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就像一本“活着的历史书”,这里既写着“最早的中国”,又写着多个朝代的兴衰罔替,也许写在古建筑之上,也许刻在木头、石头上,也许又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总之,要翻完这本“历史书”可得花点时间了!
如果想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进馆那一刻,浩瀚历史如同画卷一样徐徐展开。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全国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山西省拥有6家(山西博物院、中国煤炭博物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中国的《山海经》里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所以《尚书》把博识多闻的人,尊称为“博物君子”,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博物馆数量为5354家,而山西,在文物部门备案的,国有、非国有等博物馆为15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11家,非国有博物馆39家。
来山西旅行,以下这十个博物馆推荐你一定要去看看,就算一趟去不完,多来山西几趟也值得。一定要看到最后,因为最后一座,开馆至今,号称山西最难约的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推荐一:山西博物院来到山西,如果首选一家必去的博物馆,应该去哪家,毫无疑问,是山西博物院。它不仅仅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不仅仅积淀了百年的风霜和荣光,更在于它承载着岁月,承载着山川,承载着各个朝代的生命,承载着一部山西华夏文明史。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岸,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览中心。目前,它拥有超过40万件文物,是山西百万年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山西博物院于2008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成为11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这些展览遵循历史的时间顺序,汇集了文明的亮点,显著展示了山西对中华文明5000年演进的独特贡献。
(山西博物院)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历史舞台。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孜孜不倦地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晋文明的灵魂。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推荐二: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集旅游观光和博物馆价值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每一滴鲜血都不会白流,每一次牺牲都值得铭记。”参观这里您将再一次接受到灵魂的洗礼,重温历史。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武乡是有着浓郁红色气息的地方,老革命根据地,随处可见的标语,这种极富特色城市还是非常少见的。场馆面积非常之大,有180000平方米,整体场馆展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革命文物,配合有很多场景重现,包括很多的战斗场景、地道战、白求恩医生援助救治伤者等等。一个个场景如同画卷缓缓展开,那段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故事娓娓道来。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场馆展示内容之多,历史之厚重,不是几张照片,几句文字便可以说的清。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回想着那个年代的英雄事迹,真的很引人深思。还是需要大家亲身来体验,走入那段历史,看文物厚重,听历史诉说。
(中国煤炭博物馆)
推荐三:中国煤炭博物馆山西有两大举世闻名的黑色特产,一个是老陈醋,一个就是煤炭,想要了解煤炭文化,来中国煤炭博物馆就对了,这是一家由煤炭工业部于1989年筹建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整个煤炭博物馆参观大约需要2小时,游客还可以在出口购买纪念品和盖章打卡,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看个稀奇,中国煤炭博物馆都是极好的选择!
(中国煤炭博物馆)
参观煤博馆一定要请讲解员,否则都找不到路。在解说中,可以了解到了全国各地煤炭的储量、分布、种类(煤炭主要因含碳量不同区分为不同种类)、开采情况、开采量等。关于煤炭的地质历史工业等知识完全超越了你对煤炭的常规认知,原来煤炭可以在化工产业中生产出各种生活用品工业用料。如今含碳量最高的乌金煤已不再出口,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能源之一。
(中国煤炭博物馆)
在马可波罗将中国的煤炭开采技术与科学知识介绍给欧洲之前,西方人只知道那玩意叫黑石。而中国自汉代起就大量使用煤炭来冶铁了。到了宋代,煤炭开采和工业使用技术更加成熟完善,明代就更不用说了。宋应星《天工开物》对煤炭开采和工业技术有详细记载。
(中国煤炭博物馆)
