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俄罗斯历史上最神勇的将军有两个:一个是“一月将军”,一个是“二月将军”。
显然,“一月将军”和“二月将军”指的就是俄罗斯的冬天。
这样的段子之所以流传于网络与俄罗斯(苏联)打得最出彩的两场仗(俄法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都发生在冬季有关。
但只要稍微翻看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这样的段子调侃成分居多,并不能体现真实的历史。
俄(苏)军最终战败的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阿富汗战争期间都不止经历了一个冬天,但俄(苏)军最终都吞下了失败的苦果。
而苏俄刚刚建立后,列宁领导的苏俄红军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击退十四国干涉军和白军的战争也与冬天无关。
在俄法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中,冬天确实给俄(苏)军提供了一定的助力,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让俄(苏)军取得最后胜利的是其进行的极限动员。
俄军打仗少用技巧,多用蛮力,动员能力强时,俄军就可以通过强大的力量击溃对手,反之,则被对手击溃。
动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将更多士兵送上战场的过程,其同时涉及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士兵与国民的思想工作,成功的动员能够让整个国家的全部力量都用在战争上,而失败的动员各部门之间相互掣肘,对战争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国内政权动荡。
下面,我们就从俄(苏)军的几个经典的胜仗和败仗入手,看看战争动员对于俄(苏)军战斗力有着怎样的巨大影响。
绝地反击1812年爆发的俄法战争与1941年爆发的苏德战争是整个俄罗斯历史上俄(苏)军打得最出彩的两场仗。
某种程度上讲,这两场战争中,俄罗斯(苏联)的处境几乎一致:整个欧洲大陆几乎都被对方控制,只有俄罗斯和海岛上的英国与俄罗斯站在同一战线上。
俄法战争爆发前,普鲁士、奥地利等传统欧洲强国都已在名义上臣服于拿破仑,而苏德战争爆发前,希特勒已经征服了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大部分地区。
除了那个海上的岛国英国,俄罗斯几乎在与整个欧洲作战。
俄法战争前,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战略便十分明确,以俄罗斯巨大的战略纵深拖垮法军的后勤,然后再进行全国总动员,待法军疲惫不堪时,对其发起致命一击。
在整个俄法战争过程中,俄罗斯帝国都严格执行这项政策,对于来犯的60万大军(法军约45万,仆从军约10万),俄军层层抵抗,层层退守,并在撤退的过程中坚壁清野,法军攻至莫斯科城下时,虽然仍占据明显优势,但是漫长的补给线已经开始让法军的战斗力打折扣。
俄军在莫斯科郊外与法军进行一次大规模会战,结果仍是法军占优,但令法军没有想到的是,面对首都危机,俄军竟选择放弃莫斯科(法军进驻后不久莫斯科失火,有人怀疑是俄军有意为之)。
拿破仑本想以绝对的优势力量让俄国屈服,但万没想到的是俄军竟放弃首都莫斯科,将一座空城留给法军,徒劳无功的占领莫斯科数月后,拿破仑开始找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求和,但被后者拒绝。
法军占领莫斯科期间,俄军进行了全国总动员,总兵力超过1百万,而守着一座空城的拿破仑却在补给不足,仆从国军队大量逃跑的双重压力下只能下令撤军,法军撤退时,俄国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袭扰,待法军筋疲力尽后,俄军向法军发起总攻。
这一仗彻底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打翻在地,随拿破仑出征的60万大军中,最后能与拿破仑一同狼狈逃回法国的只有不足3万人。
苏联卫国战争前苏军面临的局面与俄法战争前相似,纳粹德军已经横扫欧洲大陆,号称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40天就投降,纳粹德国控制领土达到900余万平方公里。
德国攻打苏联前曾与其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所以德军发起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苏军没有太多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失去先机的苏军很快失去了精心经营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战区,为保卫列宁格勒而设的防线很快被突破,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长期被围困。
纳粹德军进展迅速,1941年9月底便进抵莫斯科,经过深思熟虑后,斯大林决定死守莫斯科,苏德两军在莫斯科城下苦战6个月,苏军最终守住了莫斯科。
莫斯利战役后,苏军一度转守为攻,但此时德军实力尚在,经过一番调整后再次取得战场主动权,占据主动的德军盯上了巴库油田,为此在斯大林格勒与苏军展开激战,苏德两军在此反复争夺,最终苏军对德军完成反包围,取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苏军开始反攻,但此时的德军仍不落下风,直到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才彻底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俄法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中,俄(苏)军都是在强敌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完成了绝地反击,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极限动员俄法战争中,拿破仑大军受困于莫斯科的寒冬,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兵锋正盛的纳粹德军没能在第一个冬天就拿下莫斯科。
