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吹一吹华为,你有意见吗?

酷玩实验室 2024-01-02 10:34:35

12月26日,对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诞生和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

熟悉酷玩的读者应该记得,过去几年,在“这一天”酷玩曾承办过两届“中国制造日”活动。

不知是否有意致敬中国制造业,2023年12月26日,在创新之都深圳,华为召开了一场科技属性很高、很有诚意的发布会——问界M9及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

会上,除了发布了在科技及美学方面做出创新的手机、耳机、平板、智慧屏等全场景万物互联的众多新品,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那款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千万元内最好SUV”的问界M9。

并且,截至12月28日问界M9大定已达2万台,盲订达6万台,又“遥遥领先”了。

说实在的,华为的“遥梗”2023年已经说过太多次了。几乎每次华为有了发布会或者其他新动静,酷玩都会跟一波热点。

每当此时,评论区都会产生一些质疑声,认为“吹的有点过了”。

众所周知,得罪读者是自媒体的大忌。只有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会用《出塞曲》中的那句歌词婉转回应:“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酷玩之所以会反复提及华为,并不全是因为我们这个账号主要关注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试图讲好一个市面上“早就应该讲好却一直讲得不太好”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反复提到的主角,除了华为,还有造飞机、邮轮、大模型的,也有在村里打球、在没有聚光灯的角落里练习舞狮的……

虽然故事主角众多,却有着共同的主题——

01

奋进

2017年以前,国际航空界每当会议开到一定时间后,主持人就会要求我们的代表请退场,因为他们说:

“因为现在要讨论你们没有掌握的东西,我们没有(被)授权向你们讲这样的东西。”

这个神秘的东西,就是载客100人以上、航程3000km以上的干线飞机,俗称“大飞机”。

谁都明白飞机很重要,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内科研力量和资金都比较有限,有些事只能权宜。1956年,中国上下都在争论一个问题,优先研发导弹,还是研发飞机。

鲜为人知的是,两弹元勋钱学森最开始是学飞机出身的。然而,他回国之后给出的建议,是先搞导弹。

毕竟,导弹是“一次性”的,即便无法保证每个零部件都做到行业顶尖水平,但只要它能组装起来运转,就成了。飞机大不一样,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要能稳定运行10万小时以上,当时国内的技术无法实现。

然后我们就看到,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们这才有了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维护自身和平的底气。

直到1970年8月,国产大飞机运10工程才正式上马。

为了这架大飞机,几千名科研人员,和当年抛家舍业、隐身大漠研究原子弹的“无名氏”一样,一切从零开始,以不计生死的工作状态,投入了新的战斗。

终于,在耗时10年后,参考了三叉戟、波音707等多款机型,运用逆向工程造出来的第一款国产大飞机,试飞成功。

然而,国外并不会放任中国航空力量做大。

就在1978年,运10即将成功之际,美国麦道公司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直接出售DC-9客机的专利技术,并与中国共同开发国际市场。1981年,运10首飞成功第二年,美国麦道公司拿出更高“诚意”:

对中国正在组装的25架MD-82客机免除技术转让费,并额外提供30%的采购费用折扣。

当时,虽然运10机体、航电和机械系统国产化率很高,但发动机以及知识产权等客观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再加上美国不断加码的诚意,1985年中美终于达成为期12年的合作,引入了美国MD-82客机装配线。

然而,“合作”落地实际却是MD-82客机从设计到生产每个环节都被麦道严格控制,中方以市场换技术的愿望,破灭了。

1992年,中方又与麦道签定了合作生产40架MD-90的合同,试图摆脱“组装诅咒”,走上“联合研发”之路。

2000年2月,第二架MD-90试飞成功,并且国产化率从预期的70%达到90%,眼看国产大飞机即将圆梦。

然而,就在中国航空人庆功之时,悲剧发生了:波音要求删除一切与MD-90相关的材料。

波音当然能提出这一要求,因为它在1997年就已经兼并了麦道。

阳谋也好,阴谋也罢,总之国产大飞机产业在投入无数财力、一代科研人耗费了最好的年纪之后,失败了。

直到2006年,在当年运10首席设计师程不时等人不懈努力下,国产大飞机项目终得重启。

面对质疑声,从青丝到白发始终坚持自主化研发的程不时不留情面地反驳:

“可是你要知道,‘运10’研制的时候,我们中国是停了五千年没有干过大飞机!这开天辟地第一次我们也干成了。现在停了26年为什么就干不成!”

