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初中生自驱力的3件事,千万不要再做!

乔说教和育 2024-12-12 16:37:51

作为家长,我们总有些时候,是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的。

虽然嘴上说着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可以了,但也希望他们能去去应对未来的风雨。

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那份期待会变得更重。

心态的变化,就可能会有一些行为出现,在不经意间成为孩子自驱力的“杀手”。

01无关痛痒的事情上面小题大做

有些家长心态失衡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小题大做。

比如,忙了一天回来,因为孩子的一次作业没写好,就大发雷霆,甚至上升到“你未来怎么办”的高度。

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冷嘲热讽,仿佛孩子的人生就此失去了希望。

这样的做法,看似是严格要求,但实际上会对我们同学自信心产生极大的打击。

如果家长总是抓住一些小事不放,他们就会产生“我做什么都不行”的挫败感,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像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里面所描述的那样,主人公黑孩在冷漠和打压的环境中成长,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自卑。

我们同学这个年龄阶段,如果在家庭环境中总是受到指责和批评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变得脆弱和敏感,难以形成强大的自我驱动力。

所以,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尽量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在一些小事上过于纠结。

特别是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生活中来,本来相处的时间就不多,看到需要纠正的地方,多给予包容和理解,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

02过度干预孩子的选择权

其实是“好心”,但很多时候,却会演变成对孩子选择权的过度干预。

比如,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有家长会强行要求孩子报考自己认为“有前途”的专业。

或者是过分干涉孩子的社交圈子,什么同学能一起玩,什么同学不能一起玩,都规定好了。

也确实是在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但在某个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如果家长总是替他们做决定,他们就会产生“我的人生被别人掌控”的无力感,进而失去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所以,一定要学会放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着他们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就可以了。

当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更多地应该是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03单一评价,片面地看待问题

中考的大背景下,就会有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

但如果家长总是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价值,就会忽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努力和进步,造成孩子失去自驱力。

曾经去过很多成绩一般般的同学家中家访,他们的礼貌程度其实让老师们很惊讶的,和在学校几乎判若两人。

还有,有的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在艺术或体育方面有着出色的天赋和表现。

有的同学虽然不善言辞,但在科技创新和动手实践方面有着独特的才能。

所以,要学会用多元化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要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这一单一维度,他们只是做错了题而已。

当我们发现他们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色时,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