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文【全文字数2028字, 图片10张】
这幅画被雪藏36年,首拍8625万!网友不解,专家:放大20倍看眼睛!
▲拍出8625万元的油画《春天来了》(局部)。
8625万!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画?
很多人看了,都很失望。
因为这幅画上的五个人,他们的坐骑黑乎乎的,不知道是马还是驴,是骡子还是牦牛,根本不看清。还有是两匹还是三匹,也分不出来。
因为左边是驮着货物的坐骑,还是绑在中间这匹上的货物,黑乎乎的分辨不清楚。
这样的一幅画,竟然能拍出8625万这么高的天价,缺少一个充分的理由。
▲中国嘉德拍卖现场。
这确实很难理解。
不过,想必拍走这幅画的人,就算拿钱不当钱,也不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要不然在行业内怎么混?
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这幅画的来路。
这幅画的名称叫《春天来了》,是画家周春芽36年前的作品。
▲周春芽《石头系列——雅安上里》(局部)。
周春芽,现年65岁,1982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2019年,周春芽有51件作品,在全国各大拍卖公司上拍,成交38件,成交额达1.46亿,在2020年胡润艺术榜中国在世艺术家排名第四,在中国当代油画家中排名第二位。
之前,周春芽曾以4.7亿元的年度成交额,首次成为最贵在世艺术家,也是近三年来最年轻的在世艺术家“状元”。
▲周春芽和他的《绿狗》雕塑。
他早年留学德国,学习注重内心和个性以及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绘画。在成功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过程中,他找到了独特的绘画语言,而被称为“天才画家”。
一方面,他吸收西方当代艺术成果,关注当下,他的风格、语言、观念和表达方式,走的是国际化的路子;另一方面,在外人看似叛逆中,又与传统保持一定的距离,强调追求自我个性又与本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从“藏族系列”起步,在油画界崭露头角,再跨越“伤痕”时期,到“乡土绘画”和“85新潮”等,无论在哪几个艺术史进程中,他都是属于活跃的艺术家。其中他的"绿狗""桃花"等系列作品最为出名,广受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周春芽油画《春桃》。
而这幅创作于1984年7月的作品,就是“藏族系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最初的名字叫《一家人》,画面上最显眼的主角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怀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1985年1月,这幅画被收藏家携往卢森堡,雪藏家中长达35年之久。
这幅画只出现在周春芽出版的第一本个人画集中,在今年8月17日的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是首次公开露面,也是首次上拍。
▲拍卖现场。
根据周春芽介绍,这幅《一家人》,画面上的五个人并非来自于一个家庭,是在很多速写、头像和肖像写生基础上,进行的组合创作。比如,画中女子手中抱着的小孩,实际上是画家照着女儿周褐褐的样子画的。
周春芽说:“画这幅画的时候,褐褐才三岁,小时候她看着挺像藏族小孩,我就把她画进去了。”
那段时期,周春芽在所有的色彩中,最喜欢褐色,在画中用得最多的一个颜色也是褐色,褐色成为他创作的一个色调。连女儿也给她取名“褐褐”。
▲周春芽油画《春天来了》。
除此之外,这幅画似乎也没有更多的信息量和故事性。
尽管业内和市场上对周春芽的作品,一尚看好。甚至有着这样的评价:“十年前,他的东西是好东西,十年后看,还是好东西。”
但是就这幅作品,正如很多网友提出的质疑一样,它究竟好在哪里?
对此,有关专家说,把画面放大20倍,看看画面上这五个人物的眼睛,这种细节的刻画有足够的理由让你细细品味。
画面正中的年轻男人身材高大魁梧,尤其上身显露出的结实的肌肉线条,洋溢着一种“彪悍、自由,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
▲油画《春天来了》(局部放大20倍)。
但是你看到外形威武雄壮,一脸自信,性格刚强的男人,再看他的眼睛,左眼的眼袋上挂着泪痕(见上图)。这是为何流泪?这或许就是这幅画后来改名为《春天来了》的原因吧。
因为他们身后的远处有一抹绿色的草原,这是他们要搬去远方,还是从远方来到了这里?这年轻男人是因为来到满眼绿色的草原而激动,还是离开这里而伤心?
接着看,年轻男人身边的女人,她怀抱小孩,双唇紧抿,但嘴角却微微含着笑意,脸上流露出内心的镇定,而那个脸儿圆圆的小孩,则是一副儿童特有的懵懂与天真。母女俩的目光都直视着画面之外,仿佛与观赏此画的人们对视。她们又想告诉我们什么?
▲油画《春天来了》(局部放大20倍之二)。
而另一位侧脸回头看那篇绿色草原的女孩,张着嘴,脸上写满了依依不舍。
年长的男人,手里的缰绳耷拉着,眯着双眼,目光投向远方,很专注于骑行的模样,那他心里又在想什么?
这五个人的表情、眼神,画家并没有故意去突出,也没有去强调人物的形体细节和虚实变化,而是通过用褐色做基调,增强人物的淳朴粗犷与神秘感,让整个画面内容更丰富,呈现出一种与泥土与大地紧密相连的独特质感,和浮雕一般厚重的肌理。
▲周春芽油画《大乔小乔》。
如果没有专家这番解读,还真的很难发现和理解这些隐藏在画中的丰富内涵。
对此,你怎么看这幅画的这些艺术价值?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