2017年5月,继承了运10总体布局的C919,首飞成功。经过半个世纪波折,承载无数先辈夙愿的国产大飞机终于造出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每次C919有了新消息,我们都要写一次的原因。

每当此时,总会有人质疑“不就一架商用大飞机嘛”。

可是,这怎么能只是一架飞机呢!

和C919相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9月12日下午,历时8年科研攻关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工试航的所有验证项目全部达标,正式命名交付。

在此之前,和商用大飞机一样,豪华邮轮也有一个不好听但是很写实的诨号“白人垄断产业”。并不只是因为白人更喜欢享受这些高端工业产品,也不只是为了垄断这高利润的产业,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跨海越洋的空、海实力。

要知道,一个国家造得了战斗机,未必造得了商用大飞机。造得了航母,未必造得了豪华邮轮。因为战斗机不是商用飞机,首要考核标准不是数万、数十万小时的稳定飞行。航母也不是商用邮轮,首要考核标准也不是乘客的舒适性和多样化需求。

因此,当我们剥离一切商业因素,一个国家能造大飞机、大邮轮,代表这个国家具备超长距离、稳定、持久运输大宗物资和人员的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这样的国家很难再被别的国家随意管理、操控。

02

聚力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半导体产业。

与半导体相关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大模型,不仅仅是3C电子消费产品,早已成为与绝大多数人相关的生产工具。

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就是和当年的蒸汽、电力一样的生产力层面的竞争。

在这段故事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年份,2018年。

这一年,苹果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滑铁卢事件,该年度销量担当——iPhone XR,新品上市开售后,不仅跌破官方定价,还创下了iPhone上市降价最快纪录。紧接着又曝出“苹果代工企业已经停止了扩产计划”的新闻。

也是在这一年,进入“至暗时刻”的苹果,宣布不再公布iPhone、iPad和Mac的销售数据。

正如业界媒体的分析,2018年上市的华为Mate20系列,对苹果的冲击实在是太明显了。

还是在这一年,华为首次超过苹果,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厂商。

作为首款搭载麒麟980机型的华为Mate20和搭载A12芯片的iPhone XR,二者不论芯片制程还是性能,都旗鼓相当。

但在手机最核心的通讯功能方面,华为Mate20却已经“遥遥领先”。在独创双卡双4G双VoLTE技术的加持下,华为Mate20不仅支持双卡双通,还做到了双卡双4G。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苹果迟迟没有支持双卡双通。

另外在摄像模块、全面屏方面,苹果也从引领者变成了跟随者。

直到2019年5月,华为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此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苹果又重新超过了华为。

并且,3年后,美国又签署了规模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试图将全球先进制程芯片全拢进自己的“真理”范围内。

芯片断供的华为,和当年国产大飞机运10的处境极其相似。眼看着要登顶了,结果被摆了一道又一道。

当时,面对内外压力和不可抗力,华为智能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1.5%,华为终端面临的处境极端艰难,也很难说清楚未来的方向。外界本以为,华为就此消沉。

而在2020年华为Mate40系列发布会上,也是被外界认为“最悲壮发布会”上,余承东喊出一句“在一起,就可以”。简单六个字,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呼吁大家同心聚力,却让人心生希望。

2021年,华为智能手机年度出货量同比下滑高达82%,前途更加晦暗难明。即便如此,华为还是在计算光学、原色引擎等摄影技术方面做极限创新者、拓荒者。

同年华为P5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一句“走最难的路,见最美的景”,在当时听来甚至带着阿Q精神胜利的味道。

