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非遗丨
撮泰吉
“阿欧那巨惹,撮唷撮麻叟,撮唷尼啰叟,糯秃第,哈哲早,省蒙足姆组,周吐一姆夺,省土补姆偎,撮斗戳叟斗,撮菊戳叟菊。”这是威宁彝族撮泰吉(以下简称撮泰吉)演出的台词,把彝语翻译过来,就是“远古直眼人,模样不像人,模样似野兽,长猴脸,生鼠牙,野果当饭吃,露水当水喝,树叶当衣穿,人类如此产,人类如此生。”——这原始、粗犷的戏剧,它传承着古老的文明,从远古走来,又将我们的思绪带回那洪荒的岁月,恍惚间,进退千年……
孔宁康 摄
“撮泰吉”系彝语音译,是至今还原汁原味保存着的原生态艺术形式——傩文化。“撮”在彝语中意为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撮泰吉简称为“变人戏”,即人类变化的戏。撮泰吉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中国戏剧家曹禺先生称其为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撮泰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关于撮泰吉,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遥远的古代,年复一年,天气干旱,庄稼遭殃,又逢大雪侵袭,种子完全消失,许多人因此丧失生命。当人们陷入绝望之时,天神派遣“撮泰阿摩”送来粮食和种子,还帮助人们耕种,挽救了人类。此后,凡遭遇灾荒年景,或兵荒马乱,彝族人民便会在古历十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装扮成“撮泰阿摩”,表演其帮助人类的整个过程,借此来驱除邪恶,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撮泰吉的起源,彝文古籍没有确切的记载。据有关专家对彝族父子连名谱系进行研讨后,有的认为撮泰吉的产生历史已有5000年以上,有的则认为有8000年以上,总之,撮泰吉的起源年代较为久远。观看撮泰吉,不难看出,其所表现的是人类由猿进化到人,还不能完全直立行走,只能矮步蹲走的情形。孔宁康 摄
撮泰吉通常由10余人组成表演团队,根据分工,一般是3人演狮子,2人扮牛,2人击打锣鼓,4人打灯笼火把,6人扮演角色。表演内容涵盖祭祀、耕作、喜庆以及扫寨等诸多方面,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撮泰吉主要角色有惹嘎阿布、阿布摩、阿达姆、麻洪摩、阿安等。惹嘎阿布,“惹”为“箐林”,“嘎”为“上方”,“阿布”为“老爷爷”,译为“山林爷爷”,即传说中的“山神”,是先贤和智慧的化身。在人类没有能力认识自然、战胜自然的古代,作为“神”的惹嘎阿布在彝族先民中的形象甚为高大。惹嘎阿布在演出中不戴面具,青布包头,玉米棒插于头上表示金角,代表古老;麦草或细绳制作的胡须,象征长寿;戴两个生鸡蛋连绑而成的“眼镜”,表示透视混沌。阿布摩,意为老爷爷,1700岁,戴画有横波浪白纹饰且宽大厚重的白须面具,以黑巾包头,呈圆锥状。阿达姆,意为老奶奶,1500岁,是阿布摩的配偶,戴圆盘状面具,上端画有螺旋形的白线纹,脸庞部位画下斜波浪白纹饰,用黑布包头为圆锥状,无须,初上场时背婴儿阿安。麻洪摩,1200岁,戴黑须面具,画直式波浪白纹,男性,是养兵、带兵的长者,其名即是其职业,有尊重的寓意。阿安,意为小娃娃,阿布摩、阿达姆之子,戴无须白色纹饰小面具,在正戏下半场入场。王纯亮 摄
撮泰吉讲述了这么一个完整的故事:撮泰老人背着沉重的粮种,来到裸嘎院子,这是一个因天灾而“燕麦锈黄了,荞子不结果,不闻雀鸟叫,活人没一半”的彝寨,撮泰老人带领大家开荒种庄稼、养牛驯马、耕作犁地、点火烧草、撒种子、打荞子,劳作之余,人们歇息、嬉闹、抽烟、给孩子喂奶,惹嘎阿布带领撮泰老人围着火堆念祝词,欢庆丰收。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惹嘎阿布带领撮泰老人进寨扫寨,扫去瘟疫,扫去苦难,扫去纠纷,留下福禄,造福人间。面具是撮泰吉最为重要的表演道具。面具用杜鹃、青㭎等木料制作,圆木一剖为二,取其一半,挖空背面,正面凿通眼鼻口,用黑色颜料涂色。面具造型给人一种原始、怪诞、稚拙之感:脑门隆凸,鼻子粗直且长,眼睛外角上扬,无唇齿,无耳朵。面具还需用白色颜料画上各式的波浪纹饰,以示角色特征:横波纹面具是阿布摩专用,斜波纹面具是阿达姆专用,直波纹是麻洪摩专用,竖波纹是嘿布所用。这些面具,有的似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令人心生敬意;有的似隐藏着无尽的故事,引人遐想。戴面具的演员还需以白布带缠腿,以白布带搭肩交叉于腰间,寓意人类初期是裸体;圆锥状头饰是以条状黑、白巾包头,象征人类初期的头饰。张华顺 摄撮泰吉舞蹈动作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表演极具原始风格,表演者似穿越时空而来,开荒、养牛、驯马、犁地、欢庆丰收、进寨扫寨,动作简单、直接,略显怪诞、稚拙,每一个步伐、每一个手势,举手投足间,将彝族人民豪放不羁的性格、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唱腔也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时而悠扬婉转,时而高亢激昂。唱词古朴而深邃,述说着一个个古老的场景和故事,再配以表演者的演绎,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令人对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撮泰吉流传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另外还流传在赫章县珠市、雉街、妈姑等彝族聚居区。文道华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已是80余岁的高龄老人。目前,文道华老人的主要工作是培育一批优秀的学生和传承者,讲授撮泰吉的历史渊源、传承价值。文斌,文道华之子,是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除文斌之外,文道华还有徒弟文超、文康进、文瑶等。文道华的徒弟们不定期组织村民、学生对撮泰吉历史来源、表演形式、道具含义等进行宣传学习,村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撮泰吉的热爱有了很大提高,民族文化氛围、民族自信得到极大的增强。文道华在制作撮泰吉面具 张华顺 摄另外,在赫章县,撮泰吉的代表性传承人有苏万朝等。撮泰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彝族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也为我们展示了人类丰富多彩的艺术创造力。作为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撮泰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其中有关生产生活的表演活动对于人类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让它绽放光彩。那些表演的精彩瞬间,也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领略古老民族文化魅力的珍贵见证。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编辑:王 云 编审:史无双 总监制:史 锋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