煤炭博物馆,还有一个环节就是下矿井。按要求带上安全帽,乘电梯来到负一层模拟矿井,坐上矿井运输车,在幽暗狭窄的巷道里,哐哐哐哐来到采煤区,煤海探秘分为三个部分,最先是古代矿井,里面是古人用最原始的方法采煤的样子。
(中国煤炭博物馆)
接下来需要乘坐一辆矿车(真实退役的矿车),非常颠簸地行驶几分钟来到近代矿井,这里的煤矿已经有了木头支架,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煤矿。最后来到现代矿井,这里有一台大型掘进机,采用一体化挖掘平台,上方使用液压顶盖支撑可以承受上千吨重量,挖出来的煤直接通过传送带运出去,非常安全高效。
(中国煤炭博物馆)
依次经历了原始采煤区、各类复杂地质环境的矿井巷道(透水、褶皱等),到现代采煤区。采掘技术与设备也从一开始的依赖人力,到现代各种大型掘进机、运输带,乃至无人采矿机,安全措施也提高了档次。讲解员也是安全引导员,一路引导一路讲解,真涨见识。
(山西地质博物馆)
推荐四: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是全国三家地质类“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山西乃至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岩石、矿物、矿产、古生物化石、现生动植物标本及珍贵的地质历史档案资料等藏品,其中发掘和收藏的山西山西鳄、晋地甲龙、择义王氏鳄、狗头金、自然银等藏品,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另有非洲象、北极熊、东北虎、华北豹、褐马鸡、原麝、黑鹳等珍稀物种标本,弥足珍贵,非常有意义。
(山西地质博物馆)
山西地质博物馆,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是普及矿产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院,位于滨河西路北段17号,南邻山西博物院(省博),北接太原市图书馆(市图),正对一线汾河盛景及巨龙码头,看历史、看文物、读书看报赏美景,可充分满足你一站式的旅游需求。
(山西地质博物馆)
场馆主体采用“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建筑下方犹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宝盒”,外披网格状“珠帘”,象征空间的“四面八方 · 地大物博”。上部展厅呈扁圆形,形似“玉璧”横空,象征时间的“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天圆地方”在建筑理念上象征时间和空间,在建筑设计上也有“珠联璧合”的寓意。
(山西地质博物馆)
馆内共有藏品5.1万多件,包括:山西本土特色的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珍品,以及世界各地矿物珍品瑰宝。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古生物藏品,多数为山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山西本土发现并挖掘,如发掘于左云县的剑龙、云冈龙化石,发掘于天镇县的特暴龙上颌骨、齿骨化石,发掘于吉县的山西鳄化石、榆社的王氏鳄化石,和发掘于兴县的大唇犀化石。
(山西地质博物馆)
来太原,山西地质博物馆真的不容错过,里面内容丰富,不仅能进一步了解山西丰富的地质资源分布,还能和历史对话,参观恐龙化石,用途广、外观美的各类矿物石头,聆听海洋的声音、与大海进行一场对话。
(大同市博物馆)
推荐五:大同市博物馆大同,2000多年建城史,秦以前属代国和赵国,北魏称平城,唐称云州,云中等,明洪武七年设大同府,名称延续至今。作为三朝古都,军事重镇,一直是历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间战斗、贸易、交流、融合的边境要地,留下无数文化与文物瑰宝陈列于此。将大同在历史上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边陲重镇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身的特征,通过文物的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同市博物馆)
大同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虽仅为市级博物馆,但其在文物藏品丰富性、布展水平专业性、参观说明人性化、乃至场馆建筑设计特色等方面,精彩程度绝对可以碾压某些省博。
(大同市博物馆)
大同市博物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部民族大融合的乱炖,金字塔造型的布展精美又高级,无论是作为辽金陪都还是九边重镇,文化的交融让它向北融合着着大漠的豪迈,向南浸染着中原锦绣河山的思想和审美。1600年之后当我们看到第一抹清澈的北魏蓝,看到1500年之前的孝子贤孙漆画屏风,还有不同少数民族霸主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想象,这大概就是大同市博物馆的迷人之处。
(大同市博物馆)
大同市博物馆是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崔恺先生设计。整个建筑设计力图通过对异型建筑空间的升腾动态进行典型刻画,将大同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大胆吸收大同自然地貌——大同火山群、龙壁文化和云冈石窟空间演化的文化元素。建筑造型宛若行将腾飞的巨龙,昭示着龙城大同,合博大精深之文化,呈龙腾虎跃之胜势。博物馆共分为三层,设有“代地沧桑”、“北魏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个历史陈列,以及“大同恐龙”、“梵语清音”两个专题展览。
(大同市博物馆)
很多去大同旅行的朋友可能会去云冈石窟、悬空寺、华严寺、应县木塔等著名景点,那大同市博物馆要不要去?就个人意见来说,还是强烈建议去大同市博物馆转转,大同有非常丰富和精彩的历史沿革,先了解一下这里的历史能帮助你更好地读懂当地的古建筑遗产,了解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为什么要建造这些建筑以及这些建筑的伟大之处。他虽然很小众,但这个博物馆可能还是会给你些惊喜。