2022年,华为拿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华为Mate50系列手机,当时看来这似乎还是在尝试走另一条“最难的路”,探索新的极限。余承东一句“跨越山海,终见曙光”,听起来多半是像自我安慰。

到了2023年春节发布会,余承东说“春暖花开,未来可期”,似乎依旧是自我安慰。

没想到在2023年秋天华为就上演了C919逆境中崛起的剧情。8月29日,华为Mate60突然开售了。

我们很难弄清楚,这几年,华为的工程师们向着那些受制于人的关卡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而结果显而易见,华为造出了“争气芯”和“争气机”。

更加鲜为人知的是,华为并不是在这几年才开始造芯片。事实上,华为芯片项目立项时间可追溯到1991年,至今已经32年。

2009年华为推出第一代65nm制程的自研芯片,初代芯片均以雪山命名。手机端使用的芯片名为K3,是喜马拉雅山脉上一座海拔8051米的高峰。和造大飞机、造邮轮一样,从一开始,华为就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翻山之旅。

而只要翻越高山,度过严寒,就能看到“春暖花开”。

2023年第三季度,在全球智能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的背景下,由于华为Mate60系列的畅销,同期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猛增43%。

近年,长期被压在“其他”阵列的华为智能手机,在2023年11月又重回全国智能机销量Top5。

不仅仅智能机回来了,问界M7订单已经超过12万辆,问界M9大定已达2万,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将在明年达到10亿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AI这一新型生产力竞争过程中,从一开始OpenAI就把中国用户拒之门外,算法、算力层面更是拒绝分享。率先具备造芯能力、摆脱算力困扰的华为,主动为国内玩家提供了大模型算力底座。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每次华为有了新进展或者突发事件,我们都第一时间跟进的重要原因。

华为的确是一家商业公司,却不仅仅是一家商业公司。

我们反复讲述华为的故事,重点不是呼吁大家关注华为这家公司,而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华为所代表的精神:回望曾经说过的话,每一句都算数;回望曾经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这故事背后“以行践言”的精神,怎么“吹”,都不过分。

03

同心

2023年12月26日,问界M9及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上,除了努力攀登“千万元级品质”高峰的问界M9,以及在智能生活、智能办公等全场景不断探索边界的一众智能产品,华为还发布了全新品牌视频。

华为终端

,赞7595

从企业的客观行为来看,这的确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品牌宣传。但是,如果大家认真看了这条视频就会发现,华为也在讲述广大媒体自媒体“早就应该讲好却一直讲得不太好”的故事,一个关于信心、勇气和团结的故事。

关于C919的研发故事,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华为的这条视频却关注到另外一群人——试飞员。

试飞是飞机适航验证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就是排查飞机所有风险,并找出飞机性能极限,确定飞机安全飞行的“边界”。

其中,防止飞机失速一直是民用飞机设计的一大技术难题。

所谓失速,就是飞机仰角抬升到一定程度,飞行高度快速降低或者飞机过度震动等情况下,导致飞机失控的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飞机裂纹、断裂甚至解体。

因此,防止飞机失速,也是C919的重点验证项目,也是充满危险的极限挑战。

在“试飞国家队”的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机长赵明禹因飞失速次数最多,被同事称为“失速哥”;机长赵生则因擅长飞自然结冰,被称为“结冰哥”;赵鹏被称为“六边形战士”……

如果不了解C919商业大飞机的“非商业价值”,就无法理解这群试飞员无惧生死的勇气以及这些带着戏谑成分的称号背后的真正意义。

除了试飞员,华为这条视频中还讲述了另外一群勇士的故事。

2022年8月中下旬,重庆发生山火灾害。

在这场紧急救灾过程中,除了任何灾害发生时都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的广大消防官兵,以及灾区附近的热心民众。还有一批大家意料之外的人奔赴现场,并且他们还扮演了重要的“运输队”角色,这些人就是重庆山火“摩托骑士”。