所以“冬季是俄罗斯的朋友”这种说法便不胫而走,但天气并不是俄(苏)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让俄(苏)军能够在战争后期持续取得优势与其源源不断的兵源有关,而俄(苏)军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则有俄国和苏联进行的全国总动员有着直接关系。
撤出莫斯科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便向全俄罗斯发起了全国总动员,俄法战争开打前,俄军兵力为40万,少于拿破仑率领的60万大军,而当沙皇的动员令发出后,俄军兵力迅速增加到100多万,而拿破仑大军在战斗中的损失,再加上仆从军见势不妙大量逃跑,此消彼长之下,俄军成为了战争的优势方。
当然,被动员起来的俄军战斗力远远不及跟随拿破仑征战四方的百战老兵,但单单其担任的袭扰法军、破坏法军补给线的任务就够法军喝上一壶,正是俄军在战争开始后进行的这种极限动员,才保障俄军持续的战斗力,为最后对法军打反击提供了保障。
苏联卫国战争也是一样,在战争最开始,苏军就有大量军队被德军消灭,到1943年4月,有大约800万(受伤与阵亡)苏军被德军消灭,但由于苏军在战争开始后便发动了总动员,所以即便有如此消耗,苏军的部队规模仍达到840余万,到1943年7月,苏军规模达到1000万。
事实上,即便到了战争后期,苏德两军交战时,苏军的伤亡情况也常常大于德军,但是由于苏军有比德军更为充足的兵源,让苏军在承受巨大伤亡的情况下仍能能保持极为强大的战斗力。
俄法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都是俄(苏)军在前期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完成的反败为胜,而支撑俄(苏)军在战争后期仍能保持强悍战斗力的正是全国动员令下源源不断的兵源。
如何没有大规模动员下充足的兵源,即便莫斯利的冬天再寒冷也不可能帮助俄(苏)军完成绝地反击。
祸起萧墙全国总动员如此好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遇上战事不利,俄(苏)只要开启全国总动员就能万事大吉。
战争动员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反应的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组织效率,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组织效率高时,有动员潜力的士兵才能够被充分动员加入部队,同时,国家的其他部门能够保证这些被动员的士兵能够得到合适的武器,充足的训练,完善的后勤,这样被动员起来的士兵才能够形成战斗力。
而当一个社会的凝聚力下降,社会组织效率低下时,则这个国家就难以进行有效动员,即便统治集团想要进行动员,甚至是全国总动员,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内部矛盾导致无法动员,如果统治集团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行动员,则可能导致国家内部动荡,甚至政权崩溃。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沙俄罗曼诺夫王朝末期发生的两场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俄战争之前,沙皇俄国已经走向衰落,甚至可以说败像已经显现。
沙皇俄国的体量远超日本,但其社会组织的低效却在战争初期就暴露无遗。
无论在海军还是陆军方面,俄军都较日军有明显优势,所以俄军战术十分明确,海军待太平洋舰队与波罗的海舰队集合再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决战,陆军待欧洲地区军队赶往远东再与日本陆军决战,但就是这么一个正确而简单的战术,却被俄军执行的一地鸡毛,最后的结果竟然是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先后被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歼灭,俄国陆军在尚未等到欧洲地区调来的援兵的时候就被日本陆军击溃。
沙俄这个欧洲巨人竟被一个刚刚崛起的亚洲小国击败,沙皇尼古拉二世当然不愿意吞下这样的苦果,他扬言进行全国总动员,准备组建一支1500万人的大军踏平日本。
但是在社会矛盾已经无比尖锐的俄国,这一计划注定只是一种恫吓,同样打得筋疲力尽的日本也不想再把战争规模扩大,于是双方在美国的调停下结束战争。
日俄战争后,沙俄内部掀起了一场革命浪潮,虽然尼古拉二世勉强控制住了局面,但也让腐朽不堪的罗曼诺夫王朝更加摇摇欲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将前一阶段俄国的社会动荡归结为没有打赢日俄战争,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于是,从战争开始时,他宣布进行全国总动员,倾全国之力力图打赢一战。
但此时装备、后勤和战争理念都很落后的沙俄军队与实力强悍的德国军队交战时,完全就呈现出了被碾压的态势,沙皇尼古拉二世不顾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拼命榨取俄国本就不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战争中去,国内人民苦不堪言,革命的浪潮也正在酝酿。