(临汾市博物馆)
推荐六:临汾市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不愧是国家204座一级博物馆之一,一定要来,并留足半天。如果说山博是皇冠上的宝石,那承载宝石的皇冠本身也不应该被错过,它的细节从藏品到建筑设计、布展陈设,临汾市博物馆的水平都实至名归,配得上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名号。
(临汾市博物馆)
穿行在玻璃门射灯间的是十万年前人类的呼吸,是文明的先声。凝望那遥远的丁村遗址,仿佛看到它带着整个村庄,跨越时空向我们走来:用一鼎一斝诉说早期智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临汾市博物馆)
凝望春秋五霸之晋国,在硝烟弥漫和血雨腥风中见证霸国的兴衰。凝望古时平阳,看傩文化、皮影文化、佛教文化一路风尘仆仆的高光时刻与传承的艰难。在幽静的灯光里,在远离喧嚣的几个小时里,在一件件精美的器物里,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时间在隧道中呼啸而过,村落成国,斑驳成诗,陆离成歌。
(临汾市博物馆)
山西虽古文化遗址丰富,但星罗棋布在各处,又被崇山峻岭隔开,比如洪洞县的广胜寺飞虹塔、隰县凤凰山的小西天千佛庵、芮城县的永乐宫壁画,高铁并不都能一站直达,但你可以从临博开始,像看目录一样定位晋中南的精华,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规划接下来的行程。
(临汾市博物馆)
临汾市博物馆陈展共分为“远古足迹”、“最早中国”、“晋霸春秋”和“千秋平阳”四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历史时期全方位介绍了临汾的前世今生。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青铜的锈绿,陶器的土色,般若的金灿,与这些文物对视的一瞬间,或许会突然流泪,那是炎黄子孙骨子里的文化血脉在此地与国宝产生的共鸣,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知来路,方能识去处。点亮千年的光,让每一件文物在子子孙孙的虔诚坚守与传承中永远熠熠生辉。
(运城市博物馆)
推荐七:运城市博物馆运城因在黄河的东边,地处黄河几字形最后一个拐弯处,被称为河东地区,华夏民族的始祖皇帝、炎帝、尧、舜、禹,都相继活动在河东大地上,再加之又位于两大古都西安和洛阳中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诞生了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人物,孕育出底蕴深厚的灿烂文化。
(运城市博物馆)
很多人初闻运城,是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家喻户晓的古诗《登鹳雀楼》开始的。哪怕涉世未深,也能感受到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书写的豪迈与辽阔。当你走进运城博物馆,看到这里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及当代印证河东历史文化发展的各类实物后,震撼之余不由赞叹三晋大地历史文脉的厚重。
(运城市博物馆)
这里数以万计藏品为后人讲述着中华根祖文化的历史沧桑,实证了运城地域内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阐释了运城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运城博物馆馆藏丰富,每个展馆都别具一格。由华夏寻根、馆藏珍品、鹽盐春秋、地灵人杰、土木华章、条山风云6个专题展厅。
(运城市博物馆)
远观博物馆建筑,造型宛如扎根于黄土高原之上的老树根,诉说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从空中俯瞰,建筑布局取“太极之义,星云之势,摇篮之形”寓意着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运城市博物馆)
作为“古中国”的核心区域,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已经有了先民繁衍生息的足迹,诞生了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人物,孕育出底蕴深厚的灿烂文化。都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运城这座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文明的进程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和文物,想充分的了解运城文化,运城博物馆是个不错的的地方。
(晋商博物院)
推荐八:晋商博物院晋商,现在人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发展到清代,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雄居中华,饮誉欧亚,辉煌业绩中外瞩目。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晋商称雄过程中,晋商一共树有3座丰碑,那就是驼帮、船帮和票号。并与潮商与徽商称为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晋商博物院)
晋商博物院位于山西督军府旧址,史书记载该旧址原为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初年曾为潘美帅府,后历代山西巡抚的衙门均设立于此,1916年各省军务长官改称为督军,阎锡山任山西督军,因此称为督军府。2017年山西省政府搬迁后改为晋商博物院,也许是宣传得不多,来的人挺少,但真心推荐这个宝藏小众博物馆!
