随访时预后较差。

一般来讲,完美主义导致的饮食障碍倾向,女生比男生更为显著。

原因在于,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良好体形的评价标准以及审美观的区别是造成饮食障碍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

女生从小接受“瘦是美”“甜食吃多了会长胖”的观念,而男生则接受的是“多吃,身体才会更结实”的观念。

到了青春期人们更加赞赏女性苗条导致女生对体型的担忧,更多的女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外表,进而形成了女生负责美丽的不良观念,而男生则追求更强健的体魄,男性的成功在于他们的魅力和成就。

电视电影等一些娱乐节目所塑造的男女形象,强化了这些评价标准和审美观。社会有意无意强化了女性的身体吸引力,从而造成更多女性出现饮食障碍问题。

有些女生面对生理、心理和学业方面巨大冲击,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少女生通过暴饮暴食来分散自己对消极事件及其情绪的关注,进而将自己饮食行为当成是一种应对紧张的手段,久而久之产生了饮食障碍。

完美主义者过于理想的追求还表现在他们的择业就业行为上。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的尴尬境地,等回过头来竞争一般机会的时候,已被较现实的竞争者获得,从而增加了就业焦虑。

青少年在担心错误、父母期望和个人标准方面的水平越高自信心水平越不足,说明过分担心错误、过度在意父母期望和制订的个人标准过高会严重影响自信心,会使其产生焦虑情绪。

释放和成全:接纳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如果要改善焦虑及其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可从调整个体完美主义倾向入手。

比如,有意识地改变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向适应性完美主义方向努力,这将对改善特质焦虑、焦虑情绪、压力知觉等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改善孩子的饮食方式、睡眠质量,从而促进其心身健康发展。

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完美主义教育,通过帮助他们建立适度的完美主义观。

一定程度上缓解青少年的压力,进而减轻青少年的考试焦虑水平,以便他们在考场上能够正常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摆脱高标准的束缚,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能够接纳焦虑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调整姿态,合理利用消极情绪背后所传达出的可用信息,关注相关就业市场的发展动态,为就业做准备。

其实,最重要的还在于自己,需要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意识到绝对完美是不存在的,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敢于承担责任,学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错误,改变固有思维,提高自信心,缓解焦虑情绪。

重要的不是我们距离完美还有多远,而是在发现自己的不完美时,你的力量放在哪里。

结语

追求完美时如过分关注错误、缺点和失败等消极面,会直接导致生活中各种焦虑。

在培养孩子们积极心态的同时, 要强调克服消极完美主义的重要性,并且要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心理品质,降低学业自我妨碍程度,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在改变自己的一点一滴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就会对自己形成中肯理性的评价,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也会淡去。

参考文献:

《临床心理治疗学》

《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