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大观》是由亚细亚写真大观社(大连)编辑的一部记录亚洲(主要为中国)文化的照片集,涵盖风景、宗教、民俗、人物等多方面。照片旁边附有日文介绍,摄影者、拍摄地、时间等。此套共16辑,含照片约1891枚,出版年代为1924年到1940年。
“九一八”前后,为大量获取中国情报,日本在我国成立了不少如“亚细亚写真大观社”或“大东亚写真社”这样的情报机构,派出大量情报人员以摄影的方式对中国全境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城镇、乡村、车站、码头、名胜古迹、商业街、重要厂矿等,其拍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闻。这些情报机构的总部通常设在“伪满”,同时在内地其他重要城市设有分部。情报人员日常“工作任务”就是将其拍摄的照片发表在“亚细亚写真大观社”下属的杂志《亚细亚写真大观》上,每张照片上都配有一张印有日文说明的标签,上有题名、拍摄地点、情况简介等,并在每期上都附有“严禁复制”的字样。
北京朝阳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九门之一,也是北京内城东部的南门。朝阳门在元代称为齐化门。明正统年间(1436-1449)改称朝阳门。
朝阳门是漕粮出入的城门,京城百姓的口粮基本均来源于此,因此有“粮门”之称。1915年经过一次拆除,1956年彻底拆除,成为历史的一个影子。
“哈德门”是北京崇文门的俗称,它历经元、明、清三朝,有着近740年的历史。“哈德门”的名字来源于元代的“哈达门”,因谐音逐渐演变成“哈德门”。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哈达”、“哈大”不够文雅,利用其谐音和地理位置,又称其为“海岱门”。
崇文门始建于元代,当时称为“文明门”。元代时,因为门内有哈达王府,所以也被称为“哈达门”。 明代正统四年(1439年),改建北京城时,将城门南移二里,并更名为崇文门,取“崇尚文德”之意。崇文门是京师九门之一,与宣武门相对称,左文右武。
北京鼓楼大街是北京市中心区域的重要街道之一,位于东西城交界处,南起南锣鼓巷,北至地安门外大街,全长约1600米。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美食文化,是北京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代表之一。
北京鼓楼最初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初名齐政楼,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钟鼓楼,清嘉庆五年(1800年)及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
历代帝王庙
最初在保安寺原址上建立,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和功臣名将的地方,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其中皇帝亲祭16次。主体建筑,重檐庑殿式建筑,与故宫乾清宫规格相仿。大殿高21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标志着“九五之尊”的帝王礼制。
北京万寿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最初名为“聚瑟寺”,后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出资重修,并更名为“万寿寺”。清代扩建:经过康熙、乾隆、光绪等皇帝的多次重修和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的大型古代建筑群。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建设,历时14年建成。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北京郊外运输的独轮车。
北京精美的银饰店铺。
北京新式水井。
北京陶然亭
陶然亭是清代的名亭,也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建于清康熙34年(1695年)。
1940 年的北京宛平城
宛平城原名拱北城,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是明王朝为保卫京师,防御李自成进京而建的桥头堡。清时改名为拱极城,1928年12月1日宛平县公署迁至卢沟桥原拱极城,故改拱极城为宛平城。1937年七七事变在这里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北京的腊肠店。
北京的副食商品店。
北京绸缎服装店。
北京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始建于辽代天庆九年(1119年),建成于天庆十年(1120年),是北京地区保存较早的古塔之一。天宁寺的前身可追溯至北魏时期的光林寺,隋代改为宏业寺,唐代称天王寺,金代更名为大万安禅寺,明代宣德年间得名天宁寺。
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高57.8米,平面呈八角形,由基座、平座、仰莲座、塔身、十三层塔檐、塔顶、宝珠、塔刹组成。
北京法藏寺
法藏寺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最初名为弥陀寺。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由太监裴善静重修,并改名为法藏寺,俗称白塔寺或法塔寺。
法藏寺内有一座砖塔,是北京地区楼阁式塔之一。塔共有7层,总高约30多米,平面呈八角形,每层每面设有明窗,每窗上置一佛像,共58尊。到了清代,法藏寺逐渐荒废,大部分建筑坍毁,只有法塔一座独存。由于年久失修和安全考虑,法藏塔在1965年被拆除。
北京前门外的商业街。
北京乐器店。
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复称通县。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
通州区不仅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也是京东交通要道和漕运、仓储重地,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
通州白塔,也被称为燃灯佛舍利塔,始建于北周末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贞观七年(633年)复建,辽重熙年间(1032-1054年)重建,元、明、清各代都有修缮的记录。塔高约49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
据传塔底有一口井,通东海,有蛟龙。解放前有人曾进入塔底,拉动井中铁链,但未能拉到尽头,后来因听到怪异声音而逃离。
卢沟桥,也称芦沟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日军炮轰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一事件被称为“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
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十一孔联拱石桥。桥两侧的石雕护栏上各有140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雕刻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因此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歇后语。“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篇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