(晋商博物院)
晋商博物院以督军府旧址为依托,修缮恢复了明清府衙及阎锡山督军府的遗址建筑,重新打造了园林景观,设置了晋商文化主题展厅,将晋商博物院建设成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于一体的人文历史性质的博物院。
(晋商博物院)
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东区为民国生活情景展示区,西区为游客休闲服务区,这里以园林建筑景观为基础,形成开放式的区域游园,叠山理水、植树造景。展示区域内有我省非遗产品代表推光漆、瓷板画、木雕、壁画、麦秸画、珐华瓷、澄泥砚等,尽现山西传统厚重的文化积淀。中区则为"天下晋商"展,分六个部分:序厅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晋商精神的核心要义。
(晋商博物院)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画,描绘了晋商发展的辉煌历程。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让你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时代。接着各个展厅,了解了晋商的起源、发展、繁荣以及衰落的过程。在每个展厅里,都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和精美的文物展示,让你对晋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晋商博物院)
在博物馆的一角,有一片专门介绍经商之道的区域。这里详细阐述了晋商在经营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如诚信为本、创新发展、团结协作等。这些经营智慧不仅仅适用于古代商业,对于现代企业家来说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晋国博物馆)
推荐九:晋国博物馆山西,简称”晋“。这个简称,就表明了它久远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晋国博物馆,一个以国命名的博物馆,在考古遗址和晋侯墓地的基础上,力图再现那个车马萧萧,万乘之国的风貌。
(晋国博物馆)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晋国从公元前1040年前后周成王封叔虞于唐、變父称晋,到公元前376年“晋绝不祀”,历时660多年, 强盛时将陕西、河南、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纳入其中,其间发生的文侯勤王、曲沃代翼、骊姬之乱、文公称霸、迁都新田、悼平复霸、黄池失霸、水灌晋阳、三家分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足以影响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
(晋国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曲村——天马遗址内晋侯墓地的发掘,使得被尘封了三千年的晋国重现在世人面前。从1992年春开始,考古工作者在此地共发掘了12次,发现了9位晋国早期晋侯及夫人的墓葬,这9位晋侯按时代先后顺序分别为:晋国第一代国君燮父、晋武侯、晋成侯、晋厉侯、晋靖侯、晋釐侯、晋献侯、晋穆侯和晋文侯,时代从西周早中期之交到春秋初年。
(晋国博物馆)
这一系列大规模的发掘,除清理了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墓、陪葬车马坑之外,还出土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等一万余件珍贵文物,以及各时期的房屋、陶窑、祭祀坑等。晋侯墓地的发掘成果证实了曲沃及其周边地区就是晋国的始封地和早期都城所在地,是晋国宗庙社稷之所在。
(晋国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位于山西临汾,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遗址出土了九组晋国早期的国君墓葬。原址展现的车马坑,比秦始皇陵可是要早上几百年呢!墓葬,车马坑,青铜器,成为晋国博物馆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更让人惊讶的是,馆内还收藏展示了一批墓葬出土的漆器,虽然历经千年风霜,依旧可觑当年的模样。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推荐十: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历史上的北朝政权频繁更迭,使得这个时代的壁画,焕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作为北齐“别都”的太原(古晋阳),保留下了惊世骇俗的千年壁画。在太原的一处村落,一场被深埋1400余年的艺术盛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便是基于徐显秀墓的原址而建。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在徐显秀的墓室中,贵族的显赫威仪与奢华的生活被定格在墙壁之上,墓内遍布彩绘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其气势恢宏壮观,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人物、马匹、神兽、仪仗、乐器、兵器,各类彩绘图案应有尽有,绘画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置身其中,北齐达官显贵的生活场景,仿佛“活”过来一样,呈现于眼前。除了徐显秀墓壁画,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还汇集了山西境内娄叡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出土的北朝时期墓葬壁画,这些壁画在画家陈丹青的眼里,是一场线条的盛宴“人脸、身躯、器物、牛马,只是线条、线条、线条,放肆到极点,快乐到极点”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在世人眼中,墓室壁画,被深埋于不见世人的墓室中,极有可能千古封存;而那群善用线条的古之匠人,依然用满分的热情,完成了无与伦比的作品。现如今,尘封千年的壁画重现华彩,实属后人之幸。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也许你看完了陈丹青老师的《线条的盛宴》,也读完了巫鸿老师的《黄泉下的美术》,又刷了一下《观我生》里和南北朝有关的章节,单只有站到这些壁画真迹前时,才能感受到来自千年之前的强烈的冲击。走进山西,走近北齐,亲眼看看,线条与色彩的碰撞,如何成就埋藏千年的艺术盛宴。
结束语博物馆是人文与自然遗产的现代宝库,历史、现在、未来在这里交相辉映……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如果你有时间,强烈建议花上一些时间在这儿些博物馆逛一逛,那绝对是一次文化的盛宴!
文物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底蕴,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内涵,了解中华文明的演变和发展,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山西的这些博物馆值得您一看!
除了这些,山西其他的博物馆怎么样呢?其实博物馆并没有好坏之分,对历史抱有温情,聆听过往足音。对历史来说,我们只是沧海一粟,对我们自己,这一切都才都是刚刚开始…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