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咋回事?为啥还没播就凉了?

百谈史踪影 2025-02-24 14:17:55

浪姐,真成“小咖秀”?

说实话,今年《乘风2025》的名单一出来,我第一反应是:这谁?

不是说“浪姐”要搞事情吗?

怎么感觉请了一堆…额…不太熟的人?

要知道,前几年就算有几个“查无此人”的姐姐,但至少还有几个能撑场面的大咖压阵。

现在倒好,掰着手指头数数,认识的就那么几个,而且咖位…用“小咖秀”来形容,好像也没啥毛病。

想当年,“浪姐”第一季那叫一个火爆,宁静、张雨绮、伊能静、黄圣依,个个都是话题女王,往那一站就是一台戏。

观众想看什么?

不就是看这些姐姐们“兴风作浪”吗?

结果呢?

现在能来的,好像都是一些…怎么说呢…在演艺圈里“卷”不动的,想靠“浪姐”翻红的。

你说,这“浪姐”还能“乘风破浪”吗?

怕是要变成“随波逐流”了吧?

往年名单里,总有那么几个重量级的,比如叶童老师,那可是真·大咖。

可今年呢?

演员占了一大半,看来“影视寒冬”是真的冷啊,把这些姐姐们都“冻”到“浪姐”来了。

再看看才艺,能唱的就两三个,能跳的也就那么几个,其他姐姐好像什么都会点儿,但又好像什么都不会。

这…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全能废”?

豪华名单,全是假的?

还记得之前网上流传的那些“拟邀”“签约”名单吗?

那叫一个豪华!

什么赵雅芝、周慧敏、王祖贤、志玲姐姐、Angelababy、蔡明、宋丹丹,简直是把娱乐圈的“活化石”都搬出来了!

结果呢?

现实啪啪打脸,一个都没来!

这感觉就像什么?

就像你明知道对方是渣男,但还是忍不住相信他编织的谎言,结果又一次被骗。

说实话,每次“浪姐”放出那些豪华名单,我就忍不住开始脑补各种大戏。

比如叶童和赵雅芝重现当年的“白娘子”CP,许晴再次“作”出新高度,周慧敏和王祖贤上演回忆杀,志玲姐姐和Angelababy同台比美,蔡明和宋丹丹合体说相声……想想就觉得刺激!

结果呢?

啥都没有!

空欢喜一场!

其实啊,“浪姐”节目组也知道,这些豪华名单能吸引眼球。

所以,他们就故意放出一些“烟雾弹”,把市面上有人气的明星“溜”个遍。

一方面是为了炒作话题、蹭明星热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测试市场对不同人选的反应。

这种“遛粉”行为,在娱乐圈里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姐姐们,都去哪了?

要说“浪姐”第一季,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

当时疫情期间,很多艺人都待业在家,正好给了“浪姐”机会。

节目组也给力,把网友提名最多的宁静、张雨绮、伊能静、黄圣依都请来了,想不火都难。

可问题是,“浪姐”都办到第六季了,能请的大咖基本都请过了。

那些每次都出现在网传名单里,但每次都没来的,估计是真的没意愿来。

而且,现在演出市场这么火爆,很多歌手忙着赚钱都来不及,哪有时间来参加“浪姐”?

现在能来“浪姐”的,基本都是没戏演的糊糊演员,盼着通过“浪姐”升咖后有戏拍。

比如嘉行始终捧不红的“二姐”祝绪丹,从女主一路混到女配的“爱豆演员”吴宣仪,古装扮相被嘲出圈的宋妍霏,《东宫》之后再无出圈作品的彭小苒,困在“恶毒女配”里的何泓姗,已经快查无此人的蒋梦婕……

路人观众看到她们参赛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啊,原来她们都三十多岁了?

”第二反应是——“为什么不去隔壁的演员综艺?

说白了,“浪姐”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小咖秀”。

一方面是人选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预算的问题。

第五季浪姐的云合有效播放,相比第四季下降了约1.4亿。

现在综艺市场招商也不景气,估计今年“浪姐”的招商也不会太乐观,预算自然也就少了,也就更难请动大咖了。

更重要的是,录制“浪姐”需要艺人付出更多时间,但带给艺人的商业回报却在大打折扣。

浪姐第五季播出期间,仅有四位艺人拿到有title的商务。

路透,比正片好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节目都是“路透即巅峰”。

就像言情小说一样,男女主角确定关系之后,就没什么意思了。

“浪姐”也是一样,名单确定了,观众的好奇心就没了,正片反而可看可不看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路透”贩卖的是一种对新内容的想象。

观众通过粉丝、站姐、官方流出的拍摄片段,已经能够脑补出一出大戏。

有些厉害的up主,甚至还能剪出氛围感超绝的小短剧。

看了这些小短剧,观众对剧集建立了各自不同的期待。

等剧真的播出的时候,就很难满足这些已经过于具体的期待了。

而且,“路透”营销距离正式播出的时间通常比较长。

对我们这些注意力超分散的互联网用户来说,很难通过“路透”对一部剧保持几个月的“长情”。

如果一部剧拍摄距离播出的时间太长,观众的期待值早就所剩无几了。

所以说,“路透”是把双刃剑。

如果能提前给观众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想象,等到播出时又能兑现这种期待,就能轻而易举地俘获首批观众。

但如果兑现不了,自然会遭到口碑反噬。

就像《热辣滚烫》一样,在上映前保守释出物料,反而更能把控宣传节奏。

现在观众实在不缺被过度抬高的“期待”,不如给我们保留几分“悬念”。

毕竟,惊喜,才是最吸引人的。

总而言之,“浪姐”现在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整个娱乐圈的困境。

观众越来越难被满足,节目越来越难创新,明星越来越难出圈。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节目组、明星、观众一起努力,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浪姐”真的变成了“小咖秀”,我也还是会忍不住看一看的。

毕竟,谁不想看看这些姐姐们在舞台上“挣扎”的样子呢?

说不定,还能发现几个“宝藏姐姐”呢!

毕竟,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说不定,“浪姐”还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