最终沙皇统治在1917年2月革命中被推翻,而随着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沙皇的统治也彻底走向终结。
人类历史上,试图以战争的方式将国内矛盾转嫁到国外的情况比比皆是,但这种把戏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罗曼诺夫王朝面对已经无比尖锐的社会矛盾,希望通过在对外战争中取胜来缓和国内的社会矛盾,但是其几乎彻底丧失的公信力和低效的社会组织能力,也注定了其统治者即便进行全国总动员,也无法发挥出俄国的全部战争潜力,反而要承担发动战争带来的反噬效果。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试图以战争转化国内矛盾的行为无疑是一场豪赌,一旦赌输便万劫不复。
一场惨胜通过比较俄法战争、苏联卫国战争和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大致能够说明动员对于俄(苏)军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但要反驳一些错误观点,还需重点讨论一下另一场战争。
除认为俄军在冬天打仗都能获胜外,还有人认为:俄(苏)军只有在国内打仗才战无不胜,一旦出国作战就拉跨无比,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俄(苏)军在得到英国(以及美国)支持的情况下能够获胜,而英(美)反对时则会失败,为了证明这几种观点的错误性,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苏联经历的那一场著名的惨胜: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是二战前夕,苏联与芬兰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起因是苏联为保证其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的安全,向芬兰提出与其交换领土,遭到芬兰拒绝后双方爆发战争。
苏联国力军力均数十倍于芬兰,所有人都认为这将会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但战争过程却让人大跌眼镜,芬军凭借对于自己国家地形的熟悉,灵活运用各类战术与强大的苏军作战。
而实力强悍的苏军在战争初期表现的却极为拉跨,各军种之间缺乏配合,战术死板毫无变通,进入芬兰境内的苏军经常呈现出一种梦游的状态。
在战争的初期,苏军付出巨大的伤亡却几乎毫无进展,强大的苏军在战争开始一段时间后竟然因为伤亡过大而不得不停下休整。
苏军在休整期间总结经验、调整战术,并增加了进攻的兵力和火力,重新向芬军发起进攻,这一次苏军凭借巨大的优势成功击破芬军防线,迫使芬军签署了割让部分领土给苏联的协议。
苏军虽然获胜,但是损失却是芬兰的7倍多,阵亡人数超过20万(赫鲁晓夫回忆录里称将近100万,这一数字应该有夸大的成分)。
苏芬战争也是在冬季进行,俄(苏)军冬季无敌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苏芬战争的战场是苏联国境之外,俄(苏)军只有在保家卫国的情况下才能打胜仗的说法也不攻自破,另外,苏芬战争期间,英美是站在芬兰一边的(虽然给芬兰的支援有限),俄(苏)只有在英美等海洋国家的支持下才能打胜仗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
决定苏芬战争胜负的秘诀仍是动员,二战前夕,苏联国内社会组织效率较高,在苏芬战争中遭遇重大挫败的苏军还能迅速进行动员来补充兵力,苏芬战争的伤亡人数与日俄战争接近,如果放在腐朽的罗曼诺夫王朝末期,苏芬战争这样的失败可能直接导致政权崩溃,但是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却可以在遭遇重大失败后重新进行动员并最终以绝对优势取得战争的胜利。
梦游与爆发战争说到底是力量的比拼,社会组织效率高的时候,就能实现更有效的动员,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社会组织效率低的时候,动员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靠着这样的动员,也产生不了多强的战斗力。
俄罗斯这个国家十分特殊,其社会组织效率常常呈现两个极端,要么很高,要么很低,这也导致了俄军战斗力的上限很高,下限则很低。
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当它倾全国之力,进行极限动员,此时其爆发的战斗力也是这样一个大国的极限,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无法同样拿出法国或德国的极限力量来与俄罗斯决战,所以他们必然失败。
俄罗斯喜欢饮酒,尤其是伏特加一类的烈酒,人喝酒之后可能会呈现出爆发与梦游两种状态,而这正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最好体现。
俄罗斯地大物博,可谓抓了一手好牌,但是有这样好牌的俄罗斯,却在历史上一次次把好牌打得稀烂。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这些就认为俄罗斯可欺,一旦把它逼到极限,那种深藏在俄罗斯人骨子里的力量就会被唤醒,当俄罗斯将整个国家的所有力量都用在战争上时,任何来犯之敌都将灰飞烟灭。
参考文献:
[1]蒲宁.避敌锋芒 后发制人——评库图佐夫在1812年俄法战争中的决策[J].科学决策,2006(06):57-59.
[2]高照明.俄国如何参与了七次反法联盟[J].河南社会科学,1996(05):47-53.
[3]杜辉,王润彬,袁也.试析苏芬战争及其历史影响[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01):49-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