当时重庆气温本身就高,普遍在40度以上,外加山火炙烤,现场本就难以靠近。并且,山火四下扩散,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尤其是陡坡一般车辆根本上不去,就算车能爬坡车手车技不行也上不去。

而正是这些“摩托骑士”,看到山火的消息,第一时间约着同伴骑着越野摩托冲了过来。他们骑着爬坡能力强悍的竞赛用越野摩托,24小时连轴不断接力,将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一线消防官兵手中,才降服了这场山火。

尽管,这些年轻人平日将摩托车视如珍宝,救灾过程中,不论是如何泥泞,也不管爬坡时自己和车摔成什么样,都勇往直前。

他们都是无名的少年,也都是英雄。

除了这些,华为的这条视频中,出身平凡但努力改变微环境的“少年英雄”还有很多。

比如,宁波宁海县前童古镇里的“雄狮少年”。前童镇虽然拥有悠久的舞狮历史,但在1950年代就已没落。

一次机缘巧合,童攀峰得知自己爷爷曾是舞狮队的一员,就想复兴代表着“自强、奋勇、崇礼、忠义”的龙狮精神。

2015年,辗转多地求学归来的童攀峰,在当地以舞狮队兴趣班的形式组建了“前童中心小学舞龙舞狮队”。

2022年,前童的舞狮表演,通过CGTN的多个直播平台,引发全球网友热议。外交部发言人、新华社等也专门发文点赞。

因为一个人的起心动念,让无数少年重燃“不服输、不退却、不放弃”的精神,这同样是一种英雄主义。

“村BA少年”,同样如此。

贵州省黔东南很多村子,到了农历六月初六就会举办为期两周的“吃新节”,以祈祷丰收。

已经很难考证,篮球比赛何时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盛典项目。据当地村民介绍,村BA的历史比NBA还要悠久。总之,这是一场非比寻常的盛会。每当此时,外出打工的少年就会请长假回乡参赛。

尽管奖品只有猪肉、蔬菜、水果或者饮料,但在村BA中你能感受到比NBA还要猛烈的热情,你很难想象“耗时最久的一次(球赛),从第一天早上打到了第二天凌晨。”

随着球队增多,赛事激烈时,甚至连续三天三夜。观众回家临时补个觉,回来座位就被占了。

一代代热血少年,为这片土地培养了热血沸腾的乡土文化。

你怎样,你所在的微观世界就怎样。因为,世界就是由一个个普通人构成,普通人本来就身怀改变世界的能力。只要你愿意为了心中的信念付出行动。

尾声

在华为的这条视频中,也向我们展现了普通人的新“边界”:

神十六和神十五在天宫空间站实现会师时,出现了首位非职业、非军人的航天员——桂海潮,并执行了飞行任务。

在见面会上,桂海潮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前,航天员这三个字对我来说既神圣又遥远”。

而只要自己不设限,未来就有无数种可能。

就像面对重庆山火时,酷暑、陡坡并非不可战胜;就像这轮技术封锁背景下的那些逆行奋进的研发人员,屏幕、摄像模组、芯片重重难关,并非不可逾越;只要生出必胜的信念,只要大家同心聚力,就能共创出一片新境。

当下,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难,面对重重压力,每一个人都可能会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想躺平。但我们每个人也都知道,躺平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2023年,已经走出至暗时刻的华为,以全新的品牌视频,讲述了关于信心、勇气、团结的非商业故事,同时也在鼓励大家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去探索新的边界。这既是走出困境的经验,也是探索未来的指针。

我们需要讲好、也应该讲好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2 阅读:73
评论列表
  • 2024-01-02 11:51

    过度的自豪是自卑

    与世无争 回复:
    一派胡言
    美好的人生 回复: 与世无争
    为什么好的产品绝大部分都不吹嘘自己多厉害,而不好的产品不是这个领先,就是那个吊打别人

酷玩实验室

简介:专注中国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