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椅凳常用藤编软屉,历经百年过后难免破损残缺,传世至今的黄花梨老家具大多都被更换一新。
不久前遇到一张二人凳,藤席年久失修被彻底揭去,座面空空如也,一眼窥见平时看不到的隐秘角落。
黄花梨罗锅枨春凳,长106.5宽35.8高52厘米,断代为清早期,四腿八挓、侧脚显著,摆放在展台上稳稳的。
长凳为无束腰构造,由面子和架子两部分组成。边抹格角攒框,原来的藤屉缺失,未做修复或替换处理。
没有了座面遮挡,观察四角榫卯结构就很容易,为了解这种不太常见的构造提供了方便。
边抹里口踩低,藤眼紧贴内侧开凿,两抹立面多出一条槽口,大边上并没有,它们或许是用来穿埋绳索的。
腿子侧面挂牙条,上端留长短榫与凳面拍合,从里往外看和抱肩榫一模一样。
然而外表并没有缩进的束腰,边抹还宽出几毫米,不与牙腿表面平齐。
就榫卯方式而言,这是面子另安的四面平,明式家具中的两种四面平之一。
顺便补充一下,第二种四面平采用粽角榫连接边抹和腿足(上图),与本例有所区别。
至于拍合后凳面喷出少许,并不是制作不规范,自古以来就有这种样式,现代业者有的称之为假四面平。
牙条和腿子交角留弧嘴,拼合出圆转的弧形,往下两寸余安罗锅枨,端头较长、断面正方形,一木整挖而出。
方腿直足内翻马蹄落地,侧视图展现了春凳高挑的身形。
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老家具,多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信息,详情我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